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执导的剧情文艺电影,该片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由邹静之编剧,陈道明、巩俐、张慧雯等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2014年5月16日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
2015年4月19日,该影片获得了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剧情介绍
20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陆焉识(陈道明饰)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然而,简单的团聚愿望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陆焉识的行为,给已经长大成人了的女儿带来压力,在舞校跳芭蕾舞的女儿陆丹珏害怕从此做冷板凳,为此,她想方设法阻止母亲冯婉瑜(巩俐饰)与陆焉识相见,结果使夫妻俩近在咫尺,却相隔天涯,在全家人的心里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阴影。几年后,陆焉识落实政策,平反回家,在漫长的分离中,他靠思念度日,内心深处最重要的支撑与坚持,乃是对妻子冯婉喻的深爱和对家庭团聚的憧憬。然而,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当陆焉识风尘仆仆、满怀希望地归来,却发现一切已经物是人非,摆在他面前的并非预想中的生活现实:女儿陆丹珏,为自己的青春期成长付出了代价,无法面对自己,更无法轻易原谅自己;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亲人相见难相识,患病的冯婉喻已经不认识他了。多少年,他的衷肠无人倾诉,生活的希望轰然坍塌,他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当然,冯婉瑜是深爱陆焉识的,这种爱即使在艰难的岁月也没有被丝毫磨损,而是沉积在心底,转化成多少个春秋默默无言的等待,甚至沉痛地付出,她笃信,自己的丈夫陆焉识有一天终会回来的。虽然夫妻重逢,冯婉喻并没有认出丈夫,但这并不等于她忘记了陆焉识,只不过,她记忆中陆焉识的模样停留在了过去,停留在分离之前,停留在往昔的美好岁月里。
意外的变故,使陆焉识尴尬地变成了家庭中的局外人。于是,陆焉识想出种种办法,试图唤醒妻子的记忆。但是,无论陆焉识怎么努力,都难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现实中的他再也不能把自己跟妻子记忆中的陆焉识相重合。如何重新走进自己的家门,如何陪伴着生病的妻子,怎样实现对一对正常夫妻来说最简单不过的厮守,一切本不该成为障碍,却成了陆焉识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难题,现实和内心的深情,迫使他做出最荒诞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屡屡碰壁的陆焉识最终意识到,对他跟冯婉瑜这对历尽沧桑的老夫妻来说,生活中最强烈、最执着、最现实的情爱,就是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
演职员表
演员 | 角色 |
陈道明 | 陆焉识 |
巩俐 | 冯婉瑜 |
张慧雯 | 丹丹 |
闫妮 | 李主任 |
祖峰 | 邓指导员 |
刘佩琦 | 刘同志 |
郭涛 | 刘亮 |
张嘉译 | 王医生 |
陈小艺 | 巩素珍 |
辛柏青 | 学校领导 |
丁嘉丽 | 方师傅爱人 |
李纯 | 崔美芳 |
出品人 | 贾跃亭、叶宁、江志强、李力、赵依芳 |
制作人 | 张昭 |
监制 | 赵方、单东炳、大卫·林迪 |
原著 | 陆犯焉识 |
导演 | 张艺谋 |
编剧 | 邹静之、严歌苓 |
摄影 | 赵小丁 |
配乐 | 陈其钢、郎朗( 特邀钢琴演奏) |
剪辑 | 孟佩璁、张末 |
美术设计 | 刘强、林潮翔 |
录音 | 陶经 |
发行 | 乐视影业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自
音乐原声
名称 | 作词/作曲 | 演唱 |
《跟着你到天边》 | 陈其钢 | 吴青峰 |
幕后花絮
该片中的主演张慧雯是张艺谋多部影片中,第一位会跳芭蕾舞的女主角。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 | 获得者 |
2014年4月17日 | 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非竞赛特别展映单元 | 《归来》(入围) |
2014年7月23日 | 第39届多伦多电影节 非竞赛特别展映单元 | 《归来》(入选) |
2014年10月1日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 巩俐(入围)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新人奖 | 张慧雯(入围) |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 | 邹静之(入围) |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音效 | 陶经(入围) | |
2014年8月31日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华语故事片 | 《归来》(入围)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导演奖 | 张艺谋(入围) |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女主角奖 | 巩俐(获奖) |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编剧 | 邹静之(入围) |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摄影 | 赵小丁(入围) | |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音乐 | 陈其钢(入围) | |
2014年12月30日 |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最佳电影 | 《归来》(获奖) |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最佳摄影 | 赵小丁(获奖) | |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最佳新人 | 张慧雯(获奖) | |
2015年3月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 年度导演 | 张艺谋(入围) |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 年度女演员 | 巩俐(获奖) | |
2015年3月 | 第9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女演员 | 巩俐(入围) |
2015年4月 |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 《归来》(获奖) |
2015年5月 | 第3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 | 《归来》(入围) |
2015年9月 |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录音奖 | 《归来》(获奖) |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女配角奖 | 张慧雯(入围) | |
2016年6月 | 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音乐奖 | 陈其钢(获奖) |
幕后制作
创作来源
《归来》剧本取材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
拍摄方法
该片是张艺谋时隔多年回归文艺风格的作品并是中国首次采用了4K高视效制作技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IMAX文艺片。
拍摄过程
该片于2013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原着《陆犯焉识》作者严歌苓也从国外千里迢迢特地赶来出席开机,同时出品方乐视影业CEO张昭当天也出席了开机仪式,整个剧组经过70天的拍摄,于12月3日杀青。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13年9月,乐视影业正式发布《归来》的首款电影概念海报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时间 |
中国内地 | 2014年5月16日 |
法国 | 2014年5月20日(戛纳电影节) |
新加坡 | 2014年5月29日 |
中国香港 | 2014年6月12日 |
加拿大 | 2014年9月5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
2014年9月19日(萨德伯里国际电影节) | |
巴西 | 2014年9月25日(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
加拿大 | 2014年9月25日(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
韩国 | 2014年10月4日(釜山国际电影节) |
美国 | 2014年10月10日(汉普顿斯国际电影节) |
波兰 | 2014年10月12日(华沙电影节) |
比利时 | 2014年10月15日(根特国际电影节) |
印度 | 2014年10月18日(孟买电影节) |
美国 | 2014年10月22日(哥伦比亚电影节) |
澳大利亚 | 2014年10月25日(堪培拉国际电影节) |
荷兰 | 2014年11月2日(莱顿国际电影节) |
法国 | 2014年11月13日(萨拉电影节) |
波兰 | 2014年11月21日(波兰金蛙奖电影节) |
比利时 | 2014年12月10日 |
瑞士 | 2014年12月10日(法语区) |
澳大利亚 | 2014年12月13日(布里斯班电影节) |
法国 | 2014年12月16日(巴黎)(首映) |
2014年12月17日 | |
荷兰 | 2014年12月18日 |
英国 | 2015年2月28日(格拉斯哥电影节) |
日本 | 2015年3月6日 |
阿根廷 | 2015年3月9日(潘泰拉Pinamar节) |
罗马尼亚 | 2015年3月13日 |
厄瓜多尔 | 2015年3月20日 |
意大利 | 2015年3月26日 |
以色列 | 2015年4月2日 |
瑞典 | 2015年5月15日 |
葡萄牙 | 2015年7月30日 |
新西兰 | 2015年7月31日(新西兰国际电影节) |
菲律宾 | 2015年8月8日(菲律宾独立电影节) |
爱沙尼亚 | 2015年8月28日 |
美国 | 2015年9月9日(限定) |
委内瑞拉 | 2015年9月18日 |
加拿大 | 2015年10月2日(限定) |
阿根廷 | 2015年11月26日 |
日本 | 2016年7月28日(秋留野市电影节) |
西班牙 | 2016年8月5日 |
希腊 | 2016年10月20日 |
德国 | 2019年8月7日(电视首映) |
制作公司
公司名称 | 国家/地区 |
1. 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中国) | 中国 |
2.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出品 | 中国 |
3. 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出品 | 中国 |
4. 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 中国 |
5.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出品 | 中国 |
票房成绩
截止日期 | 票房(人民币) | 备注 |
2014年6月30日 | 2.95亿 | 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票房纪录/n |
影片评价
在对《归来》的批评中,最常见的就是称其有意抽离时代背景,不敢直面历史,以小情小爱消解社会伤痛。冯婉瑜与陆焉识的爱情很坚贞,两人也够痴情,这是创作者一开始就强加给角色的,角色成为执行命令的符号。然而直到结局他们本身没有变化,对人物关系也没有拓展。最通俗的爱情戏都要从一见钟情讲到一波三折,为了观众能对角色的遭遇产生共鸣,有了认同感才会有移情。而《归来》却是在一开始就生硬地把这个设定交代给观众,无论你是否接受,他们都要开始哭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艺谋也如此热衷让观众哭了。《归来》在对煽情的处理上,倒让人想起内地另一位导演冯小刚,比如他的《一九四二》或是《唐山大地震》。《归来》的煽情方式与《唐山大地震》等非常类似,都是以苦情来煽情。每每伤感的音乐一起,复古的推镜头逐渐拉近角色那种伤感的脸,在眼泪与悲伤的气氛下,观众就应该跟着哭了。
煽情不是坏事,只要煽得好,观众同样很买账。只不过,《归来》的煽情方式实在不高级,反反复复始终是那几招,靠角色的苦来唤起观众的同情。殊不知,好的煽情应该是由共鸣而引起感动,由感动而伤心落泪的。而一部片子连几个主要人物都没有塑造起来,不去通过情节来丰满角色,仅能靠演员自己的修为来为自己增色。哭也许还会跟着哭,但谈感动就很难了。
用通俗剧的标准去衡量《归来》,会发现是远远不达标的。《归来》确实有通俗剧的基本元素:一对相爱的情人、一个强大的阻力,始终经受考验的感情又一直相濡以沫,这样的设定确实很通俗剧。不过,相比经典的通俗剧,《归来》又不那么"通俗"。
以通俗剧的惯例,他们的故事会更多波折、更多困苦,会有不断的情绪积累,会有更大的感情爆发。虽然很俗套,但确实很实用,观众也更容易买账,并为之感动。单从剧情容量上,《归来》并不丰满。整部片子都很小,也很简单,事件很少,而且一直在重复。就好像反复的相认、接站、读信,这种不断的重复并未对剧情以及人物变化产生太多推动。影片并没有太多通俗剧式的惊心动魄与触动人心。其中,只有第一场接站的戏份有戏剧冲突带出来,四组人都在跑,并交叉剪辑在一起,营造出紧张感,这是一场让人觉得戏剧性很强的戏份。大多时候,你能看出创作者努力地传递两人的爱意,却始终是表面功夫。
《归来》并不是烂片,也不是张艺谋最差的作品,但拿它谈"归来",差得还很远。 (腾讯娱乐评价 )
该文章由作者:【月月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