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之一,向有史学界“奥林匹克”的美誉。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各举办过一届外,其他18届都在欧洲举行。2010年8月26日在国际历史学会举行的第二次会员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以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选定中国济南为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本次大会是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本次大会设四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化的情绪”、“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
会议背景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办于1900年,每5年举办一届,除“一战”、“二战”期间停办外,迄今已举办21届,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国际盛会,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2015年8月23—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山东济南举行,是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各举办过一届外,其他18届都在欧洲举行。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这一被誉为史学界的“奥林匹克”的科学盛会百余年来首次在亚洲地区举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有着浓厚的国际气息,在大会召开期间,将使用英语和法语作为官方语言。
申办历程
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渊源,大致说来经历了以个人身份参加、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以国家会员身份参加,到以主办国身份主办四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胡适等人曾以个人身份出席过大会。20世纪80年代,在胡乔木同志的提议下,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国史学会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报告。中国历史学会于1980年申请参加该组织,并应邀参加同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15届大会。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北京市政府的正式支持,中国史学会代表团曾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8届大会上,正式提出2000年在北京举办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请,但因种种原因,这一申办议案没有被通过。
2010年8月26日下午,在国际历史学会举行的第二次会员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以8票反对、5票弃权、36票赞成的投票结果,选定中国济南为2015年举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
申办条件
2015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由国际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史学会和山东大学共同承办。
硬件设施
接待条件
本次大会的举办地有山东大厦、济南南郊宾馆、舜耕山庄、舜元大厦。
交通条件
8月22日8:00-24:00和8月23日8:00-22:00,会议承办方会安排车辆定时从济南机场,济南西客站及济南火车站接站。
环境保障
根据济南市政府关于研究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保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济南市环保局作为大气环境质量保障组牵头单位,对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通过采取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治理、燃煤锅炉关停、机动车减排、城市扬尘控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等措施,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提供良好空气质量保障。
志愿服务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由共青团山东省委牵头组织,山东大学团委负责主会场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组织。此次大会需要共计300名志愿者,分别负责会议服务、宣传报道、综合协调、嘉宾接待、文化活动组织、礼仪服务、会务保障、安全保障等与大会相关的工作。志愿者需要熟练掌握英语或法语。
议题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设计了众多有趣的议题,其中有一个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关于中国的历史,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于中国的提案数目很多,选题委员会希望能够把不同的提议进行融合,进行更多研究对比,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阶段,对比如说中国古代、欧洲的中世纪等等不同时期进行研究。
另外,“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听起来是讨论当代问题,其实讨论的还是历史问题。从中世纪开始,中国跟欧洲的交往、中国跟亚洲国家的交往,我印象中有12篇文章,好像没有当代问题的讨论,我们还是历史的回观,到了近代之后,交往的方式、交往的思维都开始发生变化,所以还是从历史上讨论所谓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
主要内容
第22届大会的开幕式将在山东大厦举行,主题是“自然与人类历史”,以“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为主旨。大会将从亚、非、拉、大洋洲、欧洲等各邀请一位著名学者讲演。第22届大会共计80多场次,包括主题讨论、专题讨论、联合讨论、圆桌会议、特别会议、晚间讨论、平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在山东大学组委会的建议下,这次大会还专门增设了青年学者墙报及评奖活动。本次大会设四个主要议题,分别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化的情绪”、“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数码技术在史学中的运用”。在这众多讨论议题中,由中国史学会推荐并经国际历史学会通过的议题共有10个,其中,“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为列为大会四个主题讨论之首。中国学者参与这届大会的广度和深度均将超过历届。
颁奖仪式
2015年,法国历史学家Serge Gruzinski获得首届“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奖”(CISH-Jaeger-LeCoultre History Prize)。该奖由国际历史学会创立,用于奖励因历史研究或教学而成绩卓著的历史学家。该奖只能由国际历史学会的团体会员可以推荐候选人,个人不能申请。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12位委员负责评选。2015年8月26日,国际历史学会主席西塔拉教授将在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为其颁奖,奖品为瑞士积家赞助的一块腕表。
会议类型
1.主要议题(包括主持人、点评人与12位发言人),持续全天,讨论时间为上午和下午各三个小时。
2.特别议题(包括主持人、点评人与6至8位发言人),由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下属成员组织,讨论持续半日(3时)。
3.联合议题(包括主持人、点评人与6至8位发言人),由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下属两个及以上成员组织提出,讨论持续半日(3时)。
4.圆桌会议中,主持人提交论文,4位点评人讨论,讨论持续半日(3时)。
5.每位发言人根据会议类型发言10至15分钟,点评人用15至20分钟点评。全体讨论时间为60至90分钟。
会议标志
自2013年5月以来,组委会开始向全球征集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志,经过两轮征集,组委会共收到有效作品219件。经秘书处组织校内专家委员会、校外评审专家和国际历史学会、中国史学会的评审,最终选择了两位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组委会进行了提升、凝练,形成了目前所使用的形象标志。
本届大会形象标识由祥云、汉画像车马、ICHS以及2015 JINAN CHINA构成。祥云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汉画像车马寓意历史的车轮;ICHS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2015 JINAN CHINA表明了举办地点与时间。
在这个标志中,朱砂红是故宫城墙的颜色,红色也是山东大学的主色调,体现出内敛与稳重,象征着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礼赞,也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祝福与盛情。
整个形象标识简洁而深刻,展示着历史与文明的演进;它凝重而浪漫,体现了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我们将通过它相约济南、相聚中国,体验中国的古典与现代文明。
历史影响
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是山东省的一大文化盛事,不仅将极大提升山东省和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还将又一次把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发展面貌呈现给世界。
各界评价
国际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西塔拉和秘书长罗贝尔·弗兰克在来山东大学考察时曾说:“2015年在济南举办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会超越以往任何一届。”
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西塔拉:“我们从未看到过有像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LOGO这么漂亮的标志,它非常清晰的向我展示了史学的变化与转折,不光是历史、政治、一些像战争的历史,以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文化当中的历史。作为一位女性史学家以及第一位国际历史学会的女性主席,我也能够看到这个马车上坐着一男一女。”
该文章由作者:【裳璎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