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最终于是年5月19日沦陷。次日,日军就制造了耸人听闻的阎窝惨案、汉王惨案,杀害无辜村民3000多人,并烧毁房屋,抢夺财物。从此,“5·19”成了徐州城沦陷的灰色纪念日。
概述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占徐州(这一天被称作徐州沦陷日)。次日,日军就制造了耸人听闻的阎窝惨案、汉王惨案,杀害无辜村民3000多人,并烧毁房屋,抢夺财物。从此,“5·19”成了徐州城沦陷的灰色纪念日。
将“5.19”定为我们这座城市的纪念日,无可争议地表现了徐州人民的历史清醒与现实明智。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1938年1月至5月,中国第五战区部队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
1937年12月,侵略华东的日军侵占南京后,第13师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明光一线;侵略华北的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相当于旅)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1938年2月18日由华中方面军改编)司令官畑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北京-汉口)南夺武汉。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徐州以南地区作战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至2月3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9~10日,日军第13师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第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第21集团军和第31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
徐州以北地区作战
2月下旬,日军第2集团军开始分路南犯。东路第5师从山东潍县(今潍坊)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第59军奉命驰援,3月12日到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协同第40军实施反击,激战5昼夜,重创日军,迫其向莒县撤退。西路日军第10师长濑支队(相当于旅)从济宁地区西渡运河,向嘉祥进攻,遭第3集团军顽强抵抗,进攻受挫;濑谷支队(相当于旅)沿津浦铁路南进,3月14日由邹县(今邹城)以南的两下店进攻滕县(今滕州)。守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日,该军守城的第122师师长王铭章殉国,滕县失守。
台儿庄地区作战
3月20日,日军第10师濑谷支队南进连陷临城(今薛城)、枣庄、韩庄后,不顾第5师和第10师长濑支队在其两侧进攻受阻,孤军深入,向台儿庄突进,企图一举攻占徐州。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3月23日,日军由枣庄南下,在台儿庄北侧的康庄、泥沟地区与守军警戒部队接战。24日起,日军反复向台儿庄猛攻,多次攻入庄内。守军第2集团军顽强抗击,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第五战区以第20军团主力向台儿庄机动,拊敌侧背,与第2集团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并令第3集团军进至临城、枣庄以北,断敌后路。日军为解台儿庄正面之危,速以第5师坂本支队(相当于团)从临沂驰援,进至兰陵北面的秋湖地区,即被第20军团第52军卷击包围。4月3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四天,歼灭日军濑谷支队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万余人。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
徐州附近地区作战
中国最高军事当局令第五战区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准备再次聚歼日军。日军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对方,主力向西迂回,企图从侧后包围徐州,歼灭第五战区主力。4月18日,日军第10、第5师分别从山东峄城(今属枣庄)和临沂西北的义堂地区南进,对守军第2集团军和第20、第3军团及第27军团第59军实施牵制性进攻。守军顽强抗击,至月底,将日军阻止在韩庄、邳县(今邳州)和郯城一线。5月5日,日军开始从南北两个方面向徐州西侧迂回包围。在南面,第9、第13师从蚌埠地区分别沿北淝河、涡河西岸北进,至13日,陷蒙城、永城(属河南)后,向江苏萧县、砀山(今均属安徽)进攻;第3师由蚌埠进入大营集地区,向宿县(今宿州)进攻。在北面,第16师由山东济宁渡运河,至14日,连陷郓城、单县、金乡、鱼台后,向江苏丰县、砀山推进;第14师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陷山东菏泽、曹县后,直插河南兰封(今兰考);同时,第10师将韩庄、台儿庄地区的作战交由第114师接替后,在夏镇附近渡过微山湖,向沛县(属江苏)进攻。由于日军已形成对徐州的四面合围态势,5月15日,中国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16日,第五战区命令各部队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19日徐州陷落。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6月6日占领开封。为阻止日军前进,蒋介石9日下令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附近炸开黄河大堤,河水经中牟、尉氏沿贾鲁河南泛。日军被迫向黄泛区以东地区撤退。会战结束。
此役,中国军队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首先在南线将日军阻止在淮河南岸,打破其与北线日军会合的企图;继而在北线将东路日军击败于临沂地区,又将西路日军之右翼阻止在嘉祥地区,粉碎日军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在台儿庄地区作战中,第五战区采取积极防御战法,以一部担任内线防御,另一部置于外线作战,攻防结合,灵活机动,获得大捷。随后,最高军事当局不顾敌强我弱的总体形势,调集大军在徐州附近,企图与日军决战,因而使会战在后期陷于被动。尽管如此,这次会战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
纪念
为使全市人民以史为鉴,不忘国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鸣放防空袭警报要求,经市政府批准,徐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市民防局)拟于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上午9时起,分三个时段试鸣三种防空袭警报,顺序为:
①9时整试鸣防空袭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
②9时10分试鸣防空袭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
③9时20分试鸣防空袭解除警报,音响为一声长音,时间3分钟。
三种防空袭警报信号共需23分钟,广播电台、电视台利用各自媒体网络同步试鸣。
公祭
遇难同胞甲午公祭
2014年5月19日,全市各界代表二百余人来到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前举行遇难同胞公祭仪式。现场,大家肃立集体聆听防空警报。英才中学的学生代表向纪念碑献上花圈。“邻国相望,明德惟尚。岂容作威,性如豺狼。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戈矛,保我家乡。国定公祭,可以慰肠。耻辱铭心,历史昭彰。逝者安息,生者勿忘!逝者安息,祈佑国强!……”沉痛悲戚、慷慨激昂的祭文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代表。闫窝惨案幸存者孙庆兰,九十三岁抗战老兵王振山痛诉了日军侵华事实。
民盟徐州市委秘书长、市政协委员龚德建也参加了仪式,2003年他曾递交了沦陷日当天全市拉响警报的提案,并最终获得通过,他说:“今天的公祭活动非常有意义。5月19日是每一个徐州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76年前的今天,我们徐州第一次被外国侵占,是奇耻大辱。我们应该记住困难的过去和悲惨的历史,更要铭记身上的责任,不要让历史重演。”
文史专家、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馆长胡存英说:“前不久,国家确定了公祭日和抗战胜利纪念日,可见这是全国的民心所向。今天我们举办公祭仪式,就是为了响应公祭日和纪念日的确定。我们应该保存好历史资料和记忆遗产,这对于正确对待过去非常有意义。”
贾汪区英才中学校长李振营说:“我们在5月19日这个特别的日子组织学校学生参加公祭沦陷日遇难同胞仪式,希望同学们能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努力奋斗,建设美好富强的中国,避免历史重演。”
甲午公祭遇难同胞文
维公元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九日,岁在甲午,时近小满,警笛声声,振聋发聩,伏念国耻,辗转肠断。华夏儿女同悲恸,三万子民赴黄泉,云湖波涛亦愤怒,龙山九节皆暗淡!为徐州沦陷之祭也!
遥想民国混战,神州荒凉。倭贼乘势,卢沟枪响。先凌关东,复略京沪。南京三十万,同胞俱屠戮。北渡长江,雄兵列陈;南下黄河,窥伺宿徐。百万志士,血肉体躯。荷枪实弹,守护津浦要道;披甲枕戈,力保淮海通衢。告捷台庄,昂扬华夏气概;阻敌齐鲁,延缓东瀛恶图。军民同裳,壮心共仇。然兵力所屈,江淮饮恨,西楚旧都,旋入敌手。
嗟夫!雄郡终沦陷,屠夫益凶残。汉王惨案,两千平民罹难;闫窝浩劫,九百生灵涂炭。九里山下,草木零落;戏马台前,冤气不散。兵者诚乃不祥之器,和者实乃亿兆之愿!然庆父未死,邻难未已;独夫狼心,人间毒瘤。再拜鬼社,幽灵游荡。东海风云变幻,钓岛暗流涌动。前车之鉴,历历犹存。积弱之邦,恒无福泽。振兴中华,固国为本。乃以诗祭:
彭祖故国,大和滥觞。项羽故都,邦之脊梁。
刘邦故里,大汉发祥。泱泱华夏,渊远流长。
邻国相望,明德惟尚。岂容作威,性如豺狼。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修我戈矛,保我家乡。
国定公祭,可以慰肠。耻辱铭心,历史昭彰。
逝者安息,生者勿忘!逝者安息,祈佑国强!
呜呼哀哉!尚飨!
乙未年公祭活动
2015年19日,徐州各界代表来到云龙山麓津浦铁路抗战殉难员工纪念碑前共同祭奠徐州沦陷遇难数万同胞。大家肃立聆听了防空警报并默哀一分钟。随后,代表献上鲜花以表哀思。“雄郡千载,一朝陨落。闫窝扫荡,汉王浩劫;邵店倳刃,吕梁喋血…….”,文化学者、辞赋作家薛刚恭读了历时半月精心撰写的祭文表达不尽的悲恸。“伏惟乘化,是谓天常。兹也无名,何辜其枉。今兹公祭,可能慰肠?惟愿安息,生者勿忘!”……现场代表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表示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甲午年徐州各界代表在贾汪人民公园举行了首次公祭活动,引起反响。专家表示,公祭逝者对于促使人们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悼念逝者,必然能进一步凝聚人心,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该文章由作者:【林木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