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汉语汉字)

捍,读作:hàn。汉字基本字义古代射者左臂佩戴的皮制袖套;也同“悍”,强悍之意。现代字义保卫,抵御之意。

现代释义

1.【动】

(形声。字从手,从旱,旱亦声。“旱”本指日光太强烈,必须用盾牌来保护庄稼。引申为“保护”。“手”与“旱”联合起来表示“动手保护”。本义:保护、保卫。说明:“捍”字本作“扞”。后者从手从干。“干”指盾牌。“手”与“干”联合起来表示“手持盾牌”,本义为“保护”)同本义

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史记·五帝本纪》

扞,以手扞,又卫也。――《广韵》

亲帅扞之。――《左传·文公六年》

此公侯之所以扞城其民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而设以国为王扞秦。――《战国策·西周策》

若手足之扞头目。――《汉书·刑法志》

能扞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

守一城,捍天下。――韩愈《张中函传后叙》

又如:捍塞(防堵,阻塞);捍难(抵御外侮);捍遏(以武力阻隔);捍城(护卫城池);捍救(捍卫;救援);捍护(防卫;护卫);捍屏(捍蔽。屏藩)

2.【名】

古代射者

捍(扞)hàn

⒈保卫,抵御:~卫边疆。~贼寇。

⒉捍gǎn1.擀。2.杆。参见"捍棒"。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侯干切,同扞。《礼·祭法》能捍大患则祀之。

又《礼·内则》右佩玦捍。《注》捍谓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又《史记·货殖传》燕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注》言如雕性之捷捍也。

又《唐韵》《集韵》?下赧切,音僩。捍摌,摇动也。

又止也。

又《集韵》戸版切,患上声。义同。

该文章由作者:【岚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