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是每周星期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讲话,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国旗下讲话是2005年教育部率先提出的建设性的要求,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简介
国旗下讲话是每周星期一或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中升国旗仪式后进行的讲话,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国旗下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来
国旗下讲话是2005年教育部率先提出的建设性的要求,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意义
首先,是它的庄严性。国旗随着雄壮的国歌在校园中冉冉升起,整个校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尚情感,引起学生深度的思考。
其次,是它的及时性。可以结合最新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和全校学生中最近出现的典型事例,大大加强德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三,是教育主体的群体性。全校师生,聚集在一起,无论是欢呼、感慨、喜悦、悲愤,都让学生感受到同时代人思想和情绪的共振。
第四,是充分发挥讲演的魅力和战斗力。能把语言艺术的优点充分发挥,实现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现场交流互动。精彩的讲话甚至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而国旗下的讲话不仅是一次精彩讲话而是系列深刻而精彩的讲话,应列入学校德育课程之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
1、学校的管理、治安、教育等方面。由学校老师,同学代表或领导发言。
2、学生发言多为激励性的内容,贴切学生老师生活。
3、以各种有教育意义或者纪念意义的节日或灾难为话题。
案例
老师们,同学们:
欢迎你们返回学校,开启了新学期的航程!新,总是让人心潮澎湃。去年,我们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今年,我们的祖国又将迎来她70岁的华诞。此时,在庄严的国旗下,我向前,看见了未来,你们,百年附中青春灿烂的学子们,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你们成为了百年共和国大江大河的中流砥柱。
这一刻,群星闪耀;这一切,值得努力。
你们也许会问,难道我们还不够努力吗?哪一位不是经历千军万马,才站在这个操场上。同学们,有一个成绩,得一个名次,是要努力,但这只是努力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物理学已经告诉我们,“力”具有矢量性,不仅有大小,“力”还是有方向的。我们的努力除了有大小和多少外,还需要有方向,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究竟为什么而学习,这是必须常常需要问自己的。
该文章由作者:【方校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