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汉语一级字,读作栅(zhà shān shi cè),栅(zhà):⒈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栅栏。栅子。栅(shān):⒈〔栅极〕多极电子管靠阴极的一个电极。⒉〔光栅〕产生光的衍射图像的光学仪器。栅(shi):⒈〔大栅栏〕方言,中国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热闹街市名。栅(cè):⒈〔上栅〕,⒉〔下栅〕地名,均在中国广东省。
字源演变
zhà清纽、锡部;初纽、麦韵、楚革切。
shàn心纽、元部;生纽、谏韵、所晏切。
形声字。从木,册声。栅栏,用竹木等做成的阻拦物。字本作(《甲文编》87页“册”字),像编木而成的栅栏,后用为简册义,于是又加“木”旁分化出“栅”字来表示本义。《说文》:“栅,编树木也(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作“编竖木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栅㰚”条引《通俗文》:“柴垣曰杝,木垣曰栅。”
《广韵·麦韵》:“栅,竖木立栅,又村栅。”又音shān,义同。《集韵·谏韵》:“栅,编竹木为落也。册,亦省。”《后汉书·段熲传》:“乃遣千人于西县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又《东夷列传》:“夫余国……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册”,小篆作,隶定作“?”,又变作“册”、“册”。新中国成立后,“册”作为异体字并入了“册”字,“栅”亦类推作“栅”。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栅
zhà
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栅栏。栅子。
栅
shān
〔栅极〕多极电子管靠阴极的一个电极。
〔光栅〕产生光的衍射图像的光学仪器。
栅
〔大栅栏〕方言,中国北京市前门外一条热闹街市名。
栅
cè
〔上栅〕
〔下栅〕地名,均在中国广东省。
详细字义
栅
柵
shān
另见zhà
栅极
shānjí
〖grid〗由金属细丝组成的筛网状或螺旋状电极,插在电子管另外两个电极之间,起控制板极电流强度、改变电子管性能的作用
栅
柵
zhà
【名】
(会意兼形声。从木,从册,册亦声。本义:栅栏)
同本义〖railing;bars〗
栅,编竖木也。——《说文》
木桓曰栅。——《通俗文》
内支盈于柴栅。——《庄子·天地》
结木为栅。——《后汉书·段潁传》
据其栅。——《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栅门(栅栏的门);栅刺子(即栅栏);栅塘(有栅栏围护的水塘);栅垒(安装在栅栏上的锁);栅孔(树立栅木的孔洞);栅墙(用铁、木条围成的墙);栅锁、栅钥(关、开栅栏的锁或钥匙)
营寨〖camp〗
高祖尽命众军分部甲卒,对冶城立航渡兵,攻其水南二栅。——《陈书》
编竹木搭建的浮桥〖bambooorwoodenponton〗
齐军于秣陵故县跨淮立桥栅,引渡兵马。——《陈书·高祖纪》
另见shān
栅栏
zhàlán
〖fence;railing〗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监狱窗户上的粗铁栅栏
栅篱
zhàlí
〖hedgefence〗作栅栏用的灌木树篱
栅条
zhàtiáo
〖splitrail〗大木料锯劈成的栅栏木条
栅子
zhàzi
〖fencemadeofbambooorreeds〗[方言]∶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像篱笆的东西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楚革切《集韵》《韵会》测革切《正韵》耻革切,?音策。《说文》作栅,编树木也。《广韵》竖木以立栅也。《魏书·广阳王传》连营立栅。《庄子·天地篇》内支盈于柴栅。
又地名。《唐书·高崇文传》战于鹿头栅。
又韩愈与孟郊有《沙栅联句》诗。
又《博雅》栅,栈也。
又《广韵》测戟切,音踖。邨栅。
又《广韵》《集韵》所晏切,音讪。篱栅。
又《集韵》数眷切,音?。编竹木为落也。
又叶昌谷切,音尺。《欧阳脩·驯鹿诗》朝渴饮淸池,暮饱眠深栅。惭愧主人恩,杀身难报德。
该文章由作者:【独照峨眉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