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又称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指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时长不超过5分钟的视频内容。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定义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
特点
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短视频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超短的制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内容对短视频制作团队的文案以及策划功底有着一定的挑战,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短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
类型
短纪录片
一条、二更是中国较为早出现的短视频制作团队,其内容形式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制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运营优先开启了短视频变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资本争相追逐。
网红IP型
papi酱、回忆专用小马甲、艾克里里、等网红形象在互联网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其内容制作贴近生活。庞大的粉丝基数和用户粘性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草根恶搞型
以快手为代表,大量草根借助短视频风口在新媒体上输出搞笑内容,这类短视频虽然存在一定争议性,但是在碎片化传播的今天也为网民提供了不少娱乐谈资。
情景短剧
套路砖家、陈翔六点半、报告老板、万万没想到等团队制作内容大多偏向此类表现形式,该类视频短剧多以搞笑创意为主,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技能分享
随着短视频热度不断提高,技能分享类短视频也在在网络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街头采访型
街头采访也是目前短视频的热门表现形式之一,其制作流程简单,话题性强,深受都市年轻群体的喜爱。
创意剪辑
利用剪辑技巧和创意,或制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说、评论等元素。也是不少广告主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热潮植入新媒体原生广告的一种方式选择。
发展现状
如今的短视频,沦为抄袭的重灾区。一些优质的短视频,未经允许被“搬运工”和“剪刀手”稍作处理,成为吸引流量的工具。
同一内容的短视频被“掐头去尾”,重复出现在不同平台,不仅令观众纳闷,更令视频原创作者烦恼,大大制约了短视频行业的创作环境。短视频的发展短板却令人担忧。
内容创作同质化严重,玩模仿、秀萌宠、拼搞笑的老把戏新意匮乏;平台只顾短期盈利,长期规划不足;监管不力、版权保护缺位,低俗内容和创意抄袭大行其道。要谋求长远发展,短视频平台须踢开优质内容匮乏、盈利能力不足、监管环节薄弱三大“绊脚石”。
监管
2018年4月初,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均约谈了今日头条、快手两家主要负责人,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4月2日,抖音正式上线风险提示系统,对站内有潜在风险、高难度动作的视频内容,进行标注提示,防止用户盲目模仿。
2018年4月3日,快手CEO宿华发表文章道歉,称将重整社区运行规则,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到算法推荐的所有逻辑之中,只有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社会公序良俗的作品,才能进行算法推荐,并承诺优先推荐个性化的、更符合用户兴趣的正能量作品等。
2018年4月1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要求公司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
2018年4月11日,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发表致歉信,详细列举了一些具体整改措施,包括:加强党建工作、全面纠正算法和机器审核的缺陷、不断强化人工运营和审核、将现有6000人的运营审核队伍扩大到10000人。4月12日,快手上线了“家长控制模式”,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2018年4月18日,据媒体报道,针对“抖音”短视频平台涉嫌发布售假视频的舆情报道,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也对该平台经营主体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约谈。约谈会上,企业负责人反馈了调查情况,表示针对平台涉嫌违规内容已采取删除、封禁措施。
2018年11月7日,国家版权局通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8”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15家重点短视频平台共下架删除各类涉嫌侵权盗版短视频作品57万部,严厉打击涉嫌侵权盗版的违规账号,采取封禁账号、停止分发、扣分禁言等措施予以清理。
2018年1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短视频平台对诱导性内容缺乏必要提醒,以年轻人为主的短视频用户防骗意识不足——骗招频得手,短视频平台正成骗子搞鬼新平台?》的报道。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平台责任
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尝试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相关短视频平台在扩充审核队伍、完善审核机制基础上,推进机器学习、人脸识别等技术在内容审核环节的应用,以提高审核精准度和覆盖面。
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不容忽视。李俊慧认为,短视频平台应实现对不同类别的内容给予不同权重的算法推荐,让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获得更高权重。
有专家指出,低俗违规内容需要坚决整治,而要营造优质内容生态,平台还应以“用户思维”做精管理、做精引导。陈昌凤表示,低俗违规视频频现,责任应由多方承担,对其治理也应多方合力。
平台要担起维护网络空间的社会责任,内容生产者和用户也应成为把关的重要环节,如此才可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作为短视频内容的制作者,用户公开上传视频内容时,不能逾越法律和道德底线,也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应做到传播内容积极向上,避免低俗。
该文章由作者:【王新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