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拼音:yǔ)是汉语常用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鸟类的羽毛,引申指代鸟类。又转指昆虫的翅膀。羽也是古代五音之一。古代的箭尾上常用羽毛作装饰,故“羽”也作箭的代称。
字源演变
象形字。商代甲骨文已经出现,像两根鸟羽的样子(图1-5)。但凡一根羽毛,都有一根主干(羽轴),两旁长满了羽绒状的东西(羽枝)。也有人认为,甲骨文的“羽”描绘的是鸟的翅膀。 [4] 至战国时,羽枝一般作两支,个别的作三支(图3),但方向还不固定,鸟毛居左、居右者都有。当时还出现了省去一半的简体“习”,它与“习(xí)”的简化字同形(图8)。《说文解字》将鸟毛固定作左向,且承袭了战国文字羽枝作三支的结构(图10)。隶变时,基本依据《说文》结构发生笔势变化,只是羽枝减少一根,楷书作羽。
详细字义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yǔ | 名词 | 鸟类身上长的毛。特指鸟的长毛。 |
鸟类或昆虫的翅膀。 | ||
〈文言〉鸟类的代称。 | ||
古代箭杆上的羽毛。亦指箭。 | ||
古代文舞所持用雉羽制成的舞具。 | ||
〈文言〉左右辅佐的人。 | ||
〈文言〉旌旗的代称。 | ||
〈文言〉扇子的代称。 | ||
〈文言〉钓竿上的浮子。 | ||
〈文言〉书信的代称。 | ||
〈文言〉党羽,朋友。 | ||
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 ||
〈文言〉通“宇”。屋宇。 | ||
(Yǔ)姓氏用字。参看“羽姓”。 | ||
量词 | 用于鸟,多指鸽子。 | |
参考资料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上】【羽部】王矩切(yǔ)
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
说文解字注
鸟长毛也。
长毛,别於毛之细缛者。引伸为五音之羽。晋书乐志云:羽,舒也。阳气将复,万物孳育而舒生。《汉志》曰: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尔雅》:羽谓之柳。
象形。
长毛必有耦,故竝习。?部曰:?(㐱)新生羽而飞也。?,竝?也。王矩切。五部。
广韵
王矩切,上麌匣 ‖羽声鱼部(yǔ)
羽,舒也。聚也。亦鸟长毛。又官名,羽林监。应劭《汉官仪》曰:“羽林者,言其为国羽翼,如林盛也,皆冠鶡冠。”亦姓,《左传》郑大夫羽颉。又虏姓,《后魏书》羽弗氏,后改为羽氏。又音芋。王矩切。十五。
王遇切,去遇匣 ‖羽声鱼部(yù)
羽,鸟翅也。又五声:宫商角徵羽。《晋书·乐志》云:“宫,中也,中和之道无往而不理。商,强也,谓金性之坚强。角,触也,象诸阳气触动而生。徵,止也,言物盛则止。羽,舒也,阳气万物孳育而舒生。”又音禹。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部】 羽·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0
《广韵》《集韵》《韵会》竝王矩切,音禹。《说文》:鸟长毛也。《广韵》:鸟翅也。《易·渐卦》:其羽可用为仪。《书·禹贡》:齿革羽毛。传:羽,鸟羽。《周礼·天官·庖人》:冬行鱻羽。注:羽,鴈也。
又《地官·司徒》:宜羽物。注:翟雉之属。《礼·月令》:其虫羽。注:象物从风鼓叶,飞鸟之属。
又五声之一。《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又《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簇为徵,姑洗为羽。注:凡五声,宫之所生,浊者为角,清者为徵羽。《礼·月令》:其音羽。注:羽数四十八,属水者,以为最淸物之象也。
又《乐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前汉·律历志》:羽,宇也,物聚臧宇覆之也。
又舞者所执也。《书·大禹谟》:舞干羽於两阶。传:羽,翳也,舞者所执。《周礼·地官·舞师》:敎羽舞。注:羽,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左传·隐五年》:初献六羽。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六,大夫四。
又山名。《书·舜典》:殛鲧於羽山。传:羽山,东裔在海中。
又《禹贡》:蒙羽其艺。疏:羽山,在东海祝其县南。《史记·五帝纪注》:羽山,在沂州临沂县界。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注:羽林三十五星,三三而聚散,在垒辟南,天军也。
又官名。《前汉·百官志》:期门羽林。注: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
又姓。《左传·襄三十年》:羽颉出奔晋。
又《山海经》:羽民国,其人长项,身生羽。
又《广韵》《集韵》《韵会》竝王遇切,音雩。义同。
又《集韵》《类篇》竝後五切,音户。缓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五分其长,而羽其一。
字形书法
【笔顺】①㇆(横折钩)②丶(点)③㇒(提)④㇆(横折钩)⑤丶(点)⑥㇒(提)
【写法】❶左右两“习”等宽,顶部左右旁大致齐平,底部右“习”略低。❷两“习”分写在左右半格;两点都写在横中线上方;两提都起笔横中线下方,收笔于横中线。
韵书集成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羽 | 遇 | 上声 | 九麌 | 云 | 合口呼 | 三 | 次浊 | 王矩切,音芋 | ɣjuo | |
芋 | 遇 | 去声 | 十遇 | 云 | 合口呼 | 三 | 次浊 | 王遇切,音禹 | ɣjuo | ||
集韵 | 羽 | 遇 | 上声 | 九噳 | 云/匣 | 合口呼 | 三 | 全浊 | 王矩切 | ɣio | |
户 | 遇 | 上声 | 十姥 | 匣 | 合口呼 | 一 | 全浊 | 後五切 | ɣo | ||
芌 | 遇 | 去声 | 十遇 | 云/匣 | 合口呼 | 三 | 全浊 | 王遇切 | ɣio | ||
韵略 | 上声 | 麌 | 王矩切 | ||||||||
去声 | 遇 | 王遇切 | |||||||||
增韵 | 上声 | 麌 | 王矩切 | ||||||||
去声 | 遇 | 王遇切 | |||||||||
中原音韵 | 语 | 上声 | 鱼模 | 影 | 撮口呼 | 全清 | iu | ||||
中州音韵 | 上声 | 鱼模 | 余矩切 | ||||||||
洪武正韵 | 与 | 上声 | 四语 | 喻 | 以 | 次浊 | 弋渚切 | oy | |||
饫 | 去声 | 四御 | 喻 | 以 | 次浊 | 羊茹切 | oy | ||||
分韵撮要 | 宇 | 阳上 | 第四诸主著 | 以 |
该文章由作者:【刘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