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疾病)

皮肤上起的小颗粒,通常是红色,多由皮肤表层发炎浸润而起。也指痘疮rash。如:湿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病disease遂动旧疹,缠绵经月。出自《洛阳伽蓝记》、《康熙字典》、《午集中》、《疒字部》。

疹(疾病)

详细解释

疹zhěn名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也指痘疮[rash]。如:湿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肤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病[disease]遂动旧疹,缠绵经月。——《洛阳伽蓝记》《康熙字典》《午集中》《疒字部》·疹·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5

《集韵》《韵会》《正韵》止忍切,音轸。《说文》脣疡也。又《释名》疹,诊也。有结气可得诊见也。《玉篇》瘾疹,皮外小起也。《正字通》俗呼痘疮曰疹。又《集韵》丑刄切,同疢。热病。《越语》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张衡·思赋》思百忧以自疹。《注》疹,疾也。又《五音集韵》奴结切,音涅。义同。又《集韵》颈忍切,音紧。脣疡也。

疾病

疹,证名。①指温热病发疹。见《伤寒九十论·发斑证》。又称疹子。《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或云头隐隐,或琐碎小粒者为疹”。“疹从血络而出,属经。”由风热郁肺,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所致。为皮肤上发出之红色小点,形如粟米,抚之碍手,并见发热烦躁,咳嗽烦闷,口渴,舌绛等证。疹色以红活为佳,紫赤者为热盛,紫黑者为毒重。疹为邪气外达,治宜透发。疹出而神情清爽,为外解里和。若神志不清,系热毒炽盛,正不胜邪,有内陷之象。治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温病条辨·上焦篇》:“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神昏谵语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参见斑疹条。②指疮疹。《丹溪心法·斑疹》:“疹即疮疹。”③指久病。《素问·奇病论》:“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王冰注:“疹,久病也。”

该文章由作者:【俄里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