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丹(东南亚著名水果)

红毛丹(学名:Nephelium lappaceum),为东南亚原产之无患子科大型热带果树,马来文称之“rambutan”,意为“毛茸茸之物”。又名毛荔枝,原产马来西亚,属无患子料韶子属,有36个种,系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是东南亚著名水果之一。红毛丹是热带多年生常绿乔木植物,也是著名的热带水果,在中国能适合种植的地方不多,属珍稀水果。

红毛丹(东南亚著名水果)

简介

红毛丹,又名毛荔枝,属无患子料韶子属,有36个种,系热带多年生常绿果树,是东南亚著名水果之一。果肉爽滑,甜酸适口,除鲜食外,还可制果干、果酱和酿酒。植株美观,木材坚硬,也是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原产马来半岛。现斯里兰卡、印度至夏威夷的广阔热带地区都有栽培,以东南亚各国栽培较多。20世纪初引入中国台湾省和海南省栽培。

红毛丹雌雄同株或异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每年可开花结果2次:2~4月开花的,6~8月收果;6~8月开花的,10~12月收果。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果皮有肉质刺,色红、黄或粉红。果肉乳白色,半透明。种子1枚,与果肉分离或不分离(以分离者为佳)。适于高温潮湿的环境。气温降至8℃时叶片和嫩枝受害;低于5℃时大多枝枯叶落。

东南亚各国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多在26℃以上,且雨量分布均匀,适于种植。土壤以肥沃疏松为宜。实生苗变异大,多用嫁接或空中压条繁殖。中国一般在5~6月定植,使苗木形成发达的根系,以利越冬、抗旱。植距8~9米,苗期要有60%的荫蔽。冬季气温降至10℃以下时,要注意防寒。苗期施肥以氮肥为主,结果树在花前和收果后以施氮、钾肥为主。嫁接苗植后3~5年结果,9年后进入盛产期。

形态特征

生活型

常绿乔木;

高10余米;小枝圆柱形,有皱纹,灰褐色,仅嫩部被锈色微柔毛;

叶连柄长15-45厘米,叶轴稍粗壮,干时有皱纹;小叶2或3对,很少1或4对,薄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8厘米,宽4-7.5厘米,顶端钝或微圆,有时近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7-9对,干时褐红色,仅在背面凸起,网状小脉略呈蜂巢状,干时两面可见;小叶柄长约5毫米;

花序常多分枝,与叶近等长或更长,被锈色短绒毛;花梗短;萼革质,长约2毫米,裂片卵形,被绒毛;无花瓣;雄蕊长约3毫米;

果阔椭圆形,红黄色,连刺长约5厘米,宽约4.5厘米,刺长约1厘米;

生长习性

它喜欢高温多湿,没有风害,低海拔的山地环境。年平均温度在24摄氏度以上,最冷月的温度要高于17摄氏度适合红毛丹的生长发育。红毛丹幼苗期不耐旱,需要适当增加水分管理。果实生育期最需要水。所以要求栽培地的年降雨量在1800毫米以上。

土壤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排水和通气良好为好。土壤pH值在4.5~6.5之间。以冲积土为最佳,冲积土指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一般成土时间较短,发育层次不明显,土壤肥力较高。成龄树生长缓慢,一年抽生新梢3-4次。每年2月至4月开花,6月至8月为果实成熟采摘季节。喜生长在热带地区。

地理分布

原产于马来半岛。东南亚各国,如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有生产,美国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也有栽培。泰国红毛丹有“果王”之称。中国的台湾、海南有种植,云南西双版纳有野生红毛丹。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红毛丹可用实生繁殖和无性繁殖。实生繁殖虽然是选种的一个手段,但结果迟、产量差异大、品质变异大。同时,红毛丹实生树又是雌雄异株果树,雄性植株比例达34.2%,因此,不利于果树良种区域化。生产上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其中有嫁接法和空中压条两种。

沙床播种催芽:砧木苗的培育分为催芽和苗床培育两个阶段。先催芽,再移栽到苗床,生长快而整齐,生产上普遍采用这种方法。催芽最好在6月上旬,采用丰产性好的保研5号种子。

选种:这时红毛丹采收了第一批红熟的果实,吃完果肉后留下的种子用来播种。第一批果实品质好,营养最充分,种子质量高。种子还要经过筛选,去掉哪些不饱满的,有斑点的种子,因为它们不能发芽,或者出芽率低。

洗种:选种之后要洗种,也就是在清水中,人工搓洗干净种子上的糖分。残留在种子上的果肉一定要搓掉,因为残留的果肉和糖分,容易引起马蚁或者其他地下害虫的兴趣,招引它们啃食种子和幼芽。以洗干净为准。一般要换水搓洗2-3遍。

做沙床:沙床建在房前屋后的土地上,有遮阴的地方为好。要选用粗河沙,因为河沙有利于出芽。沙床的大小根据催芽种子的多少而定。苗床走向根据地势确定,以利于排水为宜。地下水位高的要起高垅,以免烂种。沙床15-20厘米高就够了,因为种子的根须较长。宽1.2米就可以了,这样方便管理。平整了沙床就可以播种子了。

催芽:种子催芽在晴天和雨天都可以进行。芽眼朝下,摆放在沙床上再按紧压实。这样方便了出芽,出芽也快。不要重叠,种子间稍留一定间隔,播种整齐,出芽也整齐。播种完了,在上面铺一层2厘米厚的面沙,保湿增温。面沙上复盖上遮阳网,避免强光,可以保湿,有利于种子发芽。隔着遮阳网淋一次水,这次淋水将沙床淋透。等到水气稍干时,用80.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稀液,给沙床喷药一次,可以杀灭蚂蚁,或者其它地下害虫,也可以预防它们啃食和危害种子。

沙床管理:催芽时间大致15-20天。这期间要经常保持沙床湿润,过干过湿都不利于发芽,晴天时,每天淋水1-2次,早上和傍晚各淋一次。以湿润为准。遇到雨天要注意排水,以免烂种。大约播种催芽5天后胚芽萌动。10天之后,沙床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的杂草,需要人工拔除。当种芽长到5-10厘米,第一对心叶未张开前,就要及时准备育苗床,准备移芽。

水肥管理

红毛丹砧木苗7月上中旬移栽到营养袋里,生长到第二年2-4月份可以嫁接,其间需要在苗圃地培育半年的时间。

管理上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在移栽幼芽后第一个月,需要每天定时淋1次水,以湿润为度,见土面干就淋水。

第二个月,小苗抽出第一蓬新叶,给营养袋除草,在行间进行松土。除草时防止伤根。在肥料方面每个月薄施一次水肥。加入所含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稀释成10倍水液淋浇苗株。这种复合肥三种养分配比均衡,有利于红毛丹平衡吸收。每亩苗圃地的用肥量5-7千克就够了。

见叶片生长旺盛了,在第二个月末开始,每月追施1次尿素,方法上采用点施,每个营养袋点施4-6粒就可以。这样计算下来,每亩苗圃地大约需要尿素5千克左右。

第三个月到第五个月,砧木苗生长到50-70厘米高了。行间的杂草长得也快,注意除草。硫酸钾复合肥水肥的用量增加到每亩苗地15-20千克。

病虫防治

红毛丹小苗期主要有毒蛾危害叶片。如果虫量少,采用人工杀灭最好。如果危害面积较大,可以选用38%的甲维盐.辛乳油800-1500倍液,作为杀虫剂,喷洒一次就可见效。甲维盐.辛乳油渗透和触杀能力强,喷药后,快速引起害虫的极度兴奋和麻痹,导致害虫神经快速阻断而死亡,杀虫彻底。南方雨水多,选用乳油耐雨水冲刷。喷药间隔一周进入安全期,人畜触碰都不受影响。

海南红毛丹的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藻斑病和霜霉病,以及虫害黑尾舟蛾、褐边绿刺蛾等。

食用指南

选购保存

看似红色小刺猬的红毛丹在每年的6-8月为果实成熟采摘季节。

马来语的名字叫rambutan,中文直译是“头发结的果子”。由于红毛丹在中国只有海南少数分布,主要依赖东南亚的进口,储存运输的周期比较长,而本身的保鲜能力又比较差。

选购技巧

红毛丹的果实呈球形或卵形,果皮表面有龟甲纹、并具一凹沟,内藏种子,熟果的颜色呈鲜红色或略带黄色。在选购红毛丹时同荔枝一样,要看其外表是否美观,皮色是否鲜红,外表新鲜的果实,品质口感自然鲜美。以呆皮表面柔毛红中带绿的果实品质最佳。选购时应挑软刺细长新鲜,果体外表无黑斑、果粒大且匀称,皮薄而肉厚者便是上品。

贮存

红毛丹要即买即食,不宜久藏,在常温下经3天即变色生斑。若量多过剩时,可密封于塑胶袋中,放冰箱冷藏,约可保鲜10天左右。因红毛丹果实长满软刺,最易藏污纳垢,故一定要仔细清洗干净,并用纸巾拭干或晾干,再行剥皮取食,才不会污染到果肉。

食用方法

红毛丹通常可新鲜食用,在西式烹饪中,红毛丹和荔枝可互相代替。红毛丹可以做水果沙拉,也可以跟冰激凌搭配食用,还可以同多种蔬菜和肉类一块儿烹饪。

海南红毛丹的吃法:红毛丹就像长毛的荔枝。吃法和荔枝也很像,果肉也很像。吃红毛丹要用牙慢慢轻轻地一层一层咬,如果心急大力那就会核散膜碎,膜肉相连了。

一、新鲜的红毛丹呈鲜红色,略有青色,果壳上的毛发柔软坚韧,而时间长的则果壳发黑发暗,用手去摸果壳上的毛发会觉得比较坚硬;

二、红毛丹的果壳较荔枝厚,用指甲剥会伤害手指,而且也不卫生,正确的方法是用两只手上下握住,像开瓶盖

一样将它旋开;

三、尽管红毛丹的果肉和荔枝比较接近,但营养价值和口感远不如荔枝,同样一次也不可以多吃,买回去要尽快食用,以免招惹蚊虫;

五、红毛丹一定要放在冷库或冰箱里保存,最好0°-5°之间。

食用禁忌

1、胃炎,消化性溃疡

2、阳虚体质

3、红毛丹的果核上有一层坚硬且脆的保护膜,和果肉紧密相连。这层膜,人的肠胃是无法消化的,吃到肚子里会划破肠胃内壁,食用时一定要将这层膜剔除干净。

该文章由作者:【哈特费尔德】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