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horn,HDN)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患儿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以及肝脾肿大。本病多数预后良好,但发生严重胆红素脑病的患儿,往往预后不良,可导致患儿死亡,或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流涎等后遗症。
病因
本病主要是母婴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胎儿由父母新方面遗传来的显性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此抗原侵入母体,产生免疫抗体通过胎盘绒毛膜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凝集、使之破坏而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生后短时间内出现进行性重度黄疸,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
常见溶血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至今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MN溶血较为罕见。例如:上海1959~1977年18年内共检测835例新生儿溶血病,其中A、B、O溶血病712例(85.3%),Rh溶血病122例(14.6%),MN溶血病1例(0.1%)。
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最主要的症状是黄疸,根据黄疸数值的高低选择进行蓝光照射,静脉应用白蛋白降低游离胆红素,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及时阻断溶血。如果贫血严重,需要输注洗涤红细胞,如果溶血很明显,引起黄疸升高比较迅速,达到换血指征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新生儿溶血病的黄疸一般上升比较明显,治疗上一定要及时阻断,避免黄疸过高引起胆红素脑病,进而留有远期的后遗症。
该文章由作者:【维达沙宣】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