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qí,本义是一种香草名,即“蘼芜”。古州名,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姓氏;古同“祈”,意思是:祈求;古通“圻”,没有封疆界限。引申亦指地名,在中国湖北省。
汉字释义
〈名〉
(1)一种香草。如:蕲茞(香草名。即“蘼芜”)。
(2)古州名。北周始置,治所在齐昌(今湖北省蕲春县)。
(3)古同“祈”。祈求。古又同“圻”,意:没有封疆界限。蕲,通“圻”。《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王先谦集解引刘台拱曰:“蕲,盖与‘圻’同。言四海一家,无封疆之限也。《荀子·儒效》:故外阖不闭,跨天下而无蕲。
(4)蕲姓。
(5)《说文解字》“蕲”:草也。从草。江夏有蕲春亭。臣铉(徐铉)等案:“《说文》无(单斤)字,他字书亦无。疑相承误,重出一字。”
〈动〉
(1)通“祈”。祈求。
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所以蕲有道行有义者。——《吕氏春秋·振乱》
蕲胜于人。——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又蕲至于古之立言者。
(3)安定。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庄子·逍遥游》
方言集汇
粤语:kei4
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平十二文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唐韵》《集韵》《类篇》渠之切《正韵》渠宜切,音其。《玉篇》草也。《韵会》似蛇牀。《尔雅·释草》蕲茝,蘼芜。又《张衡·西京赋》结驷方蕲。《注》马衔也。又《庄子·齐物论》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注》蕲,求也。《史记·秦本纪》蕲年宫。《注》蕲年,求年也。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江夏郡蕲春。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弘农太守蕲良。又《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又《集韵》居希切,音机。沛郡有蕲县。或作鄿。
【卷一】【艸部】
艸也。从艸〔单斤〕声。江夏有蕲春亭。渠支切〖注〗臣铉等案:《说文》无〔单斤〕字,他字书亦无。此篇下有坄,注云:江夏平春亭名。疑相承误,重出一字。〖注〗金文埝恛见,从〔单斤〕声,借为祈。
该文章由作者:【初从文 三年不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