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区(四川省成都市辖区)

青白江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中心城区之一。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幅员面积378.94平方公里,是成都中心城区之一,辖大弯街道、大同街道、弥牟镇、城厢镇、姚渡镇、清泉镇、福洪镇等7个镇(街道)、83个村(社区),总人口60万,是国家“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西南首个工业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白江区的常住人口数量为490091人。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同意核算初步结果,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8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69.91亿元,增长6%。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8.2%、60%。三次产业结构为3.5:30.4:66.1。

青白江区(四川省成都市辖区)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青白江区的得名,缘于流经北界的河流清白江。

建置沿革

青白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前3000—前2100年)即在此建立聚落。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并蜀,青白江隶属蜀郡管辖。

西汉武帝时(前140—前88年),新置广汉郡,今青白江地区隶属于广汉郡新都县和犍为郡牛鞞县管辖。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均取道青白江,并在其战略要地(今弥牟镇)留下“旱八阵遗址”。

1956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大项目之一的四川肥料厂(后更名为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确定在金堂县华严乡(今成都市青白江区主城区)境内建设,并设置四川省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1957年,国家缩小基本建设规模,金堂工业区拟建的7个项目中,只保留四川肥料厂1个在建项目。同年7月,省人委撤销金堂工业区建设委员会,四川肥料厂的建设改由中共成都市委领导,地方行政管理工作主要由金堂县负责。

1958年,四川肥料厂第一期工程进入土建施工高潮,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后更名为玉龙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钢铁厂(后更名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相继破土动工,职工和家属人数猛增,职工生活、市政管理等问题都急需解决。四川肥料厂现场党组多次向中共四川省委和中共成都市委汇报,提出建立地方政权组织的意见。

1959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就扩大成都市区的问题向中共四川省委提出,将新都、金堂等县部分乡镇划归成都市管辖。同年11月,中共四川省委批复同意,中共成都市委派程富全、郭荣森等人负责筹备建区工作。

1960年1月,成都市青白江区筹备组在四川肥料厂招待所召集金堂县、新都县、四川肥料厂、成都钢铁厂负责人参加工作交接会,宣布成都市青白江区成立。

1960年2月,中共成都市委任命程福全、党思维为中国共产党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员会(简称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书记,任命四川肥料厂党委书记韦从俭为第一书记,任命成都钢铁厂党委书记金星为第二书记。

1960年7月,四川省人委批准成都市青白江区行政区划,辖弥牟、华严、大同3个公社。

2017年7月,青白江区被正式纳入成都中心城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1年1月,根据省政府通知,金堂县城厢区和太平区划入成都市青白江区,新增城厢镇及玉虹、绣水、祥福、姚渡、日新、龙王、太平、福洪、合兴、人和、云顶11个公社,全区面积392.24平方千米。同年太平更名为清泉。

1984年,大同更名为景峰,设置清泉镇。1984年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恢复乡、村建制,全区辖大弯镇、弥牟镇、城厢镇、清泉镇、景峰乡、华严乡、祥福乡、绣水乡、玉虹乡、姚渡乡、日新乡、龙王乡、福洪乡、合兴乡、人和乡、云顶乡。1995年撤销景峰乡设立大同镇。

1997年撤销绣水乡,并入城厢镇;撤销祥福乡,姚渡乡、日新乡、合兴乡,设立祥福镇、姚渡镇、日新镇、合兴镇。

2004年,撤销日新镇,并入祥福镇;撤销合兴镇,并入龙王镇;撤销玉虹乡,并入城厢镇;撤销云顶乡,并入清泉镇。弥牟镇、大同镇、城厢镇、清泉镇、祥福镇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撤销大弯镇、华严镇,设立大弯和红阳街道办事处。撤并后,全区辖大弯街道办事处、红阳街道办事处、弥牟镇、大同镇、城厢镇、清泉镇、祥福镇、姚渡镇、龙王镇、福洪乡、人和乡。

2005年5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龙王镇的新谊、双柏、黄果、园林、石桩、长林6个村和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原合兴场镇)划归新都区石板滩镇管辖。全区面积378.56平方千米。

2008年10月21日,经市政府批准,姚渡镇、龙王镇、人和乡、福洪乡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

2016年,区辖大弯、红阳2个街道办事处,弥牟、大同、城厢、清泉、祥福、姚渡、龙王、福洪8个镇,人和乡,124个行政村(社区)。

2019年12月13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祥福镇、大同镇、龙王镇、红阳街道,设立大同街道。

2019年12月2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青白江区调整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24号):1、撤销祥福镇、大同镇、龙王镇、红阳街道,设立大同街道。将原祥福镇所辖毗河中心线以西北,原大同镇所辖大同路中心线以西南与青白江大道中心线以东南、文澜路中心线以南与黄金路延长线中心线以南,大弯街道所辖文澜路中心线以西南与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东南行政区域划归城厢镇管辖。将原祥福镇所辖毗河中心线以东南和原龙王镇行政区域划归姚渡镇管辖。将原红阳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东南,大弯街道所辖大夫东路中心线以西南、大夫北路中心线以东南,青华东路中心线以西南、大弯南路中心线以东南、团结东路中心线以西南与文澜路中心线以东北行政区域划归大同街道管辖。2、将原红阳街道所辖成绵高速公路中心线以东、华金大道一段中心线以北、团结西路和团结中路中心线以东北行政区域划归大弯街道管辖。3、将大弯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西北和原红阳街道所辖智慧产业大道中心线以西北、团结中路与团结西路中心线以西南、华金大道一段中心线以南、成绵高速路中心线以西行政区域划归弥牟镇管辖。4、撤销人和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福洪镇管辖;将福洪镇胜利村、幸福村、团结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清泉镇管辖。

区划现状

青白江区辖2个街道、5个镇。青白江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青江中路183号。

一、街道(2)

(一)大弯街道(凤凰西五路158号)

居委会(18)·怡湖社区·石家碾社区·大弯社区·化工路社区·革新社区·广场社区·青江路社区·团结路社区·蔡家庙社区·华严社区·红锋社区·红阳社区·长流河社区·黄家碾社区·凤凰湖社区·卿家湾社区·红河社区·北新社区

(二)大同街道(同心大道388号)

居委会(5)·一心社区·凤祥社区·红光社区·新峰社区·西林社区

村委会(3)·同福村·青龙村·界牌村

二、镇(5)

(一)弥牟镇(上街1号)

居委会(4)·唐家寺社区·火星社区·国光社区·三星社区

村委会(3)·狮子村·曙光村·白马村

(二)城厢镇(大南街70号)

居委会(12)·槐树街社区·茶花社区·绣川河社区·马鞍社区·壁峰社区·康家渡社区·十五里社区·五泉社区·龙潭社区·桂通社区·天星社区·甘泉社区

村委会(3)·沿沱村·十八湾村·玉龙村

(三)姚渡镇(上街288号)

居委会(4)·姚家渡社区·红瓦店社区·龙王社区·东方社区

村委会(10)·光明村·坪家村·凉水村·芦稿村·西江村·马坪村·梁湾村·清平村·牟池塔村·天平堰村

(四)清泉镇(青石路68号)

居委会(3)·廖家场社区·八仙桥社区·五里坝社区

村委会(9)·五桂村·西平村·桔丰村·花园村·北宁村·牌坊村·五爱村·逍遥坪村·龙顺村

(五)福洪镇(隆盛街34号)

居委会(4)·陈家湾社区·字库社区·杏花社区·上元桥社区

村委会(5)·壁山村·龙王村·金星村·三元村·油坊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成都市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东连四川省金堂县,南邻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接成都市新都区,北靠四川省广汉市。介于东经104°9′37″—104°29′31″,北纬30°39′33″—30°55′0″之间,东西间距31.6千米,南北跨距28.4千米,总面积为378.9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白江区地处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成都断陷东部,南靠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分界线的龙泉山脉断褶束。区境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西北部为平原,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海拔451—480米;最低点城厢镇玉虹桥,海拔45l米。中部为丘陵,属东风渠灌溉,引蓄结合灌区,海拔480—700米。东南部为龙泉山的低山区,海拔546—915米,最高点人和乡高土地,海拔915米。全区总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平原区则北西高、东南低。

水文概况

青白江区境内河流分都江堰水系、排洪河流和山溪河流。都江堰水系中,清白江在区境内长度为2.75千米,平均河宽120米、多年平均流量54.6立方米/秒;毗河在区境内长度为20.4千米,平均河宽155米,多年平均流量27.3立方米/秒。排洪河流中,弥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3.5千米,平均河宽11米,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长流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9.8千米,平均河宽17米,多年平均流量5立方米/秒;绣川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1.3千米,平均河宽20米,多年平均流量3.4立方米/秒;羊叉河在区境内长度为3.88千米,平均河宽12米,多年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山溪河流中,石板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5.4千米,平均河宽10米,多年平均流量2立方米/秒;高字库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3千米,平均河宽7米,多年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水磨河在区境内长度为9千米,平均河宽5米,多年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桤木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7千米,平均河宽8米,多年平均流量1.5—2立方米/秒;西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18.2千米,平均河宽45米,多年平均流量4立方米/秒;湖江河在区境内长度为4.25千米,平均河宽10米,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电力

在西部地区电力容载比最优,能保证多回路、多电源工业供电需求。电力装接总容量为363万千瓦,其中龙王变电站是西南地区第一座500KV变电站。

气源

青白江区是成都唯一具有天然气供应调度能力的地区,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输配中心。

水资源

青白江是四川省第一家获得工业配水权的地区,拥有专用工业供水渠。境内有“十河贯城、十湖润区”的水网体系。境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47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约5.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0.62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0.65亿立方米,全区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50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59立方米,单位面积水资源量39.7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青白江区土地总面积378.9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8885.73公顷,园地840.51公顷;林地3453.13公顷;草地33.6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639.0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92.0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806.32公顷;其他土地1243.63公顷。

林业资源

青白江区土地总面积37894公顷,森林资源总面积12758.52公顷(包括非林地上的林地资源),其中乔木林面积8612.17公顷、竹林面积892.88公顷、疏林面积18.75公顷、灌木林面积96.9公顷,森林覆盖率33.67%。全区活立木总蓄积52.87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青白江区条石用砂岩、砖用页岩、水泥辅料粘土岩分布较广,条石用砂岩主要分布于福洪镇及清泉镇,砖用页岩主要分布于清泉镇、福洪镇,水泥辅料粘土岩主要分布于城厢镇,砂砾石主要分布于毗河及河漫滩的姚渡镇、城厢镇、弥牟镇部分区域。

植物资源

青白江区共有主要植物品种300多个。其中,木本植物栽培品种约130多个,主要树种有柏木、水杉、银杏、青冈、桤木、枫杨等树种,及少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红豆树等。观赏植物主要有苏铁、银杏、红豆杉、白兰花、垂丝海棠、女贞等多个木本植物品种,以及以兰花、菊花为代表的多种草本植物。野生灌木主要有火棘、黄荆、马桑、山木香、蓪梗花、石海椒等。经济林木主要栽植柑桔类、桃、李、杏、樱桃、梨、苹果、枇杷、核桃、枣、柿、花椒、油桐、油牡丹、皂荚等多个品种。

动物资源

全区共有野生动物42种,涉及15目23科。哺乳类动物有鼬獾、果子狸、野兔、黄鼬等7个品种;爬行动物有黑眉锦蛇、赤链蛇、乌梢蛇、水蛇等;两栖类动物有青蛙、蟾蜍等;鸟类动物有野鸡、杜鹃、画眉、麻雀、红嘴蓝雀、戴胜、鹡鸰、黑尾蜡嘴雀、白腰文鸟、金翅、大山雀、伯劳、白头鹎、白鹭、夜鹭、池鹭、苍鹭、珠颈斑鸠、翠鸟、鹊鸲、家燕、鸮、普通鵟、雀鹰、秧鸡、董鸡、骨顶鸡、红尾水鸲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末,全区户籍人口42.30万人,较上年减少0.08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青白江区常住人口为490091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0.83万人,增长28.37%,年平均增长2.5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6.48%。

经济

综述

2020年,青白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8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369.91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38.2%和60.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30.7:65.7调整为3.5:30.4:66.1。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青白江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比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7.4%。

财税收支

2020年,青白江区地方财政收入10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税收收入23.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2%。

人民生活

2020年,青白江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7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工资性收入25970元,增长3.9%;经营净收入4710元,增长9.5%;财产净收入4511元,增长12.4%;转移净收入11066元,增长7.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385元,负增长1.0%。其中,居住支出负增长0.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负增长3.6%,交通通信支出增长0.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0.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2%。

2020年,青白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9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14518元,增长4.9%;经营净收入8057元,增长12.2%;财产净收入2424元,增长12.7%;转移净收入2100元,增长14.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587元,增长4.7%。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9.1%,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5.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3.2%,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9.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4%。

第一产业

种植业

2020年,青白江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60万亩,比上年增长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6.70万亩,比上年下降11.2%;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69万亩,增长3.9%;蔬菜播种面积7.23万亩,比上年增长1.4%。粮食产量6.42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小春粮食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大春粮食产量增长0.7%。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27万吨,比上年下降9.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0.39万吨,增长4.5%;园林水果产量3.09万吨,增长10.1%;中草药材产量0.28吨,与上年持平。

畜牧业

2020年,青白江区肉猪出栏3.1万头,比上年下降41.6%;羊出栏0.74万只,下降31.1%;家禽出栏92.71万只,下降25.2%。猪肉产量下降45.4%,羊肉产量下降31.8%。禽蛋产量下降43.3%,牛奶产量下降13.9%。

第二产业

工业

2020年,青白江区工业增加值130.1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3户,2020年,青白江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从主要产品产量看,精制食用植物油比上年增长18.0%,滚动轴承下降63.3%,化学纤维增长7.9%,大米增长18.8%,汽车增长52.0%,钢化玻璃增长64.5%,玻璃纤维纱下降22.5%,服装增长44.2%,平板玻璃下降10.5%,小麦粉增长70.3%,氮肥下降2.6%,合成洗涤剂增长13.2%,钢材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458.70亿元,比上年下降2.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0.94亿元,较上年扭亏为盈。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0.88亿元,扭亏为盈;股份制企业18.42亿元,扭亏为盈;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9亿元,扭亏为盈。2020年,青白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7元,比上年下降1.79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8.7%,比上年末下降1.0%。

建筑业

2020年,青白江区建筑业增加值39.95亿元,比上年增长7.9%。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竣工产值43.67亿元。房屋施工面积539.2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6.9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0年,青白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17亿元,比上年下降1.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74亿元,比上年下降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43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95.12亿元,比上年下降1.1%;餐饮收入39.05亿元,比上年下降2.3%。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1.27亿元,比上年增长85.2%。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看,6个大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22.9%,化妆品类增长330.2%,日用品类增长182.4%,家具类增长6.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9.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7.0%。

对外经济

2020年,青白江区进出口总额1519148万元,同比增长25.1%。其中:进口总额286978万元,下降19.4%,出口总额(包括转口贸易)1232170万元,增长43.6%。当年外商投资实际到位20.28亿元(折合31042万美元),同比增长14.19%,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55.53亿元。

房地产业

2020年,青白江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5%。商品房销售面积257.66万平方米,增长21.0%,商品房销售额196.30亿元,增长23.5%。

邮电通信

邮政2020年收入是3275万元,同上上年增长16.4%。截至2020年底,青白江固定电话用户13.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1.22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70万户。

旅游业

2020年,青白江区接待游客1539万人次,同比增长-5%;旅游收入总额33.2亿元,同比增长9.9%。年末有星级饭店2家。

金融业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0.99亿元,比年初增加87.44亿元,同比增长20.6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6.08亿元,比年初增加40.55亿元,同比增长14.72%。各项贷款余额302.73亿元,比年初增加54.06亿元,同比增长21.74%。在2019年度四川省GDP200亿元以上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中排名全省第4。

交通运输

交通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境内公路总里程957.57千米,其中高级等级公路152.41千米,全区公交线路长度622.29千米。

公路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境内公路总里程957.57千米,其中高级等级公路152.41千米。区内现有国省干线公路7条,分别是G42成南高速公路、G5成绵高速公路、S2成巴高速、SA2成都第二绕城高速、G108国道(大件路)、G245国道、S211省道;县级公路11条,分别是跨地区县道三弥路,跨区县县道清栖路、丰弥路、祥木路、江城大道、成青快速通道、桂红路、云石路,区内重要干线县道港城大道、呈祥大道、清人路。

铁路

国家干线铁路5条:宝成铁路及复线、达成铁路及复线、成渝铁路。成都铁路枢纽线3条:北环铁路、成汶铁路、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城际客运专线1条:成绵乐客专。火车站6个:青白江东站、大弯镇站、青白江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城厢站)、陈家湾站、红花塘站。

运输

2020年,青白江区公路客运周转量100368万人千米;公路货运周转量158958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6.9%;2020年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吞吐量89.5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1.21%。年末,青白江区民用汽车拥有量13.16万辆,比上年增长19.27%。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1家。(区经科信局已更新数据)。2020年,青白江区完成专利申请总量1410件,其中发明290件,实用新型1009件,外观设计111件。专利授权976件,其中发明63件,实用新型782件,外观设计131件。

教育事业

截止2020年末,青白江区有中小学28所(公办25所、民办3所),其中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级中学4所、完中3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单设普高1所、中职1所、特教学校1所。幼儿园58所,其中公办26所,民办32所。全区在校学生57765人,其中幼儿园12806人、小学23670人(含特教83人)、初中11718人(含特教34人),普通高中5115人,中职4456人。全区公办在职教职工2830人。

青白江区辖区内高等院校共计1所: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有博物馆1个,体育场馆4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9万册。截至2020年末,全区拥有电视台1座,剧场、影剧院4个。广电光纤电视用户137953户。广电有线电视用户93000余户。

卫生事业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有医疗卫生机构241个,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928张,卫生技术人员34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8人,注册护士1540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青白江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1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23万人。

环境保护

2020年,青白江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AQI指数≤100的天数)299天。城区区域噪声平均值57.7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9分贝。全区污水处理厂数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6.01%,地表水环境质量断面年度水质目标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垃圾收集房(不含露天垃圾场)1369个。

安全生产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青白江区立案交通事故189起,比上年179起上升5.59%;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7.3万元,同比去年78.9万减少65.4%。2020年共发生火灾事故47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7.7609万元。

历史文化

青白江历史悠久,汉代已有集镇雏形,有四川省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最高学府绣川书院。

位于弥牟古镇的旱八阵图遗址,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场所,历代文人墨客曾多次游历,留下许多诗篇,陆游在《八阵图歌》中写道:“有客骑马来新都,逢人指点说弥牟。森然魄动下马拜,武侯八阵遗荒墟。”

城厢镇是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镇,相继为白牟、金渊、金堂县治,秦汉时期有居民聚居。寿佛寺、三清观相继建于明清时期,净土寺建于南朝齐梁年间,现存金刚池和觉皇殿。金刚池分两半,以涵洞相通,中有亭榭,相传因遗落金刚经于一半池中,因而每至夏季,总是一半池中荷花盛开,另一半池则孤水涟漪,堪称一绝。镇内建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专祠收藏了孙中山、毛泽东等领袖的牌匾。

福洪镇壁山村(原险峰村)的石城寺山古寨,始建于唐大历年间,曾为军事要塞。

青白江区相继发现了三星村商周遗址、包家梁子汉墓群、成都二绕战国古墓群,特别是三星村商周遗址的发现将青白江和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联系到了一起。双元村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的发现,再一次将青白江与古蜀国开明王朝的蜀王家族联系到了一起,为古蜀文明的变迁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青白江区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风景名胜

青白江生态环境宜人,是国家级生态区,境内有凤凰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客家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门桃花沟景区、怡湖园、家珍公园等景区景点。

青白江凤凰湖湿地公园

位于凤凰大道,是集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城市湿地旅游景区,是“西部最美赏樱地”“花重锦官城最美公园景观”,这里汇集“林、溪、湖、花”四大景观特点,以汉唐文化为基调、樱花大道为环线、两片水体为脉络,打造八园十六景为特色的休闲景区,占地20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700余亩,种植樱花树1.6万余棵。

客家杏花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客家杏花村旅游区,地处风景秀丽的龙泉山脉中段,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境内。“满山杏花如雪,万亩杏林似海”,景区万亩杏树钟灵于龙泉山脉之毓秀,滋润于环翠流泉之甘霖。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杏种植基地,每年春夏,整个景区就是花的海洋,果的世界。杏花村是客家人的集聚地,崇文重教、崇尚节俭的客家文化精髓,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传承,客家村寨、客家文化长廊、文杏馆展示了独特的客家民俗。

绣川书院

绣川书院位于城厢镇东街,占地面积508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9平方米,为四进四合院。大门三楹面向大街,八字墙,门内为庭院,左右为厢房。该书院是全省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县一级的最高学府,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八阵图遗址

八阵图遗址在青白江区弥牟镇西南,相传为诸葛亮推演兵法、操练士卒所用。198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家珍专祠

彭家珍大将军专祠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镇东,是遵照孙中山大总统的命令,为崇祀辛亥革命著名英烈彭家珍所建。专祠占地10250平方米,平面略呈四方形,正门与家珍公园相通,坐南朝北,为传统四合院布局。专祠收藏了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的题赠的牌匾和颁发的烈士光荣纪念证书。1980年4月,彭家珍大将军纪念碑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5月,彭家珍专祠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基地。该祠已成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

怡湖园

占地约213亩,其中湖面积约70亩。该园于1986年由青白江区建委动工兴建,短短两年多时间建成,于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怡湖公园属于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公园,该园以其强烈的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园林风格建筑和异域情调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上海学林出版社曾将该园编入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中国旅游名胜》画册。

青白江姚渡龙门仙境

是成都市近郊踏青赏花的又一景观,坐落在青白江区毗河南岸一一小川北水陆古道线上的姚渡镇,境内有环境良好、景色优美的全国文明村——凉水村。

诸葛井

诸葛井位于青白江区弥牟镇老横街1号铺左侧,始建于三国时期,砖石结构,井台为方形,井口为圆形,上并腹成八角形,由上至下撕宽,下井腹与上井腹成等距的错位八角形,由宽渐窄,井壁用条石砌成,井面至井底水面为2.02米,并台座东北向西南,井台正中有一摇架,高0.92米,宽0.25米,厚0.1米,有三孔。现未使用。是青白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连续8年跻身中国“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连续10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2月,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1年3月18日,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3月24日,入选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确定成都市青白江区为先行县。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该文章由作者:【战虎】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