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配件(电脑的组成零件)

电脑配件: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电脑主机等。

电脑主机内部一般是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光驱这些配件组成的。其中主板、cpu、内存、硬盘、电源这5大件是必不可少的,缺一样电脑就无法正常运行。

其它的像光驱、机箱散热风扇之类的配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安装。

简介

发展历史

评价标准

硬件方面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三级缓存,核心数量。频率越高、二级缓存越大,三级缓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级缓存影响相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

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而处理数据的速度主要看内存属于哪种类型(如DDR就没有DDR3处理得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分为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混合硬盘(SSHD),固态硬盘速度最快,混合硬盘次之,机械硬盘最差。

越大的硬盘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电影,音乐等)首先硬盘的数据读取与写入的速度和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

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

这主要是考虑到高速硬盘在笔记本电脑中由于电脑移动振动意外刮伤硬盘盘片以及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要注意显卡的流处理能力以及显存大小和显存位宽,越大越好。

这项与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以及玩大型3D游戏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

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一般300W就足够一般家庭电脑用功率,500W大部分电脑都没有问题了),稳定的电源是很重要的,对于电脑各个电子元件稳定的电压以及电流都是电脑寿命的关键。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如DVI和VGA接口),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操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

最后就是原版Windows Vista运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 7速度要快,以此类推。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是有关系的。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是原版的系统,也就是没有精简过的系统。同理,精简过的Windows XP一般来说,会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为精简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显提升。

WIN7系统以它的超稳定性的优点正在迅速普及,而且有取代XP系统的趋势。(附:XP是微软于2001年4月推出的操作系统!微软承诺将把对XP的支持时间延长13年,也就是2014年4月。

2014年4月8日以后,微软将停止针对该系统的补丁!用户依然可以使用该系统,但是该系统的安全性就得不到充足的保障了。

并且随着微软停止针对该系统推出补丁,以后很多新开发的软件将不再考虑和该系统的兼容性了,也就说此后很多新软件将无法在XP上正常的安装使用了!)

2.软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适当优化,以适合使用者,如:一般办公文员,配置一般的电脑,装个精简版的XP和精简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

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MicrosoftDirectX 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哪些软件能查看电脑配置:

1.EVEREST

2.鲁大师+优化大师

3.硬件快捕

4.cpu-z

5.gpu-z

新版本都支持最新的酷睿i5、酷睿i7等新品。

详细配置

CPU

主流桌面级CPU厂商主要有INTEL和AMD两家。Intel平台的低端是赛扬和奔腾系列,高端是酷睿2(已成功代替酷睿1)2009年作为下一代更先进的CPU i7也上市了。

根据Intel的规划,32NM6核心i9也可能于2013年上半年上市,效能最多可以比现有的i7再快上50%。

AMD平台的低端是闪龙,高端是速龙,皓龙。最常用的是两者的中低端。INTEL处理器方面,在中高端有e7400,可以搭配频率更高的DDR3内存,这一点是AMD中高端平台中难以实现的。

AMD2500+虽然超值,但缺少了对内存双通道的支持,这一点让许多玩家感觉不爽。

Intel和AMD市面上的主流配置有两种。一种是Intel配置、一种是AMD配置。其主要区别在于cpu的不同,顾名思义Intel配置的cpu是Intel品牌的,AMD配置的cpu是AMD品牌的。

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基本相同。价格不同,主要性能倾向有所区别。可根据需要和价位而定。

主板

常用的比较好的牌子其实不止intel,华硕(ASUS)、技嘉(GIGABYTE)、精英(ECS)、微星(MSI)、磐正(EPOX)、双敏(UNIKA)、映泰(BIOSTAR)、硕泰克(SOLTEK)、捷波(JETWAY)、钻石(DFI)这些,还有一些二线牌子像斯巴达克这些也比较好。

内存

常用内存条有3种型号:一)SDRAM的内存金手指(就是插入主板的金色接触部分)有两个防呆缺口,168针脚。

SDRAM的中文含义是“随机动态储存器”。二)DDR的内存金手指只有一个防呆缺口,而且稍微偏向一边,184针脚。

DDR中文含义是“双倍速率随机储存器”。三)DDR2的内存金手指也只有一个防呆缺口,但是防呆缺口在中间,240针脚。DDR2SDRAM内存的金手指有240个接触点。

2009年最新的内存已经升级到DDR3代,DDR3内存向DDR2内存兼容,同样采用了240针脚,DDR3是8bit预取设计,而DDR2为4bit预取,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

主流DDR3的工作频率是1600MHz。在面向64位构架的DDR3显然在频率和速度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此外,由于DDR3所采用的根据温度自动自刷新、局部自刷新等其它一些功能,在功耗方面DDR3也要出色得多。

一线内存品牌厂家均推出了自己的DDR3内存,如金士顿、宇瞻、威刚、海盗船、金邦等。在价格上,DDR3的内存仅比DDR2高出几十块,在内存的发展道路上,DDR3内存的前途无限。

硬盘

硬盘按接口来分:PATA这是早先的硬盘接口,2009年新生产的台式机里基本上看不到了;SATA这是主流的接口也就是平常说的串行接口,市面上的硬盘普遍采用这种接口。

SATAII这是SATA接口的升级版,市面上这种硬盘有是也有,就是不多,主要就是缓存和传输速度的提高。

SCSI这是一种在服务器中采用的硬盘接口,它的特点是转动速度快可以达到10000转,这样读写速度就可以加快而且还支持热插拔。

显卡配置

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两家。

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256图形处理芯片时首先提出的概念。

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

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

显示卡

显示卡(Display Card)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由显示卡连接显示器,才能够在显示屏幕上看到图象,显示卡有显示芯片、显示内存、RAMDAC等组成。

这些组件决定了计算机屏幕上的输出,包括屏幕画面显示的速度、颜色,以及显示分辨率。

显示卡从早期的单色显示卡、彩色显示卡、加强型绘图显示卡,一直到VGA(Video Graphic Array)显示绘图数组,都是由IBM主导显示卡的规格。

显示器

市面上有纯屏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两种。随着液晶显示器的价格下降,已经成为显示器的主流种类。常见的液晶显示器有19寸、21寸、22寸、24寸等。价格不一,性能差别很大。可根据需要和价位而定。

好坏大部分看:

1)亮度//对比度。常用500NIT,对比度1000左右.

2)可视角。IPS屏水平和垂直都可达到178度.

3)是否有亮点//坏点//全黑是否有漏光。

4)背光均不均匀.

5)功耗。单屏功耗包括逻辑板部分和背光部分.

注意事项

购买

随着电脑的应用与普及,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同时,电脑的价格在逐渐下降,很多用户开始准备选购自己的电脑。选购电脑要考虑用户的需求。

1、明确需求

购买电脑之前,首先要确定购买电脑的用途,需要电脑为其做哪些工作。只有明确了自己购买的用途,才能建立正确的选购方案。下面列举几种不同的计算机应用领域来介绍其各自相应的购机方案。

(1)商务办公类型

对于办公型电脑,主要用途为处理文档、收发E-mail以及制表等,需要的电脑应该稳定。在商务办公中,电脑能够长时间地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建议配置一款液晶显示器,可以减小长时间使用电脑对人体的伤害。

(2)家庭上网类型

一般的家庭中,使用电脑进行上网的主要作用是浏览新闻、处理简单的文字、玩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看看网络视频等。

这样用户不必要配置高性能的电脑,选择一台中低端的配置就可以满足用户需求了。因为用户不运行较大的软件,感觉不到这样配置的电脑速度慢。

(3)图形设计类型

对于这样的用户,因为需要处理图形色彩、亮度,图像处理工作量大,所以要配置运算速度快、整体配置高的计算机,尤其在CPU、内存、显卡上要求较高配置,同时应该配置CRT显示器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4)娱乐游戏类型

当前开发的游戏大都采用了三维动画效果,所以这样的用户对电脑的整体性能要求更高,尤其在内存容量、CPU处理能力、显卡技术、显示器、声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确定购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好多即将购买电脑的顾客都在考虑是购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对于购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应用环境

台式机移动不太方便,对于普通用户或者固定办公的用户,可以选择台式机。笔记本的优点是体积小,携带方便,对于经常出差或移动办公的用户应该选购笔记本。

(2)性能需求

对于同一档次的笔记本和台式机在性能上有一定的差距,并且笔记本的可升级性较差。对有更高性能需求的用户来说,台式机是更好的选择。

(3)价格方面

相同配置的笔记本比台式机的价格要高一些,在性价比上,笔记本比不上台式机。所以,对于价格因素上的选购,台式机相对较便宜。

3、确定购买品牌机还是组装机

目前,市场上台式机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品牌机,另一种就是组装机(也称兼容机)。

(1)品牌机

品牌机指由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实力的计算机厂商生产,注册商标、有独立品牌的计算机。如IBM、联想、戴尔、惠普等都是目前知名的品牌。品牌机出厂前经过了严格的性能测试,其特点是性能稳定,品质有保证,易用。

(2)组装机

组装机是电脑配件销售商根据用户的消费需求与购买意图,将各种计算机配件组合在一起的计算机。

组装机的特点是计算机的配置较为灵活、升级方便、性价比略高于品牌机,也可以说,在相同的性能情况下,品牌机的价格要高一些。对于选择品牌机还是组装机,主要看用户。

如果用户是一个计算机初学者,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深,那么购买品牌机就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对计算机知识很熟悉,并且打算随时升级自己的计算机,则可以选择组装机。

4、了解电脑性能指标

对于一台电脑来说,其性能的好坏不是由一项指标决定的,而是由各部分总体配置决定的。衡量一电脑的性能,主要看以下几个性能指标。

(1)CPU的运算速度

CPU的运算速度是衡量电脑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通常采用主频高低来描述。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双核CPU,在主频速度提高的同时,采用多核技术,总体的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显卡类型

显卡是将CPU送来的影像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以接收的格式,再送到显示屏上形成画面。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显卡芯片为NVIDIA、ATI显卡,以独立显卡容量大小作为衡量显卡性能指标的尺度。目前市场上以独显1G甚至更高作为主流显卡。

(3)内存储器容量

内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电脑中所有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都要先读到内存中。

内存大小反映了电脑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和应用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多,对内存的需求容量越来越大。

注意事项

量体裁衣,因人而异,最大程度的少花钱买到适合自己的电脑!

组装

电脑真正开始进入平常百姓家,对于电脑,DIY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初接触电脑的朋友来说,组装电脑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其实组装电脑并不复杂。

真正复杂的是选择电脑的配置,对于组装电脑的原则,应秉承“适用为好”的原则,因为想追求最好配置,永远也不会追上!下面为大家讲解电脑配置选择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五点!

第一,关于电源。作为所有主机硬件“耗电”的供电“单位”,电源选配至关重要(不少人对此并不重视):功率小了绝对不行(小马拉大车,后果不言自明)。

功率大点当是最佳选择(留有余地,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切忌:按照硬件“耗电”之和“严丝合缝”匹配电源,这是靠不住的(一旦某个硬件耗电增加,就会立马“掉闸”)。

第二,关于主板。就攒机而言,最低限制要求应当支持64位双核CPU,支持主流SATA硬盘,支持DDR2内存产品。有的主板虽然也是最新产品,但是并不支持“SATA-II”(SATA硬盘有“I”和“II”之分)。

如若选配安装了“SATA-II”,那么就不能在这样的主板(南桥芯片)上开启“AHCI模式”,只能运行于“IDE模式”之下。

第三,关于内存。五年前的品牌机,256MB和512MB的内存是主流配置。当时不是不能高配,而是厂家不想配(那时内存价格昂贵,高配就会加大成本影响竞争)。

有鉴于此,建议把内存增加到512MBx2或1GBx2(双通道),这样就可流畅运行Windows 7。另外,就普通用户(包括游戏玩家)来说,内存配至4-8G似无必要,尽管内存降到了“白菜价”。

第四,关于显卡。多数品牌台式机配置的是“集成显卡”。尽管最新主板依然延续了显卡“集成”,但显卡性能多数并未得以提升:

1、在高分辨率和刷新率情况下会出现“闪屏”。

2、对于运行大型3D游戏“难以胜任”。

3、不支持Windows Vista/Windows 7的Aero特效。因此,建议在组装或改装电脑主机时配置“独立显卡”。

4、但是AMD的780系列主板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板载的HD3200可运行AERO特效和硬件加速(但是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独立显卡)。

第五,关于CPU。抛开五年前主流配置“奔4”不说,组装电脑应当首选64位双核CPU(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要沿袭传统观念选配32位、单核的。

至于CPU“外频”与内存频率的“严丝合缝”,那是“攒机玩家”需要捉摸的“精益求精”,就绝大多数用户组装电脑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该文章由作者:【酷兔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