脔是汉语文字,形声。从肉。羉(luán)声。本义:小块肉。可做动词,意思是把肉切割、分解成肉块。《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也可做形容词,参见「脔脔」条。
基本解释
脔(臠)
luán ㄌㄨㄢˊ
切成小块的肉:“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脔割(分割)。禁脔(喻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如“视为脔脔”)。
详细解释
脔
臠 luán
〈名〉
(1)(形声。从肉。羉(luán)声。本义:小块肉)
(2)同本义[a small slice of meat]/n
一曰切肉,脔也。——《说文》/n
嘬谓一举尽脔。——《礼记·曲记》注/n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淮南子·说林训》/n
(3)又如:脔脔(切成小块的肉);脔脍(切成块的鱼肉)/n
(4)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slice]。如:脔肉(犹言一块肉。谓其量少)/n
词性变化
脔
臠 luán
〈动〉
(1)切肉成块[slice meat up]/n
脔,臞也。——《说文》/n
棘人脔脔兮。——《诗·桧风·素冠》/n
取新鲤鱼,去鳞讫则脔。——《齐民要术·作鲊》/n
未受牺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后汉书·边让传》
(2)又如:脔制(分割而制伏之);脔割(分割;切碎);脔股(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脔身(分割身体)
康熙字典
【備考】【未集】【肉字部】脔;康熙笔画:25;页码:页982第17
《龙龕》音迹。/n
(臠)《唐韵》力沇切《集韵》《韵会》力转切《正韵》卢转切,?音娈。《说文》臞也。一曰切肉臠也。《正韵》块切肉。
《正字通》块割也。《礼·曲礼》毋嘬炙。《注》嘬,谓一举尽臠。《易·噬嗑疏》正义曰乾胏,是臠肉之乾者。《前汉·王莽传注》臠,切千段也。《晋书·谢琨传》元帝为晋陵公主求壻,谓王珣日,如谢琨便足。未几,袁崧欲以女妻琨。珣曰:卿莫近禁臠。/n
又鱼腹亦为臠。《仪礼·有司彻皆加膴祭于上注》膴,刳鱼时割其腹,以为大臠也。/n
又《广韵》《韵会》?落官切,音銮。臠臠,瘠貌。
该文章由作者:【楯山文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