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汉语汉字)

服(拼音:fú、fù)是汉语常用字。服的古字写作“?”,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像以手捕人,本义指降服、使顺从。后来加上“舟”,表示将被驯服的人装船运走,其含义也是使顺从。由本义出发,“服"字又可引申为佩服、信服、从事、致力、担任、使用、适应等义。由使用、适应引申,“服”还被用为饮用或吞服药物等。另外,“服”又指衣服,这实际上是由“服侍”之义假借而来的。因为对于人的躯体来说,服装也是为其服务的一样道具。以上义均读fú。“服”读“fù”音时,用作量词,特指中药的剂量。如:两服药。

服(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服”的古字写作“?”,或作“?”,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跪着的人,右边是一只手,表示一个人用手按使另一个人跪下,让其服从(图1)。甲骨文中“?”字屡见,均用作名词,指俘获的敌方人员。或以为“?”是以手抑其项背令其驯服从事。郭沫若认为是像以手捕人之形,姚孝遂认为是“从又在人后,象以手按跽人之形”。“?”在西周以后就很少单独使用了。“服”字中保留了“?”形,用作声旁。《说文》释“?”为“从又,从卪。卪事之节也”是不对的。

“服”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是会意兼形声字。从舟,从?,?也表声。表示让屈服之人跟着自己上船走(右图)。姚孝遂认为是从盘。?、?当是服字初形。至西周金文从凡多变为从舟,作服。在西周金文和西周文献中服字多用为职务、服事、宾服之义。林洁明认为服字像人奉盘服事之形,还有人认为像使人服务于盘前,皆与许慎《说文》之说一样,比较牵强,与字形结构不符。

至西周早期金文井侯簋(图2)之服字仍然可以看出从凡(盘),至西周康王时的大盂鼎服字才开始讹变为从舟(图3),从此从凡之服字形体消失了。至春秋金文服字(如秦公簋铭文之服字,图4)将原来“又”在跽人形右上的位置移置右下,为秦代古隶(图6)、《说文》小篆(图5)形体所本。秦代古隶、汉代古隶和隶书中服字所从之舟渐已变形,为楷书形体服字所本。总之,服字所从之“月”,商末周初甲骨文、西周金文本为“凡(盘)”,西周早期金文开始讹变为从“舟”,至汉代《说文》小篆形体仍然从“舟”。“舟”形从秦代古隶书开始已变近“月”,为汉代隶书和后代楷书所继承。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xiáng)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习惯,适应:不服水土。

吃(药):内服。

乘,用:服牛乘(chéng)马。

姓。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两服药。

详细释义

【动】

(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舟两旁的夹木)

服从,顺服〖obey;submit(oneself)to〗

敌已服矣。——《吕氏春秋·论威》

以一服八。——《孟子·梁惠王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韩非子·五蠹》

授之政,西土服。——《墨子·尚贤》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服听(服从听命);服低(屈服;低头);服杀(折服;倾倒。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服主(轻易服输的人);服属(顺从归属)

佩服;信服;使信服〖beconvinced;convice〗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议论,十九人皆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服人如何?——《论衡·问孔》

又如:以理服人;心服(衷心信服);悦服(从心里佩服);服众(使众人心服);服善(佩服、顺从别人的长处);不服输

使用〖use〗

诸侯御荼,大夫服笏。——《荀子·大略》

子弟犹归器,衣服裘衾车马,则必献其上,而后敢服用其次也。——《礼记·内则》

从事;致力〖beengagedin〗

以德就利,以官服事。——《墨子·尚贤》

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

肇牵车牛,运服贾。——《书·酒诰》

又如:服田(从事耕作,种田);服官(做官);服贾(从商,作买卖);服劳(服事效劳);服休(侍侯帝王宴息的近臣)

饮用或吞服药物〖take〗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三国志·方伎传》

众人…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红楼梦》。又如:服毒;服饵(服食丹药);服鸩(饮毒酒自杀);服食(服用饮食之物)

担任;承当〖serveas〗

若农服田力穑。——《书·盘庚上》

又如:服劳(服事效劳);服职(供职)

招认,承认,肯定,认可〖admit〗

于是傅付许狱,考验首服。——《三国志·方伎传》

又如:服过(承认自己的过错);服辩(认罪供状);服词(承认罪责之词)

穿着〖puton〗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齐策》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昨望见妇女犹服夹领小袖。——《资治通鉴》

又如:服卉(穿着用絺葛制的衣裳);服孝(带孝。穿孝服);服冕(穿着冕服)

佩带〖wear〗

服太阿之剑。——秦·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服玉(佩玉);服媚(喜爱佩带);服剑(随身佩带的宝剑)

铭记,怀念〖engraveonone’smind;alwaysremember〗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之矣。——《中庸》

又如:服膺(铭记在心)

任用〖appoint〗

忠臣危殆,谗人服矣。——《荀子》

实行;施行〖carryout〗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战国策·燕策一》

又如:服行(施行,实行)

执持〖hold〗。如:服臧(持着脏物)

得〖get〗

明者固能察极,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马王堆汉墓帛书《道原》

使习惯于〖beaccustomedto〗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楚辞·屈原·九章·橘颂》

又如:不服水土

承受〖刑役〗〖serve〗。如:服更(承受;接受)

遵从;遵守〖complywith〗。如:服习(遵循习尚);服善(遵行善道);服礼(遵行礼法);服度(遵守礼法)

通“负”(fù)。负荷;驾驶〖drive〗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易·系辞下》

再鼓,服辇载粟而至。——《淮南子·人间》

又如:服牛乘马(役使牛马驾车);服辂,服舆(驾车);服驯(驾驭车马);服御(驾驶车马)

通“覆”(fù)。遮盖,掩蔽〖overspread;cover〗

道逢辇者,以其辇服其道。——《韩诗外传》

【名】

衣服,服装〖clothes〗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輙羞赧弃去之。——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工作服;服乘(指衣服车马);服养(衣服与食物);服御(指衣服、车马等器物)。又指丧服

会仲孺有服。(有服:有丧服在身。)——《史记·武安侯传》

事情〖thing〗

不学杂服,不能安礼。——《礼记·学记》

服丧〖mourning〗

三年服阙。——《风俗通·十反》

服阙,服全椒长。——《后汉书·刘平传》

又如:服满(服阙。服丧期满);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服除(服丧期满);服假(丧假)

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叫“服”〖twohorsesareplacedinthemiddleoffourfordrivingacarrigeinancienttimes〗

两服上襄。(上襄:指马头昂举。)——《诗·郑风》

通“箙”。盛箭之器〖quiver〗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诗·小雅·采薇》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

又如:服无矢(箭筒内无箭。形容实力不强大)

通“鵩”。鸟名,又名山鴞,古以为不祥之鸟〖akindofbird〗

单于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于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楚人命鴞曰服。

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止于坐隅。——《汉书·贾谊传》

另见fù

服从

fúcóng

〖obey〗∶遵从;顺从

服从命令

〖submit;complywith〗∶屈服于别人的意志或权力

服从外国的法律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服法

fúfǎ

〖obeythelaw〗有罪依法受刑。同伏法

犯罪分子表示认罪服法

服服帖帖

fúfu-tiētiē

〖docile;obedient〗温顺地或谦恭地服从跟随

服软,服软儿

fúruǎn,fúruǎnr

〖admitbeingdefeated;admitone'smistake〗退让,不再对立

稍微一服软,事情要好办得多

服丧

fúsāng

〖beinmourning〗在一定时期内带孝,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服饰

fúshì

〖dressandpersonaladornment〗衣着和装饰

服侍

fúshi

〖waitupon〗∶伺侯;照料

服侍父母

〖care〗∶提供或照应需要或者进行必要的私人照顾(如对病人或儿童)

服侍病人

〖taketo〗∶照管,照顾,关心

那些服侍绅士们的打杂女工

服输

fúshū

〖admitdefeat〗认输,承认失败

服务

fúwù

〖giveserviceto;serve〗履行职务,为大家做事

服务周到

服务行业

fúwùhángyè

〖servicetrades〗为人服务,使人生活上得到方便的各种行业

服务员

fúwùyuán

〖attendant;stewardwaiter〗服侍或照料他人的人

服刑

fúxíng

〖serveasentence;serveone'stermofimprisonment〗经受刑役

因伪造罪而服五年徒刑

服药

fúyào

〖takemedicine〗吃药

服役

fúyì

〖beonactiveservice;enlistinthearmy〗∶服兵役

服役期满

〖docorveelabor〗∶旧时指服苦役,服劳役

服用

fúyòng

〖take;use〗∶穿着服饰,使用物品

服用考究

〖takemedicine〗∶服药

服装

fúzhuāng

〖dress;clothing〗服饰装束

服装设计

服装裁剪

【名】

车厢〖well〗

大车牝服二柯,有参分柯之二。——《考工记·车人》

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周礼·山虞》

负载;负荷〖load〗

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墨子》

〖量词〗——用于称中药剂量。一剂称一服〖dossage〗

定取金丹作几服,能令华表得千年。——北周·庾信《燕歌行》

另见fú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舟部】房六切(fú)

用也。一曰车右騑,所以舟旋。从舟,?声。

?,古文服从人。

【译文】使用。另一义说,车右边的骖马,是用来(向右边)周旋的马。从舟,声?。

?,是古文“服”字,从人。

【注释】?:朱彝尊《说文通训定声》:“舟人,行舟者。”

说文解字注

用也。

关雎笺曰:服,事也。

一曰车右騑所㠯(以)舟旋。

騑毛刻作骑,误。马部曰:騑,骖也,旁马也。古者夹辕曰服马,其旁曰骖马。此析言之。许意谓浑言皆得名服马也。独言右騑者,谓将右旋则必策冣(最)右之马先向右,左旋亦同,举右以晐左也。舟当作周,马之周旋如舟之旋,故其字从舟。

从舟。?声

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古文服,从人。

从舟从人者,凡事如舟之于人冣切用也,凡事皆当如人之操舟也。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服·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3。

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并)房六切,音伏。《说文》作?:用也。一曰车右骑所以舟旋。从舟?声。《五经文字》:石经变舟作月。《易·系辞》:服牛乘马。疏:服用其牛。《诗·郑风》两服上襄。笺:两服,中央夹辕者。疏:马在内两服者,马之上驾也。

又《广韵》:衣服。《易·讼卦》:以讼受服。《书·舜典》:车服以庸。

又慑服也。《易·豫卦》:刑罚清而民服。《书·舜典》:四罪而天下咸服。疏:天下皆服从之。

又五服。《书·益稷》:弼成五服。传: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

又《周官》:六服羣(群)辟。疏:《周礼》九服。此惟言六服者,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故惟举六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九服也。

又行也。《书·说命》:旨哉说乃言惟服。传:美其所言,皆可服行。

又《管子·权修篇》:上身服以先之。注:服,行也。

又职也。《书·旅獒》:无替厥服。传:使无废其职。

又思也。《诗·周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庄子·田子方》:吾服女也甚忘。注:服者,思存之谓也。

又治也。《诗·周南》:服之无斁。笺:服,整也。乃能整治之,无厌倦。

又盛矢器也。《诗·小雅》:象弭鱼服。笺:矢服也。○按:《周礼·夏官·司弓矢》作箙。郑注云:盛矢器也。

又事也。《诗·大雅》:昭哉嗣服。传:服,事也。

又习也。《前汉·鼂(晁)错传》:服其水土。注:服,习也。

又姓。《后汉·服虔传》:服虔,字子慎,河南荥阳人也。

又鸟名。《史记·贾谊传》:楚人命鴞曰服。注:异物志有山鴞,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命之曰服,不能远飞,行不出域。

又《广韵》蒲北切。《集韵》鼻墨切。《正韵》步墨切,竝(并)音仆。匐,或作服。《礼·檀弓》:扶服救之。《释文》又作匍匐。

又《仪礼·士冠礼》: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韵补》服,叶鼻墨切。

又《集韵》扶缶切,音负。《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牝服二柯。注:牝服,长八尺,谓较也。郑司农云:牝服,谓车箱。服读曰负。

又《集韵》弼角切,音雹。啼呼也。

广韵

服事。亦衣服。又行也,习也,用也,整也。亦姓,汉有江夏太守服彻。

该文章由作者:【成败萧何】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