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卡舞(新西兰毛利人传统舞蹈)

哈咔舞(Haka)在新西兰泛指毛利人的传统舞蹈形式。于各太平洋地区中,诸如东加、大溪地岛、萨摩亚等国都有略异的哈卡舞。源于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哈咔舞是动作、拍打配以叫嚷和哼声的团体舞蹈。

哈卡舞(新西兰毛利人传统舞蹈)

简介

哈咔舞表演的目的,包括消遣、对来宾的热情欢迎、对特殊成就或场合的承认、部落之间相聚的仪式;现时最广为人知的,是新西兰橄榄球队全黑队(All Blacks)在比赛前表演的哈咔舞“Ka Mate!”。还有更神的是在二战一个登陆作战的战役时,一支新西兰的部队因为第一轮攻击过于仓促,没有跳舞,在第二轮攻击的时候重新跳了起来,结果一举攻下了山地,之后一路顺风顺水,直接开到了罗马。哈咔舞的词和动作随着时代不断的创新,如今现代的创作反映的是当代和政治问题。

社会上最常见的哈咔舞由男人表演,或在男人后面加上女人助音。传统而言,女性因精于反白眼(毛利人称pukana)之技,在哈咔舞主团旁边被赋予主要位置。多数手持武器,保护侧翼;她们的存在也是提升其他表演者的气势。也有小部份哈咔舞是主要由女性表演的,如著名哈咔舞“Ka Panapana”;更有简单的哈卡是为小孩而设。源起太平洋地区的祖先从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亚带到各个地区。

种类

按照毛利人的分类,哈咔舞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Whakatu waewae Tutu ngarahu Ngeri-不用武器,用作心理上激发战士 Peruperu-战争式哈咔,在开战之前所演示,祈求战争之神庇护,显示己方之力量和无畏,恫吓敌方;两方相遇,还可以对哈卡。Haka taparahi-仪式性哈咔,不用武器,现时最流行的哈咔形式 Manawa wera haka-一般与葬礼或有关死亡的场合有关,不用武器,没有默认动作

橄榄球队表演

军心,并为自己的团队鼓舞士气。现在已经被新西兰运动队广泛地运用到了运动场上。

新西兰橄榄球队的表演的HAKA最为著名。由于他们每次比赛的时候都一袭黑衣亮相,所以又被称为All Blacks。橄榄球队员各个身材魁梧,表演起来很有气势,相当爷们。阿迪达斯也看中了这个形象,对新西兰队进行了包装。在下每次看表演的时候都有一种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感觉。

2005年之前的HAKA版本名叫“Ka Mate”。2005年8月28日对HAKA爱好者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在传统的橄榄球三国赛新西兰对南非的比赛中,新西兰队表演了新版HAKA:“Kapa O Pango”。

新旧版本之间有两处比较显著的区别:在新版在台词中提到了新西兰的国草银蕨;而且在新版的最后部分,队员们做了一个割喉的手势。这个手势引起了一些争议。赛后,新西兰橄榄球协会开始商讨这个动作的必要性。在2006年终于给出最终结论:这个动作在毛利族是“运动和能量”的意思,所以没有任何问题。

翻译一段新版HAKA的台词:

Kapa o Pango kia whakawhenua au i ahau!– All Blacks,让我们与这片土地合而为一!

Hī aue, hī!

Ko Aotearoa e ngunguru nei!–这是我的家园!

Au, au, aue hā!–这是我的时刻!

Ko Kapa O Pango e ngunguru nei!–All Blacks,该挺身而出了!

Au, au, aue hā!–这是我的时刻!

I āhahā!

Ka tū te ihiihi–我们的实力

Ka tū te wanawana–胜利就在前方

Ki runga ki te rangi e tū iho nei, tū iho nei, hī!–我们将得到尊严!

Ponga rā!–银蕨!

Kapa o Pango, aue hī! –All Blacks!

Ponga rā! –银蕨!

Kapa o Pango, aue hī! –All Blacks!

领舞者是他们的队长乌马加(Umaga)。他是萨摩亚后裔,在国家队比赛中屡立战功。2003年对威尔士的比赛中,他现场紧急救治了威尔士队被撞昏的队长查韦斯,帮其脱离生命危险,因而得到了多项大奖。这也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更高更快更强之余,还有友谊与关爱。

新闻事件

熟悉新西兰的人都知道,威武的毛利战舞“哈咔舞”(HAKA)是新西兰球队面对国际对手时的“保留曲目”。在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三对三篮球赛场上,这一传统依旧在延续。跳舞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气势依旧“吓人”。

哈咔舞最初是毛利部族战争开始前所跳,动作威猛,包含瞪眼,吐舌,拍打肢体等动作,目的是为了展示战士的强健体魄。伴随口中毛利战词,大声呼喝,猛力表现自身威猛,哈咔舞多用在决战前鼓舞士气、威慑敌人,所以哈咔舞也成为新西兰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壮声威的哈咔舞需要集体表演,人数越多,声势越大,对于对手的威慑力也就越大。在三对三篮球的赛场上,新西兰队中算上替补一共只有四个人,不过他们的战舞也着实把对手印度队震了一把。四名队员分工明确,一名球员在旁领“吼”口号,另外三人该瞪眼时瞪眼,该拍胸脯时拍胸脯,动作整齐划一,口号铿锵有力。一通拍打吆喝下来,不但点燃了现场观众的情绪,也完全盖住了对手的气场。刚才还在和新西兰队员一起投篮热身的印度队员好像突然蔫了一样,一脸无辜地站在场边看着对手享受满场的掌声和喝彩。

比赛开始之后,印度队似乎真的受到哈咔舞的震慑,外围投篮屡试不中,突破上篮也频遭封盖,完全没能发挥出快速灵活的特点,被新西兰队打了一个8:0的开局。

在依靠罚球取得两分之后,印度队逐渐从哈卡舞的震慑中恢复过来,多次成功抢断对手,并不断缩小分差。不过由于开场落后太多,始终难以翻身。

新西兰队在他们毛利战舞的帮助下,最终17:12击败对手。

该文章由作者:【蕴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