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汉语汉字)

绦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tāo,形声,从糸(sī,丝省),条声。或从糸,攸(yōu)声。本义:用丝编织的带子或绳子。

基本解释

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绦子。绦带。丝绦。

详细解释

【名】形声。从糸(mì),条声。或从糸,攸(yōu)声。

本义: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饰衣物:~子。~带。丝~。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绦旋光堪摘,轩楹势可呼。——杜甫《画鹰》

又如:玉绦环;彩绦

绦虫tāochóng

〖tapeworm;cestode〗一种蠕虫(多节绦虫亚纲),是寄生性动物,成虫生活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的消化道中,幼虫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许多种类中都有。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土刀切《集韵》《正韵》他刀切,音韬。《说文》扁绪也。《玉篇》缨饰也。《广韵》编丝绳也。《急就篇注》绦,一名偏诸,织丝缕为之,所以悬系承尘戸,因为饰也。《礼·内则·疏》组紃俱为绦。

又与条通。《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注》革路,挽之以革也。条,读为绦。其樊及缨,皆以绦丝饰之。 《类篇》绦,或从舀作韬。

该文章由作者:【林魂】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