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人偷斧,汉语成语,比喻没有依据地去怀疑他人。启示我们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出自《吕氏春秋》。
释义
没有根据,胡乱猜疑的人。
典故
原文
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铁也,颜色窃铁也,言语窃
铁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铁也。俄而,鈇其谷而得其铁。他日.复见
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铁者。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斧(fū)——斧头。
②意其邻之子——怀疑是他邻居的孩子(偷的)。意,怀疑。
③俄而——不久。
④鈇(hú)——掘。谷——两山之间的水道,这里指水沟。
译文: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子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
不久,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象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人生启示
遇到问题要调查研究再作出判断,绝对不能毫无根据地瞎猜疑。疑神疑鬼地瞎猜疑,往往会产生错觉。判断一个人也是如此,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经常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领导在人才的应用上,常凭着主观意识去任命一个人,而不加以客观、公正的审核。感情用事是领导的大忌。对人对事,领导都不要先入为主,带上有色眼镜看人,更不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否则,公司就会失去很多优秀人才。
该文章由作者:【刘易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