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2017年,学校成为山东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获批山东省文明校园;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学院始建于1956年,时为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1958年,更名山东交通专科学校;1962年,更名济南交通学院;1970年,更名地方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1973年,更名为山东省交通学校;1980年,更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1988年,更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济南交通专科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有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威海校区、东校区4个校区;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2个本科专业和交通运输、机械2个硕士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4000余人,研究生370余人,在册留学生3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50余人,博士460余人,硕士980余人,研究生导师3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3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个,10余人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
办学历史
1956年2月10日,交通部致函山东省交通厅要求协助筹建学校,并派蔡瑞霖同志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山东省交通厅抽调数名干部参加筹建工作,并租用济南市南大槐树北街裕兴里13号、15号数十间民房作为筹备处办公地点。
1956年8月下旬,学校各机构迁到新校址济南西北郊八里桥北,筹备处撤销。
1958年6月21日,根据中央关于中等专业学校体制下放的指示,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划归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管理;7月8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安排山东省交通厅派专人与学校联系交接;12月,山东省批准成立山东交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航运学校并入。
1963年8月28日,山东省交通厅遵照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学校停办专科,改为中专,改名为济南交通学校,颁发木质印模一枚。
1963年11月13日,济南交通学校改由交通部领导,仍保持济南交通学校名称。
1969年初,交通部再次将学校下放给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邮政局领导。
1970年9月26日,济南交通学校改为地方国营济南卫东机械厂(亦称济南709厂)。其后又移交到济南市接管,由济南市重工局(后改为机械局)和国防工办领导。
1973年4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培训越南实习生的任务交给原济南交通学校。卫东机械厂使用的原济南交通学校的人员、校舍、实习工厂、宿舍、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全部归还,移交给山东省交通邮政局。
1973年5月,恢复学校,改名为山东省交通学校,由山东省交通邮政局主管。
1973年12月,学校代管山东省交通技工学校(1973年山东交通技工学校并入),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78年,学校开办大学本科4年制师资班。
1980年3月,交通部再次将山东省交通学校收回直属领导,并改名为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同年,教育部将学校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面向全国招生。
1984年7月,学校和山东省交通厅协作,开办自费走读、不包分配的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
1987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停止招生。
1988年5月23日,济南交通学校和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合并(1984年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并入),山东省教育厅同意将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暨济南交通职业专科学校升格成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也于2000年相应地发生转变,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在省内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省教育厅和省交通厅共管,以省教育厅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1年9月1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专升本进行考察。专家组认为,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已基本具备了举办本科教育的条件。
200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济南交通专科学校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的通知》,确定学校实行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共管,以山东省教育厅为主的管理体制,中国重汽集团公司参与办学和管理。
2005年7月19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的批复》批准山东省水运学校并入山东交通学院,成立山东交通学院海运学院,同时撤销山东省水运学校建制。
2007年11月,交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共建山东交通学院的意见》。
2009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单位。
2011年,学校成功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领域涉及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船舶电子电气与轮机工程、海洋运输与物流工程、游艇邮轮工程、车船运行安全与节能环保、港航路桥及隧道工程等六个专业方向;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山东交通学院获批成为“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高校;同年,获批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整建制并入山东交通学院。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加入山东省高等学校“长青联盟”。
2020年8月,加入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
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
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6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50余人,博士60余人,硕士980余人,研究生导师3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13人,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20个,10余人入选省部级重点人才工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中,我校全国排名第162名,山东省第9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3名。
省级教学名师:梁志强、戴汝泉
省级教学团队:交通运输教研室、交通土建工程教学团队、涉外工程双语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教学团队、物流管理技术教学团队。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设有19个学院(部),开设62个本科专业。
办学 地点 | 学院 | 层次 | 专业名称 | 科类 | 选科模式 3+3 | 选科模式3+1+2 | ||
首选 | 再选 | |||||||
济南 | 汽车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类 | 车辆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汽车服务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交通运输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车辆工程 | 汽车 | ||||||
汽车服务工程 | 汽车 | |||||||
本科(贯) | 车辆工程(3+4) | 贯通3+4 | ||||||
汽车服务工程(3+4) | 贯通3+4 | |||||||
专升本 | 交通运输 | 专升本 | ||||||
专升本(贯) | 交通运输 | 贯通3+2 | ||||||
车辆工程 | 贯通3+2 | |||||||
济南 | 交通土建工程学院 | 本科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工程管理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测绘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理工 | 化学 | 物理 | 不提 |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工 | 物理/化学/地理 | 物理 | 地理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工程管理 | 土建 | ||||||
专升本 | 工程管理 | 专升本 | ||||||
土木工程 | 专升本 | |||||||
专升本(贯) | 工程管理(3+2) | 贯通3+2 | ||||||
土木工程(3+2) | 贯通3+2 | |||||||
济南 | 工程机械学院 | 本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机械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智能制造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 | |||||||
本科(贯) |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3+4) | 贯通3+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4) | 贯通3+4 | |||||||
专升本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专升本 | ||||||
专升本(贯)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2) | 贯通3+2 | ||||||
机械电子工程(3+2) | 贯通3+2 | |||||||
济南 | 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 本科 | 物流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地理 | 物理 | 不提 | |
交通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安全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专升本(贯) | 物流工程(3+2) | 贯通3+2 | ||||||
济南 |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物联网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机器人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专升本(贯) | 电子信息工程(3+2) | 贯通3+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2) | 贯通3+2 | |||||||
物联网工程(3+2) | 贯通3+2 | |||||||
济南 | 航空学院 | 本科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飞行技术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历史 | 化学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专升本(贯) | 飞行器制造工程(3+2) | 贯通3+2 | ||||||
济南 | 轨道交通学院 | 本科 | 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方向)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化学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自动化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济南 | 理学院 | 本科(校企) | 应用物理学(大数据智能技术方向,校企合作与北京学佳澳公司合作) | 理工 | 物理 | |||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库技术方向,校企合作与北京学佳澳公司合作) | 理工 | 物理 | ||||||
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数据安全方向,校企合作与济南博赛公司合作) | 理工 | 物理 | ||||||
济南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本科 | 市场营销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财务管理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审计学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人力资源管理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本科(校企) | 金融学(校企合作与山东全通网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 文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财务管理 | 财经 | ||||||
专升本 | 金融学 | 专升本 | ||||||
市场营销 | 专升本 | |||||||
济南 | 外国语学院 | 本科 | 英语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俄语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本科(校企) | 俄语(校企合作与山东网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文理 | 不提 | |||||
日语(校企合作与山东网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文理 | 不提 | ||||||
专升本 | 英语 | 专升本 | ||||||
日语 | 专升本 | |||||||
济南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本科 | 产品设计 | 艺术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环境设计 | 艺术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专科 | 空中乘务 | 文理 | 不提 | |||||
济南 | 交通法学院 | 本科 | 法学 | 文史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专升本 | 法学 | 专升本 | ||||||
济南 | 国际教育学院(顿河学院) | 本科(中外) | 电气类(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理工 | 物理 | |||
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双证) | 理工 | 物理/化学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双证) | 理工 | 物理 | ||||||
威海 | 航运学院 | 本科 | 航海技术 | 文理 | 物理/化学 | 物理 | 化学 | |
轮机工程 | 文理 | 物理/化学 | 物理/历史 | 化学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历史 | 化学 | ||||
海事管理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本科(校企) | 航海技术 (校企合作与华光海运公司合作) | 理工 | 物理/化学 | |||||
轮机工程(校企合作与华光海运公司合作) | 文理 | 物理/化学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校企合作与华光海运公司合作) | 文理 | 物理/化学 | ||||||
专升本 | 航海技术 | 专升本 | ||||||
轮机工程 | 专升本 |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专升本 | |||||||
专升本(贯) | 航海技术(3+2) | 贯通3+2 | ||||||
轮机工程(3+2) | 贯通3+2 | |||||||
威海 | 船舶与港口工程学院 | 本科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机械电子工程 | 理工 | 物理 | 物理 | 不提 | ||||
海洋技术 | 理工 | 物理/化学 | 物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 | ||||||
威海 | 国际商学院 | 本科 | 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金融工程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交通管理 | 文理 | 不提 | 物理/历史 | 不提 | ||||
本科(校企) | 电子商务(校企合作与山东网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文理 | 不提 | |||||
本科(春考) | 电子商务(校企合作与山东网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 | 商贸 | ||||||
专升本 | 金融学(航运金融方向) | 专升本 | ||||||
电子商务 | 专升本 |
/n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
山东省级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山东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交通运输、机械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物流工程、市场营销
序号 | 专业名称 | 级别 |
1 | 车辆工程 | 国家级 |
2 | 物流工程 | 国家级 |
3 | 交通工程 | 国家级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国家级 |
5 | 交通运输 | 省级 |
6 | 汽车服务工程 | 省级 |
7 | 土木工程 | 省级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省级 |
9 | 工程管理 | 省级 |
10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省级 |
1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省级 |
12 | 安全工程 | 省级 |
1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省级 |
14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省级 |
15 | 金融学 | 省级 |
16 | 俄语 | 省级 |
17 | 航海技术 | 省级 |
18 | 轮机工程 | 省级 |
19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省级 |
专业群 | 土木工程专业群 | 轮机工程专业群 | 交通运输专业群 | 金融学专业群 | 物流工程专业群 |
专业名称 | 土木工程 | 轮机工程 | 交通运输 | ——————— | 物流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车辆工程 | 交通工程 |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安全工程 | ||
工程管理 | 航海技术 | 汽车服务工程 |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 |
交通土建实验中心 | 工程训练实验中心 | 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证券投资 | 汽车构造 | 汽车发动机原理 | 土木工程材料 |
汽车保险与理赔 | 大学物理实验 | 人力资源管理 | 船舶柴油机 |
船舶电气 | 船舶辅机 | 船舶管理 | 轮机维护与修理 |
工程材料 | 工程机械电控技术 | 工程机械构造 | 工程机械检测与维修 |
液压传动 | 工程索赔 | 工程项目管理 |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 |
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 | Java程序设计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软件规范(日语) |
数据结构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有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2018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该校10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本科教学成果9项获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研究生教育成果1项(一等奖)。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基于市场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 | 陈松岩 | 特等奖 |
创新创业教育引领的电气电子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与实践 | 潘为刚 | 一等奖 |
面向学生成长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 | 肖海荣 | 一等奖 |
强化工程能力提升的硕士研究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于利民 | 一等奖 |
“对接产业链”和“培养卓越人才”双驱动的汽车类专业群建设与改革 | 赵长利 | 二等奖 |
对接执业能力提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交通土建类专业为例 | 王保群 | 二等奖 |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高等数学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黄玉娟 | 二等奖 |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张广渊 | 二等奖 |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原所佳 | 二等奖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改革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 | 马强 | 二等奖 |
学校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研究平台32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1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8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
科研成果
“十三五”以来,主持纵向课题670余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超过5.1亿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E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30余篇;获授权专利1500余项。五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n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n《山东交通学院学报》设有专家论坛、交通科技、交通经济、交通发展等专栏;2000、200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完全专科委员会三优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报三等奖;《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中荣获执行优秀期刊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馆藏资源/n据2019年10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为291.1万册,生均140.6册;其中纸质图书总量171.4万册,生均82.8册;电子书119.7万册,生均58册;中外文数据库38个。
校企合作/n截至2019年9月,学校与临沂市人民政府合作在临沂市成立了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山东交通学院临沂研究院”,与威海市南海新区管委会合作成立了“威海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与山东省乾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成立了“山东省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建有山东交通学院海外分校“中俄交通教育学院”,在泰国孔敬省建立“山东交通-孔敬学院”。
国际交流
截至2021年6月,山东交通学院与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50个国家的近1000名留学生。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与俄罗斯顿河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设山东省第一家非独立法人中俄合作办学机构——顿河学院,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交通大学联合开设交通类海外分校——中俄交通教育学院。
文化传统
校徽
1、采用圆形适合样式,以“交”字的篆书为主要设计元素,上部为学院英文名称“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下部为学院中文名称“山东交通学院”,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
2、篆书外形设计为战力的蓄势待发的“人”,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地、人”之寓意,下方为一个“U”形,寓大地和航船。人形相交于“U”形意为脚踏实地、顶天立地;航船的意思为厚德载物。
3、图案亦象征四通八达之道路,突出交通特点与学校特色。
校旗
山东交通学院校旗图案由校标和校名组成。
校训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n山东交通学院校训“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选自中国古代著名经典《大学》,其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n“古之于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校风
严、尊、勤、全
严:严格管理,严谨治学
尊:尊敬师长,尊重学生
勤:勤奋好学,勤奋工作
全:全面育人,全面发展
校风“严、尊、勤、全”是由山东交通学院已故第一任校长蔡瑞霖先生于1956年提出。
校歌
《山东交通学院校歌》
齐鲁大地(殷切的教导),黄河之滨(亲切的叮咛),激荡着我们的歌声(描绘着理想的人生),温馨的校园(科学的海洋)化雨的春风(智慧的高峰),滋润着交院人心灵(呼唤着交院人攀登)。交院人从这里诞生,交院人从这里踏上征程,我们走向社会,我们奔向未来,为了交通的振兴,为了祖国昌盛。/t/n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委员、党委书记 | 王焕斌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陈松岩 |
党委副书记 | 李贞涛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山东交通学院监察专员 | 刘世杰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曲同军、姜华平、来逢波、张化祥 |
副院长 | 赵德健 |
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 | 田杰昌 |
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统战部部长 | 王晨晖 |
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 | 周颜玲 |
参考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冯晋祥 | 山东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 | 蔡先金 | 聊城大学校长 |
尹光庆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纪委书记 | 单志强 | 山东省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 |
韩忠吉 | 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党委书记 | 李 军 |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院长 |
路 康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巡视员 | 李洪修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局长 |
刘福臣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局长 | 杨永顺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原副局长 |
胡培合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副局长 | 徐大义 | 山东省体育总会副主席 |
郭长路 | 山东省交通科研所所长 | 姜振亭 | 山东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 |
曹茂坤 |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董事长 | 吴宗昌 | 山东省交通运输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
艾贻忠 | 山东高速集团总工程师 | 卢晓栋 | 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
姜言泉 | 山东高速集团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杜绪德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处长 |
刘胜凯 | 济南市房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 薛兴海 |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
赵兴书 | 青岛市水利局局长 | 宋淑启 | 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 |
朱新民 | 东营市公共交通汽车公司总经理 | 李继峰 | 山东省公路检测中心主任 |
王玉泉 | 泰安市交通局副局长、公路局局长 | 孙献国 | 滨州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
马华月 | 菏泽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 | 张茂彦 | 日照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员办公室主任 |
蔡同民 | 聊城市市委常委、机关工委书记 | 高 一 | 枣庄市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
王立勇 |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王伯之 | 济南重工集团董事长、民革济南市委主委 |
周 昆 | 山东远通汽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王世庆 |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永利 | 山东立明伟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 王晓宏 | 中交北方公司副总经理兼纪委书记 |
李树朋 | 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井绪红 | 聊城交运集团党委成员、常务副总经理 |
滑桂林 | 天津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学其 | 中远天津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李志刚 | 山西太原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 | 羊笑冬 | 南京市公路建设处副书记 |
王希仁 |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 陈精彩 | 四川公信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
任志国 | 西藏汽车工业贸易鸿瑞总公司经理 | 徐 卫 | 长安大学武装部部长 |
魏俊峰 | 甘肃省武威市金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 曹 彪 | 新疆江南路桥公司总经理 |
齐海滨 | 国家第二批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 | 刘卫峰 | 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该文章由作者:【碓氷拓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