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鉴定指标(珠宝玉石鉴定标准)

翡翠检测标准GB/T16552GB/T16553GB/T16554GB/11887是什么意思

GB/T16552-2010《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2010 《珠宝玉石鉴定》

GB/T16554-2010《钻石分级》

GB 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及鉴定特征。本标准适用于珠宝玉石鉴定、文物鉴定、商贸、海关、保险、典当、资产评估以及科研教学、文献出版等领域。

注意:GB 11887-2012将于2016-05-04被GB 11887-2012/XG1-2015《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替代。

扩展资料:

翡翠证书上CMA、CAL、CNAS/CNAL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

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翡翠

珠宝玉石鉴定指标(珠宝玉石鉴定标准)

怎样看玉石鉴定证书?

证书上面都有编号,去往玉石鉴定的专业机构查询一下就能知道证书是不是真的,如果证书是真的就可以放心了,就算东西是假的质检机构出了错误的证书是要进行赔偿的。

国标上的和田玉鉴定依据如下:

5.2.2 软玉

5.2.2.1 英文名称:nephrite。

5.2.2.2 矿物(岩石)名称:主要矿物为透闪石。

5.2.2.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2(Mg,Fe)5Si8O22(OH)2。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

常见颜色:浅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白色、灰色、黑色。

白色者可称为白玉,深绿、灰绿色可称为青玉,介于白玉 和青玉之间者为青白玉。

光 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解 理:透闪石具两组完全解理,集合体通常不见。

摩氏硬度:6~6.5。

密 度:2.95(+0.15,-0.05)g/cm3。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 色 性:无。

折 射 率:1.606~1.632(+0.009,-0.006),点测法:1.60~1.61。

双折射率:不可测。

紫外荧光:无。

吸收光谱:极少见吸收线,500nm可见有模糊吸收线,优质绿色软玉可在红区有模糊吸收线。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黑色固体包体。

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5.2.2.4 优化处理:

浸 蜡:以无色蜡或石蜡充填表面裂隙。热针可熔,红外光谱可见有机物吸收峰。

染色处理:整体或选择部分进行染色。常染成绿色,染料沿粒隙分布,吸收光谱可见650nm吸收带。

   扩展资料:

鉴定实验室:NGTC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检验中心)是由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是中国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检验中心面向社会提供委托检验服务,承担国家的市场监督检验、仲裁检验、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定、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多项任务。在规范国内珠宝市场,促进珠宝行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专业质检机构。先后通过了国家级的计量认证、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ISO/IEC 17025认可、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审查认可,是国内珠宝玉石检测方面的权威机构。

中心在北京和深圳两地设有一流的实验室。中心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当今国际上先进的检测设备,并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起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怎样鉴别宝玉石鉴定证书的真假

1、看检验机构是否合法。国家对珠宝玉石质量鉴定机构有严格的资格认定,只有通过认定,颁发的鉴定证书才有效。珠宝玉石鉴定证书上经常见到的有cma、cal、cnas三种标志。

cma是检测机构计量认证合格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为合法的检验机构;

cal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具有此标志的机构有 资格作出仲裁检验结论;

cnas是指经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支持国际互认。

以上三个标志任何一个都有效,特别是第一个标记cma,是国家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的基本要求。

2、看检测内容。包括送检商品的名称、颜色、净度、总质量、密度、折射率等项目,在国家认证的珠宝玉石检测机构这些项目检验都非常严格。

3、看鉴定者签名。鉴定证书须两个鉴定师签字确认才有效:一个是鉴定者,另一个是校核者。

4、看印章。严格的应该是钢印,且上面的字体可以清楚辨认。

5、看编号。鉴定证书背面有这个证书的编号,要与实物背面所贴的编号一致。此外,有些证书上有网站查询的或是可以短信查询的编号,如果物品是真品,输入编号则一定可以查询到你所购买的这一款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珠宝鉴定证书

《珠宝玉石 鉴定》标准有哪些技术内容

《珠宝玉石 鉴定》标准的技术内容分为三个方面:术语、鉴定方法、鉴定标准。

术语分为8个方面28条;鉴定方法中共有常规和非常规以及光谱分析鉴定方法14种;鉴定标准有四大类,共105种。标准的正文之后以提示的附录形式列出了附录A:天然宝石索引;附录B:天然玉石索引;附录C:天然有机宝石索引;附录D:人工宝石索引。

珠宝鉴定书上的和田青玉折射率是1,61什么意思?

折射率是珠宝玉石学里的一个概念,属于晶体光学的范畴。

不同的透明或半透明宝石对光的偏折能力不同,偏的越多折射率越大。

有的宝石在不同的方向上对光的偏折能力不一样,有双折射率比如碧玺、红蓝宝石等。

这是一个定量指标,每种宝石的折射率是固定的,再结合其他指标来断定宝石种类。

比如折射率1.54就可以考虑是水晶、玻璃、玛瑙。

点测1.61考虑和田玉,点测1.66考虑翡翠1.64的翡翠就很有可能是B货,等等。

如何判断玉石的品质?

1、水滴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则为伪劣货。

2、舌舔法。舌尖舔真玉有涩感,而假玉则无涩感。最后有条件的应该采用放大镜观看一下,主要是有没有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者次之,裂痕越多,价值越低。

3、看颜色。看自然光下玉的质量模式,大小、类型以及瑕疵。无论是半透明还是不透明,真正的玉石都有温暖的光泽,内部有少量杂质或棉花般的图案;假玉是干燥,灰暗和无光泽,并有气泡。

4、听声音。用一条线挂着玉,用坚硬的物体击打,真实的声音是清脆甜美的,余晖悠扬;假的比较暗淡干燥。

扩展资料:

玉石保养注意事项:

1、保持玉石的清洁,长期与油渍接触会影响玉石的光彩。另外油渍也会随着玉器的纹裂填充,既不好打理也影响美观。

2、避免与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虽然较高,但是大部分的玉石脆性也很高,若是与硬物碰撞很容易造成内部碎裂,影响其价值。

3、保持湿度避免阳光照射,玉石本身含有的水分是在被发现之前长期呆在潮湿之地的结果,若是不注意保湿且受到阳光暴晒很容易失去水分,干裂失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玉器鉴别

该文章由作者:【一杯敬自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