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以定单为主线的,外销员即外贸营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是中国外贸行业的中坚力量。中国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将大幅增加,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特别是作为外贸企业业务主干力量的外销员,需求增势更为明显。外销员职业前景看好,相关证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概述
所谓外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持有外销员资格证书,是在外经贸企业上岗、从事进出口业务人员的必备条件,在外经贸部招聘我国驻外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工作人员时优先。1989年,外经贸部决定对中国全国外经贸行业的外销员进行岗位培训,并组织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颁发外销员岗位证书。从1997年7月1日,外经贸部决定,在全国外经贸行业统一实行外销员资格证书制度,代替原来的外销员岗位证书与外销员水平证书,并将外销员资格考试扩大到社会。
考试资格
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有志于从事外经贸事业的人员(含大中专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加考试。外销员资格考试采取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和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是绝密级的考试。考试科目有外贸综合业务和外贸外语两科。其中外贸综合业务包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国际营销学》和《国际经济合作》七门;外贸外语由英语、日语、俄语三个语种任选其一。外贸外语分笔试和口试。从2000年开始,统一口语考试时间、统一口语考试命题。按照规定,报考当年度外销员资格考试的考生,单科通过成绩可以保留两年,外贸综合业务、外贸外语笔试和口试成绩均合格者,方可颁发资格证书。全国外销员考试统考时间一般在每年秋季进行。
素质
一、需要具备
国际贸易
基本专业理论知识
外销员首先应具备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其一,因为外销员无论是在公司或者出国推销、参加交易会和展览会,首先碰到的就是外语,要能看懂客户的函电、传真和EMAIL,要能听懂电话.能与客户面对面谈判、沟通思想、签订合同。其二,在日常实际工作中要懂得和了解制单、审证、报关、商检、运输、结汇、办理退税和外汇核销等一系列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操作程序和全过程。其三,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和摩擦,如果发生商品质量或者人力不可抗拒的问题,就要运用国际法律、国际仲裁这些重要手段和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如虎添翅,很快能独立工作,成为一个熟悉业务,稳操胜券的外销员。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为商务英语功底较好,熟悉法律;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市场分析洞察力及谈判能力;熟练掌握承揽业务、定制产品、办理进出口手续、分销作业等业务。国际贸易人才应是具有计算机及网络专业背景,具有英语或其他语种专业背景,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需要掌握了解生产知识
外销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自己经营出口品种的基本情况,以便在业务洽谈中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对答如流。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的话,难以开展业务。
三、需要掌握自己经营的商品知识
所谓商品知识,是指外销员对自己经营出口的每个品种的优缺点、规格、成份、重量、物理性能等要了如指掌,来自什么地方?什么工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背得滚瓜烂熟。外销员在签订合同时必须认真、谨慎考虑以下几点问题:经营的商品是否达到国际标准?产品质量是否过关?商品有没有通过SGS国际检测中心测试?有没有合格的化验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四、要掌握和了解国际市场行情
所谓市场行情,实质上是指商品价格的波动和商品品种的变化。价格波动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商品品种的变化是受人为思想制约。要想捕捉国际市场行情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必须要争取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变被动为主动。
五、要提高外销员的综合素质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外销员的外表、仪态和气质,其中包括梳装打扮、言谈举止、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外语水平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等。当外销员出现在客人面前,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代表着文化内涵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女士,格外引人注意,梳装打扮,是否端庄得体、稳重大方,是恰到好处还是适得其反,都会影响到客人对外销员的印象的好与坏,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生意的问题。
该文章由作者:【猫咪有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