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汉语汉字)

恨:hènㄏㄣˋ。《说文解字》:“恨,怨也。从心、艮声。”。犹目相匕若怒目相视逆反不听从是艮之范式。心、艮两范式叠加。怒目相视逆反心怀怨之极是恨之范式。

本义:怨,仇视。如:怨恨、愤恨、仇恨、痛恨。

衍义“引申指“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如:恨事、悔恨、遗恨、抱恨终天。

衍义:又用作姓

恨(汉语汉字)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恨”。

现代释义

基本释义

怨,仇视:怨~。愤~。仇~。痛~。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事。悔~。遗~。抱~终天。

详细释义

恨hèn

〈动〉

(1)(形声。从心,艮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同本义[hate]

恨,怨也。——东汉·许慎《说文》

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国语·周语下》

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车行》

恨贯肌骨。——唐·李朝威《柳毅传》

亡国之恨。——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3)又如:恨命(恨恨地;拼命);恨恨(气忿的样子);恨穷发极(愤恨到极点而发怒);恨五骂六(投骰子时的叫骂声);恨如头醋(比喻非常可恶,令人恨得切齿)

(4)遗憾;后悔[regret]

臣死不恨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故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汉书·王嘉传》

公子恨之复返。——《史记·魏公子列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以是为恨。——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5)又如:悔恨;怨恨;恨咤(遗憾嗟叹);;恨悔(悔恨);恨怅(遗憾惆怅)

(6)违逆;不听从。通“很”[disobey]

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战国策》

常用词组

恨不得hènbude

〖howonewishesonecould〗:多么想——表示一个人的强烈愿望。

我恨不得一拳把他打倒。

〖itchto〗: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抱怨;恨不能。

恨不得立即采取行动。

恨不能hènbunéng

〖vexedatnotbeingableto〗苦于不能——表示急切地盼望做成某事(多用于实际做不到的事)。

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到北京。

恨恨hènhèn

〖hatematchless〗抱恨不已,无比悲怨。

恨恨那可论。(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恨恨,愤恨到极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恨事hènshì

〖amatterforregret〗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恨铁不成钢hèntiěbùchénggāng

〖wishironcouldturnintosteelatonce;(fig)setahighdemandonsomebodyinthehopethathewillimprove〗比喻对人抱着很大的希望,恨他不长进。

这种爱有时候是以恨的形式表现的,这是“恨铁不成钢”的恨,不是“仇恨”。

恨之入骨hènzhī-rùgǔ

〖hateone’sguts〗恨到了骨头里去。形容恨到了极点。

那知本府亦恨之入骨。——《官场现形记》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恨·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6

《唐韵》《集韵》胡艮切《韵会》含艮切《正韵》下艮切,?音拫。《说文》怨也。从心艮声。一曰怨之极也。《蜀志·刘巴传》巴不得反使,遂远适交阯。先主深以为恨。

又悔恨也。《史记·李广传》王朔谓李广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羌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尽杀之,至今大恨。

又叶胡甸切,音现。《欧阳修·祭范仲淹文》自公云亡,谤不待辨。始屈终伸,公其无恨。《正字通》恨与憾声义微别。憾意浅,恨意深,憾音轻,恨音重。

说文解字

【卷十】【心部】恨

怨也。从心艮声。胡艮切

说文解字注

(恨)怨也。从心。昆声。胡艮切。十三部。

该文章由作者:【像素种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