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jingPolytechnicCollege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煤炭工业学校,1994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正式改制更名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学校隶属关系由原煤炭部主管调整为北京市主管,2007年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5年成为首批试点北京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截至2019年,学校占地面积240120平方米,建筑面积237981平方米,设有7个教学院部,现有4个专业群,28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163人,教职工558人。
办学历史
1956年,北京煤田地质学校创建。
1960年,北京煤田地质学校更名为北京煤矿学校。
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
1983年,北京煤矿学校更名为北京煤炭工业学校。
1991年,学校荣获“全国能源系统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评估学校再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
1994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在学校试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荣获“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999年8月,北京煤炭工业学校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校名由“北京煤炭工业学校”改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学校隶属关系由原煤炭部主管调整为北京市主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
2002年,学校被财政部、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
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八所优秀院校之一。
200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2007年,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成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百所重点高职院校之一。
2008年,学校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院校。
2010年7月,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验收。
2012年,学校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5年,学校被北京市确定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三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
2016年8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0月,被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通过。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1月,学校设有7个教学院部: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开设27个高职专业。
专业设置
院系 | 专业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 |
文法与管理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安全技术与管理、电子商务、空中乘务、法律文秘、市场营销、法律事务、旅游管理 |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 工程造价、无人机应用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首饰设计与工艺、市政工程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499人,任课教师总数达到418人,其中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14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6名;有教育部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全国和北京市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11人;有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0个;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全国和北京市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专家5人。任课专任教师273人。在专任教师中,3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7%,149人有具有副高级职称,占比30%。已获博士学位有26人(7.2%),已获硕士学位为281人(77.7%)。
国家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自动生产线课程教学团队 | 冯海明 | 2009 |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刘业辉 | 2010 |
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
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刘业辉 | 2009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牛小铁 | — |
自动生产线课程教学团队 | 冯海明 | 2009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王怀群 | 2007 |
职业基本素养教学团队 | 刘兰明 | 2010 |
教学名师:
类别 | 姓名 | |
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牛小铁 | |
全国优秀教师 | 冯海明 | |
北京市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刘兰明 | 冯海明 |
贾书申 | 张春芝 | |
张亚英 | 朱元忠 | |
王芳 | — |
教学建设
逆向工程专业实训
截至2016年1月,学院有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北京市重点专业7个,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北京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北京市重点示范专业1个,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北京市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市级精品课程14门;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二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筑工程技术、数控加工技术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北京市示范性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程测量技术。
重点专业:
类别 | 专业 | ||
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安全技术管理 | 工程测量技术 |
建筑工程技术 | 通信技术 | — | |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 工程造价 | 工程测量技术 | 法律文秘(速录) |
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机电技术应用 | — |
北京市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工程测量技术 | 通信技术 | — |
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 工程测量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北京市级重点专业 | 工程测量技术 | 电气化技术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数控技术 | — | — | |
北京市重点示范专业 | 建筑工程技术 | — | — |
资料来源:备注:北京市级重点专业内容不全,故列举部分 |
精品课程:
类别 | 课程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统计学基础 | 建筑施工技术 |
CNC雕刻加工 | 市场调查与分析 | |
公共体育 | 法庭速录 |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建筑施工技术 | 法庭速录 |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 建筑施工技术 | 单片机控制技术 |
地形测量 | 机械技术 | |
单片机控制技术 | 光纤通信技术 | |
建筑工程预算实操 | — |
教学成果:
名称 | 时间 | 类别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2013年 | 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
法律文秘(速录)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 2013年 | 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16年1月,学校数控专业与德国Steibichler公司、DMG(中国)、北京三维天下、泰尔时代、北京精雕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逆向与3D打印服务中心、多轴与高速加工服务中心,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原始数据采集和三维建模提供技术服务;承接哈飞汽车有限公司的“NV200”汽车整车数据采集与建模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建5个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实现工学交替;与订单企业合作共建216家校外实践基地。
国际交流
2015年,学校与中国(境)外4所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接待了到访的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技术学院、新加坡工艺教育局、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等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共7批次。共有20名学生赴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台湾南台科技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共从9个国家聘请外教12名。2010年,机电专业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展IHK机电一体化师培训项目;2014年汽车专业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教育部合作办学,引入德国“胡格模式”,培养国际化高水平汽车人才。
院校 | 时间 | 院校 |
美国西藤山大学 | 2005.05.17 | 美国秀岚社区学院 |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理工学院 | 2010.10.14 | 美国东西大学 |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 | 2010.11.03 | 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 |
墨尔本堪培门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 2013.01.08 | 澳大利亚西悉尼学院 |
英国贝尔法斯特城市学院 | 2008.10.28 | 英国沃莎学院 |
马来西亚吉隆坡基建大学 | 2006.04.27 | 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 |
法国尚贝里高等商业学院 | 2009.03.09 | 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 |
台湾建国科技大学 | 2011.11.24 | 韩国大邱未来学校 |
日本国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 | 2012.02.13 | 德国埃尔福特手工业行会 |
韩国东国大学 | 2014.05.13 | 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 |
台湾环球科技大学 | 2015.03.09 | 台湾南台科技大学 |
韩国济州观光大学 | 2015.05 | 澳大利亚昆士兰TAFE 技术学院 |
学院荣誉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2001年-2012年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2002年和2006年两次被评为“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被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院校;2011年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获教育部2011-2012年度全国高校就业五十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1月,学校入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21年7月,该校“城市智能设备技术应用与智慧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办学理念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善技创新”办学传统,坚持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促进开放融合,推动学校内涵、特色、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办学定位
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服务国家和北京重大发展战略,面向首都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领域,坚持“高端化、精品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城教融合,完善育训融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力和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高等职业学院。
校园环境
文法与管理学院/t田径场/t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及浮雕墙/t综合学训一体楼/t校园红叶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校级研究所,1个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校级研究所:北京市电气安全研究所
市属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煤矿灾害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共开发新产品23种,有19种已经投产,5种产品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取得技术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0项。
2014年,学校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取得专利7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设计1项;取得软件著作权8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22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64篇,被SCI检索的1篇,被EI检索的有9篇,被EI和ISTP双检索的论文有3篇;结题一般课题34项,除研究报告外,有软件9套,产品、样机10件,图纸2份,专利1个,公开发表论文34篇。
2015年,学校完成研究报告70份;公开发表论文61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
研究项目 | 获奖类别 | 备注 |
复杂条件下掘进工作面综合物探关键勘查技术研究 | 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与川煤集团合作完成 |
建设工程模版支撑体系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 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 —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11年10月,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馆藏中外文图书70万余册,电子图书82万余册,期刊650多种,数字资源数据库45个,IC中心藏有与相应学科和专业课程相匹配的专业报、刊、科技图书、工具书等文献,资源中心配备了刀片等各类服务器26台、磁盘存储空间达到70T,建设了先进的机房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机房设备的运行实行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图书馆主页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了各类数字资源服务超链,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视频等各种数据库,24小时全天候向读者开放。
学术期刊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等荣誉。2014年12月,学报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学术期刊认定。2015年4月,进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武大版)(2015-2016)核心期刊行列。
文化传统
校训
厚德博学,善技创新
释义:“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舒展,君子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成就事业)。“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就是要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上,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雕塑–擎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实这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从“博学”到“笃行”,主要是用来勉励莘莘学子的。学子们要在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宽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涉猎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其产品往往是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这要求产品生产的直接实施者和组织者,具有与工程型人才不同的宽泛的知识面。
雕塑–学与训
“善技”:即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擅长技术应用,同时,由于其是产品的直接组织者和计划的直接实施者,因此,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特长,适应技术发展的知识更新和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是学院毕业生的重要特色。
“创新”: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开拓创新是从业人员履行职责、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艰苦创业,更要有创新精神。
校徽
释义: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共有三部分组成:一是由两个蓝色的圆环。其内环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本着“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齐心协力,共建示范性的高职院校;而外环则代表学院与世界各国广泛交流,并日趋走向国际化,力争将学院办成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二是学院的中英文校名及建校时间。它不仅表明学院已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且并将迎来灿烂的明天。三是内环中的图形部分。它由“工业”二字有机组合构成。其高耸向上的挺立意境,展现学院业有所成、学用并举、积极奋发的校风;“工”字则似一轮腾升而起的旭日,蕴含学院创新未来、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整个设计色彩鲜明,构图简洁,寓意明晰,它不仅符合学院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而且也与学院脚踏实地、做事果断的风格相吻合。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高喜军 |
党委副书记 | 安江英、魏晓东 |
党委常委 | 周燕、刘兰明、王希忠、冯海明、张萌萌、谢光辉 |
纪委书记 | 张萌萌 |
工会主席 | 王希忠 |
院长 | 安江英 |
副院长 | 周燕、刘兰明、王希忠、冯海明、 |
院长助理 | 谢光辉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魏镜如 | 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 1956–1958 |
董永福 | 党委书记 | 1958–1960 |
兼任校长 | 1959–1960 | |
李光远 | 校长 | 1957.12–1959.2 |
路直卿 | 党委书记 | 1960.5–1967.6 |
鲁延 | 校长 | 1960–1979 |
兼党委书记 | 1973–1978 | |
孙炳海 | 党委副书记、书记 | 1974.6–1983.4 |
王立德 | 代理校长 | 1980.4–1981.10 |
张凤桐 | 校长 | 1981.10–1983.3 |
党委书记 | 1983.3–1985.5 | |
安国卿 | 校长 | 1983.3–1989.3 |
沈保生 | 党委书记 | 1983.3–1989.3 |
兼任校长 | 1989.4–1996.1 | |
刘爱菊 | 党委书记 | 1995.12–2007.4 |
李振华 | 校长 | 1996.1–2003.11 |
马平 | 党委书记 | 2007.4–2012.2 |
该文章由作者:【季惟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