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北京的通州、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地区皆被称为“睡城”。
介绍
第一代卫星城就是睡城,第二代卫星城是在第一代卫星城的睡城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的设施,各种配套的建设,第三代就是引进一些产业,让它有一定的支柱的平衡。第四代的卫星城就是现在西方一些新设计的最新的卫星城,所谓叫新都市主义,或者叫新区域主义的卫星城。它们基本上都是摆脱了中心城市控制的具有单独的城市功能的这样的新城。
但是也有另类睡城,有的中小城市将其生产功能外迁至周边的开发区,而在中心城区大力兴建居住社区,进而形成另类睡城。即中心城区为居住区,周边地区为生产区。居民晚上回城睡觉,白天出城上班。这种睡城的形成是房地产过热、投机盛行的产物。在这种形势下,生产企业外迁可以获得土地差收入,而在中心城区购房者则因期望中心城区的房产升值潜力大而纷纷购买,进而导致了这类睡城的形成。山东德州市的德城区即已成为这种睡城。
北京区域
尽管北京的卫星城规划早已有之,但却一向发展缓慢。比较成功的卫星城也就北京东边的通州、河北三河的燕郊以及北边的天通苑和回龙观。不过,这几个卫星城的成功是建立在房地产的开发和炒作之上,并非一种健康意义的卫星城,因而成为“睡城”,而“睡城”大都在五环甚至六环左右。
特点
通州
根据统计,目前(2010年)八通线日客流量在25万人次左右。2000年,通州常住人口为67万,2010年上半年约有110万。与这组数字对应的是,八通线从最早的每10分钟一趟车,到后来5分钟一趟,现在间隔更是缩短到了不足4分钟,高峰时段,车次由22次增加到29次,却依然无法跟上乘客数量的增长步伐。
2008年以来,通州地区发展会议否决了通州新城在核心区修建多座住宅建筑的方案,以避免使该地区成为众人口中的“睡城”(通州睡觉,市里生活)的现象。今后,通州将不再甘心做“新区”,而要成为Tongzhou new town(通州新城)。
望京
望京堪称“睡城”老大哥的根本还在于其“显赫”的出身:早年,位于五元桥周遭的望京建筑更多是各部委的“自留地”,导致了横七竖八的楼房、道路等基础设施规划,正南正北、横平竖直的都属少见。
后来,随着韩国留学生及韩国在华务工人员望京购房的不断增多,这里开始逐步形成一个颇有特色的“韩国城”。甚至连北京保姆的薪资水平,都因望京韩民社区保姆收入的高企而被拉动。
现在的望京,服务业相对发达。随着望京商务中心区的规划实施及进展,望京志在谋求国贸东北处新型CBD,渴望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入住,并进而摇身变为北京第一个“次中心”卫星城。
回龙观
位置上,回龙观和望京分居北京五环路外的西、东两侧;规划面积上,两者几近相同;入住人口上,跟“洋味”大哥不同,回龙观聚集的主要是以大学毕业为主的“北漂们”。
随着回龙观居民的不断增加,吃饭、就医,尤其是交通——这可是进城工作赚钱养家的头等大事,都成了这里的挠头难题。
出行交通:北京13号线地铁
天通苑
作为京城首批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始建于1999年的天通苑小区,规划只有520万平方米,比望京、回龙观小不说,位置上也夹在两者中间。但天通苑既没有左右逢源,风格上也更讲究淳朴实在,既不“刺头儿”,也没啥珠光宝气。
前几年,天通苑是个让所有的士司机谈之色变的地名,只要你傍晚打车说去那儿,多半会被拒载。原因很简单,天通苑堵车非常厉害。但随时北京地铁五号线的开通,天通苑地区的交通有所缓解。
乘坐纵贯北京的地铁5号线一直向北,最末端的三个站名全部带有“天通苑”字样。在通勤时段,随便选一个站下车,走出地铁,映入眼帘的永远是一幅城里见不到的壮观景象:成群结队的黑车、残摩,同样成群结队的无证商贩,以及他们不远处,带着无可奈何表情的城管们。
沿着小区内的道路继续向深处走去,是铺天盖地的数百座居民楼。它们虽然有高有矮,但看起来全部长得一样。因为实在太多,它们被划为“东三区”、“北二区”等不同的组团,这些极其没有特色的名字,即便对于小区的居民来说也是巨大的困扰,一不小心就会迷路。
傍晚,每个组团的门口都有灯火闪烁,直到夜深。那里是成群的烤羊肉串者和享受麻辣烫的人们,当然,几乎全都是无照经营。漂亮的人行道上由于长期藏污纳垢,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黑色污渍。小贩们把串好的蔬菜和肉块藏在路边的垃圾桶里,以备城管来时可以迅速转移。
夜深了。路边停满了候鸟们的归巢的车辆——小区内的露天停车位永远不够,而地下停车位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太贵了。车辆的主人们累了一天,很多人早早就进入了梦乡。事实上,这里除了睡觉,并没有太多的其他娱乐,最近的正规一点的练歌房位于6公里外的亚运村,而即便是小区门口的万达电影院,离住在小区深处的居民也太远了,足足有3公里以上,在深夜看完打折时段的电影,打车回家是一笔额外的负担。
网友gogotutu的酒吧经过一年的惨淡经营最终关张。“无论在环境上和交通上做多大努力,都改变不了天通苑居民需要每天跋涉去城里上班的事实。”gogotutu说,“很多人路上累得不行,回家9点就睡觉,请他去饭馆白吃饭都不去。在一个睡城,你能做什么生意?”
群体特征
上班族,住在“睡城”里的人,几乎100%都要上班。
住在“睡城”的上班族,一般都是赶海者,每天都要走长征路,黑眼圈、满脸倦容,这是现代上班族的经典“造型”。
其中很多人都是睡眠不足。上班路太漫长,人的生活质量都大受影响。
睡城-专家说法
中国社科院城市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规划室主任李红玉表示,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上班耗时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世界性的大都市中,上班耗时取决于城市的主体功能性。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疏解的功能十分强大,那疏解通勤压力的可能性就非常小。比如纽约,其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功能性无法完全疏解,因此,这些城市的上班耗时都完全有可能超过“52分钟”。
李红玉认为,“一些服务业和很多政府办公功能区,应分散布局,形成一些城市功能组团,各组团有一定的间隔,每个组团既有就业,也有居住,这样,整个城市的通勤效率会提高很多。”
12个省会城市拟建55个新城新区,其中一个城市就要建13个,“空城”、“睡城”、“死城”等现象频现……记者从19日在上海(楼盘)召开的中国新城新区发展论坛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日前调查显示,90%的地级市正在规划新城新区,部分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建成区的7.8倍。
国外经验
类似北京的圈层式城市发展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时期,也多有出现。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在20世纪的前半期,都曾出现过单中心、高度密集的状况,后来这些城市重新规划发展模式,在城市周围建卫星城,各自担负一些城市功能。
1965年,根据《城市规划和地区整治战略规划》,巴黎提出要建5座新城,不脱离巴黎,又与市区互为补充,构成统一的城市体系。新城极力寻求就业、住宅和人口之间的平衡,不搞卧城和单一的工业城市,文化、商业和娱乐等设施被安排在新城中心区,使得新城居民能在工作、生活和文化娱乐方面,享有与巴黎老城同等的水平。
世界上一些成熟的卫星城特别强调卫星城要具备居住、工作、休憩、交通四大功能,同时还要求应从人的需求出发点来建设卫星城。
同名小说
基本资料
作者:雅鲁
责任编辑:张玉太
装帧设计:蒋宏
出版发行:作家出版社
开本:640×960 1/16
字数:240千
印数:001-10000
作者自述
雅鲁系笔名,男性,原名刘志军。出生于松嫩平原雅鲁河畔,正逢饥年,靠玉米糊侥幸存活。十年寒窗以“文化革命”,青春岁月欲说还休。十五岁时发表快板书《老来红》。
爱读杂书,曾窥医易。喜欢儒家的仁爱、中庸及道家的清净无为。平生敬畏讲演家、表演家、官宦、商贾等非我书生族类。三十年文学梦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好味难与人言。
目录
序 让雅与俗牵牵手,如何?
第一章 草医
第二章 浪子
第三章 风情
第四章 红衫
第五章 冷眼
第六章 美甲
第七章 雅士
第八章 醉枣
第九章 尾声
该文章由作者:【半透明的墙】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