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1999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根据鲍十小说《纪念》改编,由张艺谋执导,章子怡、郑昊、孙红雷主演。
该电影以自传性质讲述了对父母感人至深爱情回忆。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现在时的冰冷现实与过去时的美好回忆形成强烈反差。
该电影于1999年10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母亲乳名招娣(章子怡饰),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美人,不仅心灵手巧,而且勇敢地成为十里八乡第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孩,她暗恋上骆玉生(孙红雷饰)的父亲骆长余(郑昊饰),一个淳朴幽默的青年教师。她以家传的青花大碗为记号,给心上人花样翻新地送最好吃的“派饭”;她通宵达旦织出最艳的“房梁红”装点他的教室;为了听到他的朗朗读书声,她不惜绕远路去担水;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她每天在送学生的路边等着他。终于,招娣的美丽和诚挚打动了青年骆老师的心,他们很浪漫又很传统地相爱了。一只塑料红发卡就是他给她的爱情信物,然而,就在心灵刚刚撞击的那一刻,悲剧降临了——骆老师莫名其妙被打成右派,招娣特意为他做的晚饭蒸饺没吃上,就被带走了。她疯了一般,怀揣蒸饺沿路追赶,人摔倒了,蒸饺烂了,青花碗也碎了。技艺精湛的锔碗匠锔好了青花碗,却弥合不了姑娘破碎的心灵,招娣决心拖着病弱的身体去远行寻找初恋情人,瞎妈妈的泪水阻止不了招娣的决心。她瞒着众人上路了,却昏死半途,被路人送回,执拗的招娣挣扎起身还要冒死去寻觅。恰在此时,骆老师意外地来了,她躺在病床上,大滴的泪珠从她美丽而又憔悴的大眼睛中尽情地滚落。他再也没有离开她,两个人一爱就是四十年,相濡以沫,心心相印。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章子怡 | 青年招娣 | 我母亲 |
郑昊 | 青年骆长余 | 我父亲 |
孙红雷 | 骆玉生 | 我 |
赵玉莲 | 老年招娣 | —— |
李滨 | 招娣母亲 | 姥姥 |
常贵发 | 老年村长 | —— |
刘起 | 老年夏木匠 | —— |
嵇波 | 青年夏木匠 | —— |
宋运成 | 青年村长 | —— |
张中希 | 锔碗老人 | —— |
出品人 | 张伟平 |
原著 | 鲍十 |
导演 | 张艺谋 |
副导演(助理) | 谢东、雅特、郦虹 |
编剧 | 鲍十 |
摄影 | 侯咏 |
配乐 | 三宝 |
剪辑 | 翟茹 |
道具 | 冷建军、陈志刚 |
美术设计 | 曹久平 |
造型设计 | 杨丹丹 |
服装设计 | 佟华苗 |
灯光 | 亢晓天 |
录音 | 武拉拉 |
布景师 | 马英、胡中权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音乐序号 | 歌曲英文名 | 歌曲中文名 |
1 | Cart Cart | 马车 |
2 | First appearance | 初见 |
3 | Deliver lunch | 送饭 |
4 | Falling in love | 心动 |
5 | Encounter | 相遇 |
6 | Lunch 1 | 派饭1 |
7 | Lunch 2 | 派饭2 |
8 | Leaving the village | 发卡 |
9 | Broken bowl | 摔碗 |
10 | Time goes by | 时光流逝 |
11 | Hallucination | 幻觉 |
12 | Art craft | 窗花 |
13 | Drawing water | 挑水 |
14 | Waiting for him in the snow | 雪中等待 |
15 | Tear drops | 流泪 |
16 | Funeral | 抬棺 |
17 | Memory | 忆 |
18 | The road home | 我的父亲母亲 |
获奖记录
颁奖典礼 | 获得奖项 | 获奖方 |
2000年第二十届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最佳导演奖 | 张艺谋(获奖) | |
最佳摄影奖 | 侯咏(获奖) | |
最佳美术奖 | 曹久平(获奖) | |
最佳女主角 | 章子怡(提名) | |
2000年第二十三届百花奖 | 最佳故事片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最佳女演员奖 | 章子怡(获奖) | |
2000年第六届华表奖 | 优秀故事片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2000年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银熊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
金熊奖 | 张艺谋《我的父亲母亲》(提名) | |
2022年1月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 | 《我的父亲母亲》(获奖)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98年,鲍十的中篇小说《纪念》发表在《中国作家》第一期上。在接到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王斌的电话时,他自己还没有看到样刊。当听到张艺谋有意要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时,鲍十很兴奋。他的原著小说通过几个片断写了一个乡村教师的一生,剧本一直写到第三稿时,才确定了该片主题是乡村教师与女孩招娣之间的爱情。鲍十又修改了三次后才完全定稿。期间,他住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剧组里,与张艺谋讨论和修改剧本。
制作发行
主创公司
制作公司 | 1.广西电影制片厂 2.哥伦比亚电影制作(亚洲)有限公司 |
发行公司 | 1.LK-TEL[阿根廷](2001) 2.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阿根廷](2000) 3.索尼经典[美国](2001) 4.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日本](2001) 5.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
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 国家/地区 |
1999年10月16日 | 中国 |
2000年12月14日 | 中国香港 |
2000年2月15日 | 德国 |
2000年7月6日 | 澳大利亚 |
2000年8月24日 | 德国 |
2000年9月21日 | 马来西亚 |
2000年9月28日 | 阿根廷 |
2000年10月5日 | 荷兰 |
2000年10月6日 | 希腊 |
2000年10月6日 | 西班牙 |
2000年11月2日 | 新西兰 |
2000年11月4日 | 韩国 |
影片评价
该片拍摄的风景优美、色彩鲜艳。现实用黑白表现,回忆用彩色表现,现在时的冰冷现实与过去时的美好回忆形成强烈反差,而女主人公执着的爱情在美丽的树林和弯曲的山路上跌倒,在几乎是痛苦的绝望中,等到了爱情。故事放在一个与世界几乎隔离的空间,自然环境的优美,为该片的爱情增添了色彩。无论从场景、故事还是表演甚至配乐,张艺谋作为导演,技术上也更为成熟。不管张艺谋怎样地提纯净化“我父亲”和“我母亲”之间的爱情,也不管他如何对过去的岁月进行色彩斑斓、诗情画意的描绘,他在该片里还是表现出了浓厚的怀旧情绪。(人民网评)
张艺谋的电影在情欲表达上,既有对原始冲动的展现,同时也涉及到对美好情感的颂扬,《我的父亲母亲》是最初的代表。张艺谋隐去思想中的批判锋芒,洗褪对民族性的反思,以清新的散文笔调来描述女性细腻的爱情心理,用真情来感动观众。整部影片的感染力完全围绕情窦初开的招娣来营造,通过她脸上含羞的笑容、换上大红衣服时的光彩、面对先生时欲说还休的尴尬、一次次在田野奔跑的姿态,表现了一个被爱所笼罩的女孩形象。该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久远时代的乡村故事,但人物遇到爱情后的状态和观众们都一样,因此得到了普遍共鸣。(时光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英特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