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协转,也叫接口转换器,协议转换器也就是网桥,它能使处于通信网上采用不同高层协议的主机仍然互相合作,完成各种分布式应用。接口协议转换器一般用一个ASIC芯片就可以完成,成本低,体积小。它可以将IEEE802.3协议的以太网或V.35数据接口同标准G.703协议的2M接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背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建立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网络系统,带来了一个各种网络之间如何互连的间题。一个办法是推行国际标准,051网络体系结构及通信协议的国际标准已越来越成熟。但是,要把大量已存在的非051体系的网络都改造成051体系,都采用标准协议,存在着很多的困难,而且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在进行标准化的同时随时产生多样化,因此考虑异构网络的互连通信大概永远不可避免。
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协议转换器。工业现场的许多设备采用的通信接口各不相同,常用的有RS-232、RS-485、CAN和网络,由于各种通信结构的协议不兼容,使得异构网络之间的操作和信息交换难以进行。常用的协议转换器只能完成点对点的转换,多种协议之间的相互转换还是一个研究热点。
定义
协议转换是一种映射,就是把某一协议的收发信息(或事件)序列映射为另一协议的收发信息序列。需要映射的信息为重要信息,因此协议转换可以看作是两个协议的重要信息之间的映射。所谓重要信息和非重要信息是相对而言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加以确定,选择不同的重要信息作映射,会得到不同的转换器。
类别
工业通信需要多个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而常用的工控设备通信口有RS-232、RS-485、CAN和网络,由于各接口协议不同,使得异构网络之间的操作和信息交换难以进行,通过多协议转换器可以将不同接口设备组网,实现设备间的互操作。基于多种通信口和各种协议,形成种类繁多的协议转换器。如三旺通信的以太网到E1协议转换器,CAN接口转换器、串口到2M/E1的协议转换器、邮电通信的协议转换器等。主要类别有E1/以太网协议转换器、RS-232/485/422/CAN转换器/RS-232/485/CAN转换器等。
具有串行通信能力的设备仍然在控制领域、通信领域大面积使用,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多,应用功能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串行通信网络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而采用RS232/CAN智能转换器,升级、改造或重新构建既有通信或控制网络,能够很方便地实现RS232设备多点组网、远程通信,特别是在不需要更改原有RS232通信软件的情况下,用户可直接嵌入原有的应用领域,使系统设计达到更先进的水平,在系统功能和性能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减少了重复投资和系统更新换代造成的浪费。
USB-RS232接口转换器首要的功能是实现两种总线的协议转换。主机端可以使用新的USB总线协议,向外发送数据,转换器内部将数据格式转变为RS232串行信号,再发送到设备。设备回送主机的数据,则经转换器转变为USB协议数据。
USB-RS232接口转换器在对所流经的数据进行协议转换时,可以增加特别的功能。1、由于USB总线的速度比RS232接口快很多,可以在接口转换器上设计数据缓冲区,以协调两总线的速度差。2、RS232接口有一些变种,如RS485、RS422接口,接口转换器中可以设计RS232-RS485或是RS232-RS422接口转换器,简化整个系统的通信接口转换。3、接口转换器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时,可以设计加密、解密算法,对流经的数据进行处理,提高系统的数据保密性。
CAN总线协议和Modbus协议的结合,通过引用Modbus协议代替原自定义串口协议,将通信任务按读、写进行归纳分类,再用Modbus协议定义的标准功能码简化通信流程,提高效率,同时也使系统具备开放性,能方便的结成网络。Modbus协议是主从协议,而CAN总线协议是多主对等协议,这也就决定了所设计的协议转换器在Modbus网络中作为从站,而在CAN网络中作为发送优先级最高的节点。
在DSP的RAM中划分Modbus报文和CAN报文的存储缓冲区(包含各自的输入和输出缓冲区);协议转换器从Modbus主站收到的报文存入Modbus接收缓冲区,向主站返回应答时从CAN总线的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打包成Modbus应答报文的格式进行发送;协议转换器从Modbus接收缓冲区获取报文并存入CAN报文发送缓冲区,依据功能码进行发送分析,决定采用单次还是分次发送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存储转发机制,这种机制首先考虑的是通信转换的可靠性,存储转换带来的延时直接导致通信实时性的降低。
该文章由作者:【大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