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等33个教学机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等14所直属附属医院,有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个教学医院,117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17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1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245人,硕士研究生5004人,博士研究生425人,国际学生336人。
历史沿革
▶山西医学传习所/n民国旧照1919年8月,借国民师范为校址,设立山西医学传习所。由时任山西省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创办。/n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n1932年1月,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n
▶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n1940年3月,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n1946年8月,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n
▶山西医学院/n川至旧楼1953年9月,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55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山西、江苏、山东、浙江四所医学院的卫生系合并组建了山西医学院卫生系,成为全国保留有卫生系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并由全国著名卫生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原江苏医学院院长邵象伊担任院长。/n
▶山西医科大学/n1996年4月,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n2015年1月30日,山西省编办下发文件,批准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并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
2015年6月23日,山西医科大学与上海市东方医院正式签约,成立“山西医科大学上海东方临床医学院”。该学院设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将选送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学院进行学习和培养。/n校本部2016年12月16日,山西高等医学教育资源联盟成立暨人文引领健康山西行动学术会议在山西医科大学举行,以山西医科大学为牵头单位,长治医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和山西职工医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山西高等医学教育资源联盟。/n
2017年9月28日,山西省编办下发文件,批准山西省汾阳医院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n
2017年11月14日,山西省编办下发文件,批准山西医科大学依托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设立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由山西医科大学管理。/n新校区2017年12月6日,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汾阳临床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相继挂牌。/n
2018年3月,山西省编办下发文件,批准临汾市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太原市精神病医院(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等7所三级甲等地市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n/n/n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 | 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 |
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 |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 | 山西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
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模拟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五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 | – | – |
八年制 | 临床医学(5+3学制本硕) | |||||||||
五年制 | 临床医学 | |||||||||
法医学 | ||||||||||
麻醉学 | ||||||||||
口腔医学 | ||||||||||
医学影像学 | ||||||||||
预防医学 | ||||||||||
四年制 | 护理学 | |||||||||
眼视光学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
药学 | ||||||||||
生物制药 |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
药物制剂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 | ||||||||||
社会工作 | ||||||||||
英语(医学方向) |
老校印记-憩读轩截至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有31个教学院系(不含独立学院),12所直属附属医院,1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9个教学医院,111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n/t教学院系:/n/n/t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t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系/t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n/t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t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t山西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部/n/t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模拟医院/t山西医科大学汾阳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五临床医学院/n/t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t-/t-/n/n/t直属附属医院(12所):/n/n/t序号/t新增名称(原名称)/t序号/t新增名称(原名称)/n/t1/t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t2/t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t4/t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t5/t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院(山西省汾阳医院)/n/t6/t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太钢总医院)/t7/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n/t8/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t9/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中心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n/t10/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t11/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吕梁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n/t12/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t13/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精神卫生医院(太原市精神病医院)/n/t备注:缺少的序号3为已经并入第二医院的第三医院;表格信息整理自山西医科大学网站/n/n/t非直属附属医院(15所):/n/n/t建成时间/t序号/t挂牌非直属附属医院名称/t医院主体名称/n/t2006年/t1/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t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n/t4/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t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n/t2010年/t7/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原市传染病医院/t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太原市传染病医院)/n/t8/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t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n/t9/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t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第三人民医院)/n/t12/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t晋城大医院(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n/t2011年/t13/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t山西省人民医院/n/t14/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t山西省眼科医院/n/t2012年/t15/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t山西大医院/n/t16/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t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n/t17/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t长治市人民医院/n/t2013年/t18/t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t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n/t备注:缺少的序号2、3、5、6、11已经升级为直属附属医院;表格信息整理自山西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n/n
专业设置
截至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开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制药、眼视光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社会工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健康产业管理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医学方向)等26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六个学科门类。/n专业设置/t八年制/t临床医学(5+3学制本硕)/n/t五年制/t临床医学/n/t法医学/n/t麻醉学/n/t口腔医学/n/t医学影像学/n/t预防医学/n/t四年制/t护理学/n/t眼视光学/n/t劳动与社会保障/n/t药学/n/t生物制药/n/t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n/t药物制剂/n/t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方向)/n/t社会工作/n/t英语(医学方向)/n/n
学科建设
山西医科大学为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法医学本科专业院校、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第三批和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n截至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特种医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3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n国家重点学科(1个):生理学/n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n山西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生物学/n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3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n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基础医学/n山西省重点学科(10个):内科学、外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法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n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n/n
师资队伍
截至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有教师1600余人,研究生导师13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专家1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6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思想政治辅导员2名。各类省级优秀人才189名,省级团队23个,省级优秀教师46名,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8名。聘有以3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客座教授。一批教师荣获全国或全省模范教师、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一批教师在全国和全省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及各类科技奖励中获奖。/n/n/n/n
教学建设
生理学 | 医学免疫学 |
流行病学 | 医学统计学 |
医学信息检索 |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省级精品课程 |
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诊断学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法医病理学、流行病学 |
时间 | 省级精品课程 | 校级精品课程 |
2010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法医病理学、流行病学 | 天然药物化学、神经病学、妇产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 |
2009 | 外科学、临床技能实训课程 | 法医病理学、卫生毒理学、外科学、医学信息检索、生药学、临床技能实训课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
2008 | 药物化学、内科学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内科学、细胞生物学 |
2007 | 妇产科学、诊断学 | 人体解剖学、基础化学、分析化学 |
2006 | 法医毒物分析、卫生统计学 | 组织胚胎学、核医学 |
2005 | 医学寄生虫学、生物化学 | 无机化学、妇产科学 |
2004 | 药理学、耳鼻喉科学 | 医学影像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口腔解剖生理学、波谱分析 |
2003 | 生理学 | 医学免疫学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山西省人民医院 |
山西大医院 | 山西省肿瘤医院 |
截至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有全日制在校生192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5300余人,硕士研究生3600余人,博士研究生280余人,国际学生7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2万余名。/n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n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法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口腔基础综合实验室、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n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药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n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n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1个):临床医学/n省级品牌专业(7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n省级特色专业(6个):口腔医学、药物制剂、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中药学/n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法医学、药学/n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申报/n/n本科生精品课程申报/n/t国家级精品课程/t省级精品课程/n/t临床技能实训课程、诊断学/t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法医病理学、流行病学/n/n/n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t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t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t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t山西省人民医院/n/t山西大医院/t山西省肿瘤医院/n/n
对外交流
国学大师启功题写校名山西医科大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学科管理业务骨干海外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推荐优秀本科生直博”“硕士研究生1+1+1联合培养”本科生学分互换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2017年,学校招收了首批77名来自13个生源国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国际学生,国际教育翻开了新篇章。2012年7月21-22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了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学术大会与国际肿瘤转化医学论坛暨第七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邀请国内外肿瘤方面的权威专家,与全国各地五百余名学术同仁分享、探讨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于肿瘤领域生物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n/n
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1.1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项;发表科研论文2900余篇,其中SCI等收录论文233篇;获专利授权48项,出版著作39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n/n/n
研究平台
类别(数量) | 科研平台名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0个) | 细胞生理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法医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出生缺陷与细胞再生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实验动物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心血管临床药理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环境与健康损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食管癌发病机理及转化研究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 |
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5个) | 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 |
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 | |
法医学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 | |
食管癌发病机理及转化研究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 | |
血液病分子诊疗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实验室 | |
山西省工程实验室(1个) | 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实验室 |
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 | 环境医学山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个) | 山西医科大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 |
山西省“1331工程”协同育人中心(1个) |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育人协同中心 |
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山西省道地药材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 | 健康人文研究中心 |
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n山西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19年,拥有馆舍面积8766.46平方米,设各类阅览室11个,中外文书库6个,电子阅览室2个,阅览座位1014个。截至到2006年8月,图书馆藏书量达140余万册,其中包括印刷型图书84余万册,期刊合订本12余万册,电子图书38余万册,共计96450GB;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余种。/n学术期刊/n/t《山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连续多年被美国《CA》,俄罗斯《AJ》,中国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连续多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n/t《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可冀院士任总编,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及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知名专家任编委的国家级期刊,是国内介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的学术刊物。每月10日出版,现为126页码。/n/t《护理研究》美国CINAHL Information,systems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n/t《实用急救医学》/n/n/n
学校领导
首任校长
杨兆泰(1880-1936),字阶三,山西新绛人。首任山西医学传习所、山西医学专门学校、山西医学专科学校校长。曾任山西省财政厅厅长兼国民政府内政部长。/n
现任领导
/t党委书记:张俊龙/n/t校长:李思进/n/t党委副书记:王军、贺培凤/n/t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党志峰/n/t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伟/n/t副校长:解军/n/t党委常委、副校长:张辉/n/t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宏/n/t正校级调研员:郭政/n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t校训:医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训反映了对医学科学、医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育人理念和目标定位。激励师生员工励学笃行,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坚实本领,发展完善自我,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n/t校风:献身、务实、团结、进取/n/t山医精神:求实精进,坚韧弘毅/n/n
形象标识
山西医科大学校徽山西医科大学校徽由整体图形、文字、数字、图案组成。整体图形采用双同心圆形设计。圆形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图形,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外圆内方”之说,反映了天地合一、内敛和谐的意思。圆形也为多种徽章设计而使用,包容感和亲和力较强。双同心圆图形取同心同德、团结进取之意,象征着师生员工心系学校建设发展的共同事业,群策群力,携手奋进。校徽文字包括两部分:外圆环内上方为原中国书协主席、北师大教授、著名文化大师启功先生题写的“山西医科大学”汉字校名,下方为全拼大写英文(SHANXI MADICAL UNIVERSITY)校名,两者呈环状围绕于中心圆周围。校名是学校最重要的标识,位置突出、醒目。采用中英文两种字体,中西结合,含开放办学、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之意。/n山西医科大学校徽中数字1919,标明了该校建校年份,表明了学校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进程。校徽内圆里是一组图案,也是校徽的主图案。图案中暗含了山西医科大学英文名称———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三个单词首个字母的艺术变体,形意结合,生动形象;图案流动变化的曲线像一条飘舞的彩带,又像自由飞翔的鸽子,彰显着奋发向上的生命活力,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喻示了学校近九十年薪火相传、征程漫漫的发展轨迹;图案主元素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人物———阿斯克雷波手持盘绕着灵蛇的神杖,云游四方,治病救人的传说。神杖象征破除疾病,灵蛇蕴含健康长寿之意。神杖与灵蛇的组合图案后来演变为医学符号,为国内外医疗组织广泛应用。/n
校园环境
新校区山西医科大学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亿元;纸质图书141万册。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心的迎泽校区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为主,主要承载部分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后期教育教学、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教学、部分科学研究、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服务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和部分服务功能。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中都校区以本科生教育教学为主,主要承载部分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前期教育教学、非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部分科学研究、留学生教育教学和与之配套的管理和服务功能。/n/n
开设专业
重点专业
重点专业/n国家品牌(1个)/n/t临床医学/n
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n医学(9个)/n/t护理学/n/t眼视光学/n/t法医学/n/t药物制剂/n/t预防医学/n/t口腔医学/n/t医学影像学/n/t麻醉学/n/t临床医学/n/n法学(1个)/n/t社会工作/n/n文学(1个)/n/t英语/n/n工学(1个)/n/t生物制药/n/n管理学(3个)/n/t劳动与社会保障/n/t公共事业管理/n/t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n/n医药卫生大类(1个)/n/t药学/n/n
专科专业
专科专业/n医学(1个)/n/t临床医学/n/n财经大类(1个)/n/t医药营销/n/n医药卫生大类(3个)/n/t卫生信息管理/n/t助产/n/t护理/n/n
该文章由作者:【下水道女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