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汉语词组)

双音词,字面意思指水和火;引申义指比喻根本对立的事物,也可比喻灾难、艰险。水和火可指五行中的二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在药理中指代排泄物、中医学指心与肾。

释义

  1. 水与火。比喻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品。
  2. 比喻烹调饮食。
  3. 比喻灾难。
  4. 比喻彼此不能相容。
  5. 大小便的隐语。
  6. 中医学指心与肾。
  7. 指马鼻两孔间的部位。

出处

《书经.大禹谟》:”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东观汉记.卷一六.郑众传》:”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与水火。“

《周礼.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

《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承你从水火中搭救我出来,一天恩德未报,我万不能出家。“

《左传.昭公十三年》:“众怒如水火焉,不可为谋。”

《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南朝宋.裴松之.注:”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亦且终日相处,这些细微举动,水火不便的所在,那里妆饰得许多来?“

《针灸甲乙经·五藏六府官》:“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既济,心气通於舌。”

《太平御览》卷八九六引 汉 马援 《铜马相法》:“水火欲明。”原注:“水火在鼻两孔间。”

该文章由作者:【威尔士亲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