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汉语的意义中的夫人多指男性配偶的礼貌称呼,多在夫人前添加姓氏用语社交礼貌用语中。古时,夫人也用语男性人名。夫人之“夫”,字从“二人”,意为一夫(外子)一妻(内子)组成的二人家庭,用来指“外子”。汉代以后王公大臣(即官在“执政”以上人)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从高官的品级。《汉书•文帝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列,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夫人其后,以诅军为功。
词语释义
夫人之“夫”,字从“二人”,意为一夫(外子)一妻(内子)组成的二人家庭,用来指“外子”。“夫人”意为“夫之人”,即外子的人,也就是内子。汉代以后王公大臣(即官在“执政”以上人)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从高官的品级。一品诰命夫人是她的丈夫是一品高官,她是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后来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和下人对主人的妻妾的称呼。现在多于正式场合用来尊称已婚或年长的女性。
含义
一、诸侯之妻。《礼记·曲礼下》:“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 孔颖达 疏:“邦君之妻者,诸侯之夫人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魏王 遗 荆王 美人, 荆王 甚悦之,夫人 郑袖 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於王。”
二、帝王之妾。《礼记·曲礼下》:“天子有后,有夫人。”秦与汉初依此例,《汉书•外戚传序》:“汉兴,因秦之称号,……妾皆称夫人”。武帝增加倢伃等号。其后称号益繁。曹魏始以夫人为妃嫔称号之一。
三、妃嫔名称。曹操为魏王时始置。王后以下,妃嫔分五等,以夫人为最高。魏明帝增为十二等,贵嫔与夫人位次王后,晋以夫人为三夫人之一。南朝宋省。
四、命妇封号。唐文武一品与国公之母及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及妻为郡夫人。宋徽宗政和中执政以上之妻封夫人。明一、二品官之妻皆封夫人。清并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安夫人妊(袁可立)时,数盥水,见金鲤荡漾盎中。”
男性人名
古时男子也有以夫人为名的,如徐夫人、丁夫人。
徐夫人,战国赵人,以藏锋利匕首闻名。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亦载此事。司马贞索隐:“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
《汉书郊祀志下》:“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颜师古注:“应劭曰:‘丁夫人,其先丁复,本越人,封阳都侯。夫人其后,以诅军为功。’韦昭曰:‘丁,姓;夫人,名也。”
该文章由作者:【吴凯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