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音主要作为日文的读音注释,类似于英文中的音标,相当于英文单词的读音解释,与汉语拼音有少许不同。
日语中,这种标记方法的符号叫做「ローマ字」(罗马字)。中文界的“罗马音”一般代指的是平文式罗马字(也被译作“黑本式罗马字”)。“罗马音”这个说法是传入中国之后的误用,正确的,且被日语教材承认的,仅有“罗马字”。
日语中的罗马字(音)介绍详见日语罗马字词条。
源起
明末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字,尝试采用罗马字作为拼注汉字声韵的符号,这是中文以罗马字来拼注的开端。
发音规则
罗马拼音的发音跟我们用的汉语拼音有点不一样——在罗马拼音里,e读“ei”的后半段i;su的读音介于“su”与“si”之间;si读xi;r是汉语拼音里的l;ti读“七”;tu的发音在“次”和“粗”之间;n是鼻音,放在词末时起的作用相当于英语词末的ing,抑或是“n”“m”,照情况而定,常常构成汉语拼音中ang、ing、eng、ong之类的发音。
罗马音就是日语50音图的读法,基本跟拼音的读法差不多,有少许不同:
音图对照
*e的读法同“red”里的“e”;相当于拼音里的ie.如lie=le=列
*shi读xi;
*chi读qi;
*tsu读ci/cu;
*yu读you;
*wo读ao;
*r读l;
*n是鼻音。
韩语
罗马音不仅用于日语,韩语也同样受用。韩国地名的英文译名其实就是它们的罗马音。
(注意:‘ㅇ’作辅音时不发音。)
例如“首尔”,韩语是“서울”,那么与它对应的罗马音是“seoul”,这正好是首尔的英文译名。由此可以推断,韩国地名的英文译名就是这个地名的罗马音。
但是,有的地名与它们的英文译名有些不同。例如“平壤”,它的韩语是“평양”,它的罗马音应是“pyeongyang”,但是它的英文是“Pyongyang”。这种情况在日本地名当中也有出现,例如“大阪”,它的日文假名是“おおさか”,罗马音是“oosaka”,但是英文省略了一个o。
这种情况虽然存在,但只是个别的地名,大多数地名还是沿用罗马音。英文对地名进行加工,是为了书写简便。此外、罗马音也被运用在普通话、台语、吴语等语言的记录上。
该文章由作者:【绫小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