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徐晓兰,女,1964年2月出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正高级工程师,致公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主抓科技研发、规划研究、产业推进、标准研制、国际合作等工作。组织参与了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及20余个科研项目。成功组织召开了世界机器人大会、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等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参与研究制定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相关政策和体系架构,筹建了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进了工业互联网在行业和区域中的应用。

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

人物履历

1982.09–1986.08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

1986.08–1997.05 北京国营第七六八厂助理工程师、工程师;

1997.05–1999.07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

1999.07–1999.11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媒体策划部副主任;

1999.11–2000.02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脑教育报副总编、副社长;

2000.02–2000.08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脑教育报社社长

2000.08–2001.10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脑教育报社社长、总编;

2001.10–2002.05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脑教育报社社长、总编;北京中电报科技有限公司数码事业部总经理;

2002.05–2003.03 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脑教育报社社长、总编;北京中电报科技有限公司数码事业部总经理,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03—-2012.0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其间:2006.09—2008.12在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12月正局级)

2012.04–2021.03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其间:2012.06—2015.05 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博士研究生)

2018.12—2021.07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2021.07—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第四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职务任免

2021年7月14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徐晓兰(女)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主要成就

长期主抓科技研发、规划研究、产业推进、标准研制、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等工作,组织实施了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信息化建设项目,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研发的“基于语言知识库的机器翻译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群体软件工程过程开发方法”获得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主持研发的英汉-汉英机器翻译系统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智能基础技术,被2008年奥运会使用,也是奥运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组织召开五届世界机器人大会、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

在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的9年以来,带领学会先后荣获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5A级全国性学术类社会团体”、中国科协“优秀科技社团 ”“优秀抗疫学会”称号;在中国科协发布的《2020年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价报告》中,学会从全球1065个科技社团中跻身五星级科技社团之列,位列国内科技社团第三位。

作为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首任院长,负责筹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动部际、部省间在能源、医疗、煤炭、建筑等重点行业与重点区域,加快工业互联网布局,为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担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以来,共提交50多份提案,其中许多提案被全国政协选为重点提案、被中央统战部和相关部委采用并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多份调研报告得到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批示,为国家战略规划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期间,获得了“参政议政工作先进个人”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授予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致公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该文章由作者:【贺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