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中(广东省一级学校)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20日。一百多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该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新会一中(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简介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创办于1905年10月20日。一百年来,历经时代风雨洗礼,学校不断成长壮大。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港澳同胞的鼎力支持下,我校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中学,被誉为“校风好、质量高、校园美、管理优”的新会示范性重点中学、省市窗口式文明学校,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我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发扬“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经二十多年来主动、自觉开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具体包括:“德育放首位,教学为中心,育人是根本”的教育思想;“依法遵规,立典示范”的治校原则;“升学为主,争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立足素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学会生存”的教育内容;“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育才方略;“低入高出,高入优出”的质量品牌。

我校是广东省职业道德优秀集体、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现有广东省基础教育名教师1人,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7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特级教师2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64人。先后参加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和国家级、省级、江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程样本高中教师培训的有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100%。

2003年4月新会区人民政府决定对新会一中和新会圭峰中学实行资源重组,组成新的新会一中,现校区由校本部和圭峰校区组成。校本部坐落在会城城北葱茏的犀山脚下,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圭峰校区地处会城西北育才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校区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绿树成阴,繁花似锦,教育教学设备和现代化技术设施已达广东省一类学校配备标准,体育、艺术、图书等方面设备齐全完善。

现有5个多媒体专用室,6个网络教室,1个电子阅览室,4个语音室。建成1000兆校园网,所有教室都设有多媒体平台。建有可容纳2500名师生集会、举办大型文体活动的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供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验大楼两座、专用室25个。建成了江门地区学校一流的电教中心,电脑500多台。校本部全塑田径(足球)场是江门地区中学首家经国家田径协会认证为二类标准运动场。新会一中是师生读书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地方,现有高中学生3000多人,达到国高规模。

我校具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近五年本科上线率达68%,上线率均达国高要求,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2006年达60.9%。历年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1984年以来有2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培养了多名高考尖子,其中高考总分全省第一名的1人、第二名的1人、第三名的2人,高考单科成绩全省第一名的5人。

我校在省的演讲比赛和歌咏比赛分别获一、二等奖,还多次获新会中小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以及省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比赛团体第三名、新会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等奖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每年高、初中参赛学生都取得全国、省和国际级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居江门市前列。多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多项荣誉嘉奖。

新会一中是育人的学府,英才的摇篮。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走向社会、服务人民,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目前,我校正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姿态走上了扩模发展、做大做强的新里程。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决心继续努力,奋发进取,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而奋斗。地址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惠民西路2号。

学校功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新会名校长2人、新会名教师18人、新会学科带头人20人、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骨干教师1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大学本科率91%。先后有7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一批教师获省、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正是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奋勇争先,全体教职工秣马厉兵,励精图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的办学成绩才如此出色。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相关信息

新会一中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德育放在首位,全方位育人。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心理素质教育为先导,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学校形成德育管理序列,重点抓好校风传统教育、生活常规训练,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爱祖国之行,始于足下;爱人民之德,育于身边。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每年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英烈。每年10月8日,组织学生参加18岁成人宣誓,做合格公民。坚持开展学雷锋、助残募捐、扶助特困生活动,关心社会,奉献爱心。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中,富有历史责任感、与时俱进的领导教师和全校学生一道,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劳动,担负起探索课改领跑者的重任,先后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调研课、江门市新课程改革现场会等大型公开课开放日活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学校积极稳妥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推行研究性课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进行深入调查,充分展示勃勃的青春气息。

教育科研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科研促教,近几年来,学校参与的各项“十五”教育科研课题有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3个,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黄华奖和新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近10年来,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共80多篇。

随着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和中考成绩多年来均名列江门地区前列。高考升学率达97%以上,近年本科上线率达75%以上,2004年达80.1%,2005年达78%。1984年以来共有23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积极参加各学科竞赛,1500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

该文章由作者:【杜工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