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云(1952年10月——)男,汉族,重庆人,中国共产党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员。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人物简历
1968.11——1972.12 江苏兴化插队知青。
1972.12——1977.05解放军建筑104团重型机械连战士。
1977.05——1978.03 江苏省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人。
1978.03——1982.02 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学生。
1982.02——1983.10 南京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
1983.10——1986.11 南京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6.11——1987.09 南京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校团委代理书记,讲师。
1987.09——1988.06 南京工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1988.06——1990.09 东南大学(更名)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学生处副处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90.09——1991.01 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1991.01——1992.08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党委常委。
1992.08——1998.05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副教授;
1995.09—1997.07 东南大学文学院科技哲学与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
1998.05——1999.06 东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教授。
1999.06——2004.08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委员会主任、研究员(2001.06)。
2004.08——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校务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2002年03月当选为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6年11月当选为中共江苏省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07年06月当选为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东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关于东南大学党委书记的任免决定:因工作调动,胡凌云同志不再担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职务。
2011年1月21日,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2015年9月,胡凌云到龄卸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党建工作
新时期高校的党建工作既是个重点,又是个难点。而在东南大学这所全国重点研究型大学里,党建工作却搞得有声有色,无比鲜活。在高校,党的领导更显得具体实在。东南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胡凌云书记快人快语,迅速切入主题。他说东南大学党委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针,就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坚定不移来展开。一个中心就是把东南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两个坚定不移就是坚定不移地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在坚定不移地走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思想指导下,东南大学成功启动了十五、211工程的9个重大建设项目,建立了985工程二期的11个科技创新平台。同时,该校成功获准建设10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在2002、2004年全国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11个一级学科名列全国前十强,其中6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五名。 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需要有大批高新技术成果作后盾。长期以来,东南大学科研基地在移动通信技术、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已申请和授权数十项国际、数百项国内发明专利,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业化产品。在如何处理好院、系党政关系问题上,胡凌云提出了不争、不包、不推的六字方针
。不争就是不争名利。不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分党委不包揽行政事务,要支持行政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二是分党委书记不能包打天下,要发挥班子的集体作用,调动集体的积极性。不推也有两个含义,一是遇到问题,决不推诿;二是出现空档,决不观望。做好学科带头人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的思想教育,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又一个特点。东南大学师生中有9000多名党员,各类高层次人才中党员的比例最高。他们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学科水平的提高以及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文章由作者:【朱玉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