新奥拓2010年1月14日,2009年度最后一项重量级奖项——新浪汽车盛典系列之“年度车2010”评选在京揭开谜底,新奥拓凭借其精品、炫动、超节能的卓越品质,最终斩获“年度微型车”奖项。这也是其在国内重量级车展及大众、专业核心媒体的评选中斩获的第26项大奖。至此,新奥拓不仅以其近乎完美的表现为过去的2009年画下了圆满的句号,也成功树立了中国微车市场中不可撼动的王者地位。
简介
2010年1月14日,2009年度最后一项重量级奖项——新浪汽车盛典系列之“年度车2010”评选在京揭开谜底,新奥拓凭借其精品、炫动、超节能的卓越品质,最终斩获“年度微型/车”奖项。这也是其在国内重量级车展及大众、专业核心媒体的评选中斩获的第26项大奖。至此,新奥拓不仅以其近乎完美的表现为过去的2009年画下了圆满的句号,也成功树立了中国微车市场中不可撼动的王者地位。
介绍
新奥拓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其圆润、流畅的轮廓,以及结合空气动力学勾勒出的时尚、动感的线条。新奥拓与老款车型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平平整整的外形。尤其是前脸的独特设计,可爱而时尚的造型与老款的古板设计截然不同。另外,全新奥拓采用圆形的前大灯造型,也与老款的设计有着天壤之别。
新奥拓搭载铃木全球最新款K10B发动机,它是全球最先进小排量发动机之一。双顶置凸轮轴、1.0L排量,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达到52kW,峰值扭矩92Nm。这款进口的发动机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103g/km,保持了相当高的环保水准,达到欧Ⅳ排放标准。
动力
新奥拓搭载了专为小型车全新开发的“世界十佳”铃木K10B高性能发动机,在1.0升排量上动力突出,具有加速性好、平顺性好、低噪音、低抖动的突出优势。铃木公司拥有丰富的设计三缸发动机的经验,在提供更高的输出功率(最大功率52Kw/6200rpm)和更大的扭矩(最大扭矩92 rpm/ 2500-3500 Nm)的同时,使得发动机更轻更小。出色的发动机使新奥拓加速快,噪音小,0-100km加速时间仅14秒、160公里的最高安全车速,甚至可以与1.3L的发动机相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新奥拓自动档采用的是日本爱信4速(4AT)自动变速器,这套新升级的动力组合十分适合日常城市代步,其蛇型变档模式,更具运动感,且易于操控。同时,爱信变速器素有做工细腻、换档平顺的优势,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没有明显换挡顿挫感,与发动机配合默契,其平顺程度在同级别中堪称完美。
环保
除了优秀的品质、良好的动力和操控,低油耗、低排放、高环保也是新奥拓获得一致好评的重要原因。新奥拓对地球环保的关注达到了全球小车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铃木全球第五款战略车型,新奥拓在铃木汽车打造Eco-friendly(环境友好型)车型的设计理念下,全面运用卓越的空气动力学、全新开发的发动机等先进技术,基于全新的生产平台研发而成,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小车中的低碳旗舰。
无论是通过采用气流优化软件,在车身下方安装车轮偏针仪等辅助手段,还是在设计车身轮廓以及外后视镜这样的配件外形时,每一步都最大限度地从各个角度去最大化空气动力学效率,从而达到低燃料消耗和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新奥拓的风阻系数只有0.30,整车二氧化碳排放低至136 g/km,达到欧洲最低排放水平。而比起美国2016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155g/km,日本2015年155 g/km的标准,更是提前了6~7年。此次获得新浪“年度微型车/小型车”大奖,不仅是对新奥拓在环保低碳表现的高度肯定,更是对中国节能减排承诺的鼓励和践行。
品质
超过50万的老用户奠定了奥拓在中国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口碑,也树立了铃木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诚如长安铃木市场推进课课长汤青提到,“对于一款已经诞生了30年的车型而言,有着上千万用户的奥拓在全球车市上是一个传奇和经典,而在中国53万用户心中,奥拓更是一代中国人奋斗自强的历史标签,凝结了中国汽车工业家庭化普及的光荣与梦想。”作为铃木第五款全球战略车型,新奥拓秉承了铃木“小车大师”的优秀血统和领先世界的精湛工艺,在长安铃木“科技成就低能耗高品质”的品牌理念打造下,在中国市场一经亮相,便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其精品、炫动、超节能的品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感受、体验、分享新奥拓的“耀我风采”精神。
新奥拓借鉴铃木A-STAR概念车的设计风格,摒弃前几代方正的形象,融合欧洲最新“三维立体”设计思路,凸显时尚、运动、年轻三大元素,源自铃木赛车品牌的优秀底盘技术、4.5米的全球同级车最小转弯半径让驾驶充满乐趣。而在小车大安全的理念下,新奥拓采用了铃木独有的TECT高安全车身设计,配合ABS+EBD+高性能刹车系统及20多项主被动安全防护技术。曾有人指出,新奥拓在各项技术上领先了同级车至少十年,卓越品质毋庸置疑。
以三宗“最”斩获“年度微型/小型车”大奖的新奥拓为已经过去的2009年落下了完美的句号,持续热销的市场反响已经见证新奥拓的王者归来,这个曾经承载了国人梦想的小车品牌,势必将以其卓越的品质赢得更好的表现。
车门部分
4只与车身同色的外门拉手做工较好,拉手附近做工细致,开启的角度与所需的力度适中,没有 “松散”的感觉。
长安铃木新奥拓的车门在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开启角度适中,驾乘人员上下车辆比较方便。车门四周装的密封条较硬,且较薄,密封隔音作用可能会有所降低。
车门内侧拉手经过了类金属式处理,拉手本身没有任何松散的感觉,做工较为精细。
车门内侧衬板采用塑料材质包裹,手触感觉较硬,开车时喜欢把胳膊搭在车门上的车主们在长时间驾驶时会感觉不太舒服。
驾驶员一侧集中了全部4个门窗的控制键,使用时发现这些按键均没有松垮的感觉,左右间隙也很均匀。
中控台部分
长安铃木新奥拓所使用的单仪表盘令其添了一分运动感,自发光照明灯使得数字信息的读取十分轻松。
方向盘左右两侧控制杆为塑料材质,无论是看、触都能感觉到这部分材料的工艺质量不错。
副驾驶位置的手套箱没有阻尼设计,打开时依靠重力自由下落,容积一般的手套箱能够满足车主日常放置常小件物品的需求。
新奥拓的中控台面板采用类金属涂装,整体设计透露着运动时尚的气息,中控台的各按键、旋钮在使用中各项调节功能均可准确到位。
驾驶席功能区
长安铃木新奥拓的方向盘采用了塑料材质包裹,手握感觉不错,且局部做工比较细致。
转向柱周围的做工较好,塑件缝隙均匀、细小。另外,长安铃木新奥拓采用了传统的有钥匙点火方式。长安铃木新奥拓手刹依然是普通的拉杆式设计,手刹握柄上采用了塑胶材料,厚实的用料使手握时感觉舒适。
长安铃木新奥拓换档头采用了金属装饰点缀,与整体内饰的运动时尚风格相呼应。
长安铃木新奥拓驾驶员下方的踏板上辅以橡胶材质,脚踩刹车与油门的行程适中。
前/后坐椅类
长安铃木新奥拓整车均为真皮+织布座椅,驾驶席座椅前后、高低、倾角与靠背角度为手动调节,各旋钮四周做工细致、缝隙比较均匀。
长安铃木新奥拓的座椅包裹性一般,填充物的材质较软,增强了乘坐的舒适度。
乘坐时可以感觉到前排座椅对于背部的支撑与包裹一般,但前排座椅坐垫长度适中,对大腿部分的支撑充足。
第二排头枕为高度可调节式,其内部填充物也很到位的支撑,三头枕的设计将第二排中间乘客的安全考虑其中。
动力性能
长安铃木凭借铃木在小排量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为新奥拓全新开发了K10B系列高性能小排量发动机,双顶置凸轮轴、1.0L排量,发动机最高输出功率达到52kW,峰值扭矩92Nm。应对普通的城市路面,动力收放自如,提速可以说得心应手。综合工况下的实际油耗仅为5.8L/百公里,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优异。其整车二氧化碳排放低至136g/km,达到欧洲最低排放水平,相比美国2016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155g/km,日本2015年155g/km的标准,更是提前了6 ̄7年,全面彰显了Eco-friendly(环境友好型)车型的设计理念。
这样的低油耗、低排放和高环保的性能,不仅仅是依赖车辆动力配置,而是仰仗外形构造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众所周知,越重的车自然耗油更多,所以一辆具有精纯品质的车势必需要在品质、安全和整车重量之间获取一个平衡点。新奥拓则为此采用了一系列轻量化的措施,如搭载全铝合金材质的发动机,极大降低了发动机的自重;采用铃木独有的TECT高强度车身,运用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在保证车辆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自重。
一般来说,自重和风阻,是影响车辆油耗和碳排放的最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其中,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则来自于空气。试验表明,当一辆轿车以时速80km前进时,60%的油耗是用来克服风阻的。空气阻力系数每降10%,燃油就可省7%。因此风阻系数哪怕是降低0.01,对油耗的影响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新奥拓除了配合气流优化软件,以及在车身下方安装车轮偏针仪等辅助手段,又通过了不计其数的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最终创造了0.3超低风阻系数,在同级车中可谓傲视群雄。
相比新能源车的曲高和寡,新奥拓的低碳主义显得更加务实:花少量的钱,开足够用的车,烧尽量低的油,排放更少的尾气,但却照样能享受到舒适自在的汽车生活……对于一款1.0小排量的微轿而言,新奥拓面临的不仅仅是有着“奥拓情结”的中年消费群,更有“耀我风采”的新一代年轻用户,其代表者80后一代目前正日益成为车市消费新主力,享受汽车生活的同时也乐意为环保自然出一份力的汽车消费观念,也使得80后们开始选择新奥拓等低碳环保的小排量轿车,可以说是小排量依然拥有大市场。
装饰
大多新车车主都觉得,在装饰中能将自己的个性在爱车上彰显出来,才够吸引路人眼球。 但现状是装饰品种类繁多,让人无从入手。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温馨系列
座套枕套、挂饰玩具、方向盘套、排挡套、纸巾盒套、香水等,用上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可以迅速提升时尚和温馨感。
功能系列
置物盒、电子表、凯美霖滤光屏、大视野后视镜、安全带夹、手机架、CD杂物袋、儿童安全座椅等。这些饰品具有实用的功能,且设计张扬个性。
车载电器系列
冷暖箱、逆变电源、吸尘器、打气机、车载音响、车载GPS导航仪等汽车电子产品。
评测
头顶着老款奥拓微车王子的光环,新奥拓以全新形象来到车友面前,而这次改变之彻底,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拿新款与老款相比,因为他们相同的只有名字,而包括外观元素、内饰风格、驾驶感受甚至细分市场,都相差甚远。所以感受新奥拓,需要暂时忘了它的名字。
在设计之初,新奥拓便刻意被打造成高品质微型车,将欧洲掀背小车作为产品最初的开发理念。事实上正式这样的初衷让新奥拓焕然一新。新奥拓外形圆润、线条流畅,轮廓尽管谈不上硬朗,但却是充满动感,前低后高的俯冲造型让新奥拓看起来英气逼人,阳光气息扑面而来。 大嘴造型应该是新奥拓重新定义后最大的亮点,一体式中网让车头部分整体性非常强,而不至于因为需要考虑进气格栅和车牌架、中网和保险杠的相互协调。而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的女性朋友告诉我她觉得新奥拓的大嘴造型看起来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可是我的男性朋友说这样的造型让他想到了常见到的那些性能车型,硕大的中网来满足足够的进气量。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设计确实是非常讨巧的,本身就是一款小型车型,能满足多种口味确实是件不易的事情。
水滴型一体式前大灯晶莹通透,银色和白色的灯组不显张扬。发动机盖不是那种平整式设计,两端微微上翘的同时与头灯的配合更加和谐。而从发动机盖边缘的做工我们可以看到长安铃木在这款小车上下的功夫,边缘的做工非常细致,接缝处缝隙非常小,且非常均匀,这点上一些自主品牌的一些小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与车头的部分的娇柔风格不太相同的是车尾部分没有再采用任何的弧形线条,而几乎全部是看起来强硬的平直线条,比如我们看到的尾灯,外围灯组看起来坚硬结实,中间的圆形灯组开起来也不再是轻松可爱的风格。掀背式后备箱下沿也是采用了更多的直角设计元素。这样的设计让后备箱舱门有了更多设计余地,避免了空间的浪费,但即便如此我们看到后备箱依然还是“微车”级别的,托后排座椅后仰角度比较大的福,后备箱底面积还是足够大的,只是感觉深度不够,而且越往上面越窄。我们的两个不算大的背包已经把后备箱挤得满满当当。
采用了高位刹车灯设计,尾部的设计风格相对简洁大气,而比较让人欣喜的是这款小车的后窗也配置了单片雨刷装置,这个级别的车的配置通常都是能省则省的,而新奥拓的后风挡雨刷则确实还是比较实用的,因为两厢车型的尾部在行驶时会形成涡流,没有风从后风挡玻璃上扫过,灰尘在后风挡玻璃上没有机会没清除,因此会影响驾驶员的后视野。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新奥拓的轴距达到2360mm,这样的数据在微车里还算不错,驾乘空间挤压了后备箱的空间,是保证了乘坐人员的舒适。事实也确实如此,驾驶舱的头上和腿部空间确实不小,180CM以上的男士坐在前排应该不会感觉局促。俯冲的造型为小车增加了些许动感,在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车身长度。但这样的俯冲效果使得原本高度不算富余的新奥拓的后窗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视野会受到些影响。
内饰
新奥拓内饰的设计清新,显然更多为了取悦年轻用户。座椅及中控台都采用深浅双色搭配,运动气息浓厚,不会有小车常见的浮躁的感觉,而一些银色妆点则成为内饰的一些亮点。扎实的整体做工秉承了铃木做小车的理念,内饰工艺水平很高,模具扎实,用料体现实用原则,塑料组件表面光滑,摸上去材质偏软,手感还不错。
中控台整体细长,因为案件并不是非常多,所以键区分布并不会很密集。最上面金属色涂装的U型键区是音响控制面板,这个部分的位置大致与方向盘中心部位齐高,所以在驾驶时使用也会非常方便。单碟CD、AUX外接MP3前2侧2四扬声器足够满足普通家庭用户使用。而在使用中我们发现音响控制居然集成了音乐均衡效果器设定功能,有爵士、古典、摇滚、流行等EQ可选,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喜好对应不同的音场效果。
储物空间的多样化是微型车的一个特点,为了保证一些必要功能的使用,内饰往往被分成多个区域,而每个区域的“死角”,往往就被设计为储物格。新奥拓储物空间也是非常多,但不同的是每个储物格空间都不算小。一个简单的储物格将音响控制区与空调控制区隔开,有效利用了中控台的空间。大约有4、5厘米的高度,这个储物格放置手机以及一些常用票卡可以说非常方便。比较贴心的是储物格下垫有一个塑胶垫,柔软防滑,放置手机不用担心颠簸时发出噪音及滑出。而在中控台最下面的这个储物格则更是颇具内涵,放置一些零碎物品不在话下。副驾驶位的手套箱非常深,但打开后发现开口并不算很大。
方向盘尽管样式稍显普通,但手感不错,盘幅稍细但持握感很好。鸣笛按键不是设置在方向盘中间,而是在两边,大约在3点和9点拇指的位置。如果是按照标准握方向盘的姿势,这个位置应该说是非常方便。方向盘后面单炮筒,是一个大大的时速表,最高时速显示为180公里每小时。油表在多功能信息屏的最右侧,共有10格显示目前油量。
在时速表常规的位置我们没有看到转速表,而转速表式被安置在时速表左上方的独立表盘位置,从使用上看转速表稍有些小,但它的位置是在驾驶员视线最近的位置,所以观察也非常方便。
我们试驾新奥拓的这几天正是北京北风呼啸、寒流来袭,气温最低的几天,室外温度已经低至零下5度,因此寄希望于新奥拓的热风能上来的快一些。使用中发现在驾驶约5分钟左右,温度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问题,这也是小车的一个优势吧。另外空调出风口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比如在左右两边设计了两个除湿的出风口,可以除去阻挡观察后视镜的车窗哈气。
在微型车级别里采用电控调整后视镜的车型非常少,更多的车型是采用了设置摇杆或者干脆需要纯手动调整镜子的角度,而新奥拓的后视镜调整是采用电子控制,调整方式是类似手机方向按键的一个控制钮,位置设置在方向盘左侧后面,中控面板上,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和中控面板的双色设计相呼应,座椅也采用了这样的双色设计,中间是深色的织物面料,两侧包裹的是浅色的真皮面料。座椅的支撑性和包裹性非常好,乘坐时不会感觉很累。
后排座椅倾斜度相对稍大,而且座椅的长度也算比较长的,所以长时间乘坐的话不会感觉很累,但这也对后排乘坐空间产生了一些影响,可以看到在前排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座椅距离的时候,后排座椅距离前排座椅空间已经非常小,在乘坐时腿部空间已经没有任何当量。不过这样一款家用小车,更多的时候可能还是小夫妻俩上下班使用,后排坐人的机会应该不会很多,即使有时有这种需要,后排挤进3个人也还是没有问题的。
前文中咱们已经体验过了新奥拓,可以说这款车从里到外都是全新的,那么日常驾驶和性能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虽然说奥拓盛行的那个年代汽车媒体基本上还都没有测试这个环节,所以很难有老款奥拓的测试成绩作依据。但相信这款当年相当盛行的小车很多朋友都开过,所以通过我对新奥拓的描述,大家心里应该也就有个谱了。
内饰
新奥拓内饰的设计清新,显然更多为了取悦年轻用户。座椅及中控台都采用深浅双色搭配,运动气息浓厚,不会有小车常见的浮躁的感觉,而一些银色妆点则成为内饰的一些亮点。扎实的整体做工秉承了铃木做小车的理念,内饰工艺水平很高,模具扎实,用料体现实用原则,塑料组件表面光滑,摸上去材质偏软,手感还不错。
中控台整体细长,因为案件并不是非常多,所以键区分布并不会很密集。最上面金属色涂装的U型键区是音响控制面板,这个部分的位置大致与方向盘中心部位齐高,所以在驾驶时使用也会非常方便。单碟CD、AUX外接MP3前2侧2四扬声器足够满足普通家庭用户使用。而在使用中我们发现音响控制居然集成了音乐均衡效果器设定功能,有爵士、古典、摇滚、流行等EQ可选,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音乐喜好对应不同的音场效果。
储物空间的多样化是微型车的一个特点,为了保证一些必要功能的使用,内饰往往被分成多个区域,而每个区域的“死角”,往往就被设计为储物格。新奥拓储物空间也是非常多,但不同的是每个储物格空间都不算小。一个简单的储物格将音响控制区与空调控制区隔开,有效利用了中控台的空间。大约有4、5厘米的高度,这个储物格放置手机以及一些常用票卡可以说非常方便。比较贴心的是储物格下垫有一个塑胶垫,柔软防滑,放置手机不用担心颠簸时发出噪音及滑出。而在中控台最下面的这个储物格则更是颇具内涵,放置一些零碎物品不在话下。副驾驶位的手套箱非常深,但打开后发现开口并不算很大。
方向盘尽管样式稍显普通,但手感不错,盘幅稍细但持握感很好。鸣笛按键不是设置在方向盘中间,而是在两边,大约在3点和9点拇指的位置。如果是按照标准握方向盘的姿势,这个位置应该说是非常方便。方向盘后面单炮筒,是一个大大的时速表,最高时速显示为180公里每小时。油表在多功能信息屏的最右侧,共有10格显示目前油量。
在时速表常规的位置我们没有看到转速表,而转速表式被安置在时速表左上方的独立表盘位置,从使用上看转速表稍有些小,但它的位置是在驾驶员视线最近的位置,所以观察也非常方便。
我们试驾新奥拓的这几天正是北京北风呼啸、寒流来袭,气温最低的几天,室外温度已经低至零下5度,因此寄希望于新奥拓的热风能上来的快一些。使用中发现在驾驶约5分钟左右,温度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问题,这也是小车的一个优势吧。另外空调出风口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比如在左右两边设计了两个除湿的出风口,可以除去阻挡观察后视镜的车窗哈气。
在微型车级别里采用电控调整后视镜的车型非常少,更多的车型是采用了设置摇杆或者干脆需要纯手动调整镜子的角度,而新奥拓的后视镜调整是采用电子控制,调整方式是类似手机方向按键的一个控制钮,位置设置在方向盘左侧后面,中控面板上,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和中控面板的双色设计相呼应,座椅也采用了这样的双色设计,中间是深色的织物面料,两侧包裹的是浅色的真皮面料。座椅的支撑性和包裹性非常好,乘坐时不会感觉很累。
后排座椅倾斜度相对稍大,而且座椅的长度也算比较长的,所以长时间乘坐的话不会感觉很累,但这也对后排乘坐空间产生了一些影响,可以看到在前排调整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座椅距离的时候,后排座椅距离前排座椅空间已经非常小,在乘坐时腿部空间已经没有任何当量。不过这样一款家用小车,更多的时候可能还是小夫妻俩上下班使用,后排坐人的机会应该不会很多,即使有时有这种需要,后排挤进3个人也还是没有问题的。
前文中咱们已经体验过了新奥拓,可以说这款车从里到外都是全新的,那么日常驾驶和性能方面的表现又如何呢?虽然说奥拓盛行的那个年代汽车媒体基本上还都没有测试这个环节,所以很难有老款奥拓的测试成绩作依据。但相信这款当年相当盛行的小车很多朋友都开过,所以通过我对新奥拓的描述,大家心里应该也就有个谱了。
评测
头顶着老款奥拓微车王子的光环,新奥拓以全新形象来到车友面前,而这次改变之彻底,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拿新款与老款相比,因为他们相同的只有名字,而包括外观元素、内饰风格、驾驶感受甚至细分市场,都相差甚远。所以感受新奥拓,需要暂时忘了它的名字。
在设计之初,新奥拓便刻意被打造成高品质微型车,将欧洲掀背小车作为产品最初的开发理念。事实上正式这样的初衷让新奥拓焕然一新。新奥拓外形圆润、线条流畅,轮廓尽管谈不上硬朗,但却是充满动感,前低后高的俯冲造型让新奥拓看起来英气逼人,阳光气息扑面而来。 大嘴造型应该是新奥拓重新定义后最大的亮点,一体式中网让车头部分整体性非常强,而不至于因为需要考虑进气格栅和车牌架、中网和保险杠的相互协调。而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的女性朋友告诉我她觉得新奥拓的大嘴造型看起来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可是我的男性朋友说这样的造型让他想到了常见到的那些性能车型,硕大的中网来满足足够的进气量。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设计确实是非常讨巧的,本身就是一款小型车型,能满足多种口味确实是件不易的事情。
水滴型一体式前大灯晶莹通透,银色和白色的灯组不显张扬。发动机盖不是那种平整式设计,两端微微上翘的同时与头灯的配合更加和谐。而从发动机盖边缘的做工我们可以看到长安铃木在这款小车上下的功夫,边缘的做工非常细致,接缝处缝隙非常小,且非常均匀,这点上一些自主品牌的一些小车确实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与车头的部分的娇柔风格不太相同的是车尾部分没有再采用任何的弧形线条,而几乎全部是看起来强硬的平直线条,比如我们看到的尾灯,外围灯组看起来坚硬结实,中间的圆形灯组开起来也不再是轻松可爱的风格。掀背式后备箱下沿也是采用了更多的直角设计元素。这样的设计让后备箱舱门有了更多设计余地,避免了空间的浪费,但即便如此我们看到后备箱依然还是“微车”级别的,托后排座椅后仰角度比较大的福,后备箱底面积还是足够大的,只是感觉深度不够,而且越往上面越窄。我们的两个不算大的背包已经把后备箱挤得满满当当。
采用了高位刹车灯设计,尾部的设计风格相对简洁大气,而比较让人欣喜的是这款小车的后窗也配置了单片雨刷装置,这个级别的车的配置通常都是能省则省的,而新奥拓的后风挡雨刷则确实还是比较实用的,因为两厢车型的尾部在行驶时会形成涡流,没有风从后风挡玻璃上扫过,灰尘在后风挡玻璃上没有机会没清除,因此会影响驾驶员的后视野。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新奥拓的轴距达到2360mm,这样的数据在微车里还算不错,驾乘空间挤压了后备箱的空间,是保证了乘坐人员的舒适。事实也确实如此,驾驶舱的头上和腿部空间确实不小,180CM以上的男士坐在前排应该不会感觉局促。俯冲的造型为小车增加了些许动感,在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车身长度。但这样的俯冲效果使得原本高度不算富余的新奥拓的后窗被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视野会受到些影响。
日常驾驶
奥拓的这次全面换代中也包括更换了更新的发动机。铃木最新的一款型号为K10B的1.0排量双顶置凸轮轴三缸全铝发动机被装在了新奥拓上。这款发动机在6200rpm可输出其最大功率52kW(71马力),2500-3500rpm时可输出92牛米的最大扭矩。从数据上看,这台1.0排量的发动机在同级发动机中还属于中上等水平呢。
新奥拓和老款奥拓的共性是车型定位非常明确,入门级的车用小车形象早就深入人心。所以对于这样的车型,在试驾过程中我们所要体验的,更多的在意其在驾驶乘坐过程中的舒适性便捷性。考虑到北京这样的城市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所以我们本次的试驾车选择了一辆自动挡车型,毕竟广大消费者早已接受自动挡车型,因为它的便捷,真正做到了男女通吃,老少皆宜。
既然说到了变速箱,咱们就先来说说这款4速自动变速箱的表现。这台变速箱并不是头一次在铃木的车上出现,之前的天语SX4、吉姆尼车型上用的都是这款变速箱。变速箱的技术相对较老,换挡冲击感规避的不是很讲究,多少会影响一些驾驶的舒适程度。日常驾驶中,变速箱不会非常“积极”的换挡,前三档基本上每个档位都会拉到2500rpm左右才会升挡。虽然说变速箱这样的做法没法做到先进的变速箱那般平顺,但却很符合新奥拓的发动机的输出特性。
上文中已经说到了,这款1.0排量的发动机的扭矩输出峰值是出现在2500-3500rpm之间,属于调校比较注重中低转速输出的,这很符合家用车的特性。车身轻是奥拓的一个优势,小排量的发动机也能让奥拓的起步不显吃力。60km/h左右时速的途中加速能力就要弱一些了。
由于受到成本控制的影响,新奥拓在底盘、转向以及悬挂方面都没有什么太出彩的配置。这个级别的小车都有这样的困惑,所以主要还是得看调校的功力。新奥拓在这方面做的还不错,整体感觉还比较扎实。高速过弯时车身也没有发散的感觉,车头的指向性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但在路感以及过滤路面碎波这些比较细腻的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前面说过了日常的驾驶感受,下面咱们再来说说性能测试部分,看看新奥拓能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全油门起步时新奥拓的车身会明显的抬头,前轮的附着力明显下降,但由于动力输出值不大,再加上自动变速箱的反馈没有那么直接。所以起步阶段新奥拓也没有出现驱动轮打滑的情况。
最终测得新奥拓0-100km/h最快加速时间为17.3秒。这样的成绩并不算理想。这个成绩在同级车型中也没有什么优势。应该说还是自动变速箱在这个环节中拖了后腿。从工况图上看,0-100km/h这个过程中的三个挡位内,在三档中停留的时间是最长的,加速的G值也是最小的,说明三档的齿比调校已经偏向经济性和平顺性,但缺乏的确实持续的爆发力。看来如果想要这个小车还能小彪一下的话,只能考虑手动挡车型了。
从刹车姿态上看新奥拓保持的挺不错的,前悬挂对车身的支撑效果还算理想。但最终我们测得的10刹车的平均成绩却不太理想,45.3米的成绩仅仅站在刹车成绩的及格线上。155mm的轮胎是影响刹车成绩最直接的原因,如果可以换上更宽抓地力更好的轮胎,相信刹车成绩还能提高。
在油耗的测试过程中,我们为了尽量模仿消费者使用这款车的最大用途——日常上下班代步,所以所走的路线是100%的城市拥堵道路。全程车内只有一人,最终测得新奥拓城市拥堵油耗为6.8L/百公里。作为一个自动挡车型来说,这样的油耗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总结
相信大家都还记的“老三样”还属于大众眼中的“高档”车的时候,奥拓就是名副其实的家用车。而且盛行程度丝毫不比捷达、富康这样的车型差,所以说奥拓这个名字在中国的百姓家还是相当的深入人心的。现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款奥拓,前面加上了一个“新”字,也确实从里到外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新,但贴近百姓的定位却依旧如故。
最高配车型不到6万元的价格平心而论,比较容易接受。随着市场和时代的发展,更加灵动的外形设计,贴心的配置和还算出色的调教,让这款小车有资本和其他任何竞争对手一争高下。
该文章由作者:【不置可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