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tóng〔茼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有棱,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基本字义
茼
tóngㄊㄨㄥˊ
〔~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瘦果有棱,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亦称“蓬蒿”。
方言音韵
潮汕话:潮州音1[dang6]潮州音2[tong5]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篇海》徒紅切,音同。《正字通》引《函史·物性志》云:茼蒿,香,可茹。
中文解释
茼蒿/n[garland chrysanthemum; crown daisy]即蓬蒿。一年生或隔年生草本植物(Chrysanthemum coronarium),花白色或淡黄色,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用/n茼tóng[茼蒿]也叫"蓬蒿"。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花黄色或白色。嫩茎叶有特殊的香气,可作蔬菜。
该文章由作者:【北魏不言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