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宝石概述
常见宝石有十几种。宝石,特别是高档宝石价格昂贵,绝非低收入者所能消费得起。常见宝石简述如下:
(一)钻石——宝石之王(图8-2)
图8-2 蓝色钻石(刘瑞等,2007)
矿物学名金刚石,经琢磨后成为钻石。摩氏硬度10,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其磨光面永远光亮如镜。折光率高达2.4,绝大多数宝石的折光率在1.8以下。色散强,光线照射时,闪烁不定,异常迷人,“出火”强烈。颜色要求无色,但深色透明者为珍品,而微蓝者最佳。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缺陷是过脆,易打碎,不耐800℃以上高温。产量少,只有约20%的金刚石矿物可加工成钻石,其余只能作为工业用途。自然界产出的金刚石多为八面体、十二面体、菱形、立方体等,在晶面上,常见有倒三角形的小凹坑。人们利用金刚石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但颗粒都较小,质量大于100克拉的不足2000粒,大于200克拉的不足500粒,而大于500克拉的更是仅有20粒,极其难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名叫库利南,于1905年发现,质量高达3.106克拉,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
钻石小于0.24克拉为小钻,0.25~0.99克拉之间为中钻,1克拉及以上为大钻。人们把1克拉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分钻。
钻石原石:因为极高的硬度,可用刻划或热导仪鉴定;
钻石成品(肉眼鉴定):对油脂的亲和力很强,用手触摸表面,会立即粘上一层油脂,若滴一小滴水在表面,水滴成团状,若分散则为假钻。
有一种专门用来假冒钻石的“人造锆石”,性质极其接近钻石,可以用热导仪或根据其相对密度来鉴定,因为锆石的相对密度大。
目前全世界有27个国家产金刚石。最早发现钻石是在印度,南非钻石以粒大而著称,全世界100克拉以上的共发现1900多粒,95%都是产于南非。澳大利亚年产钻石7,吨为头号生产国。此外还有巴西、扎伊尔、俄罗斯等国。
中国的金刚石主要产于湖南的沅江,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临沭、蒙阴等地。
(二)姊妹宝石——红宝石(图8-3)、蓝宝石(图8-4)
图8-3 红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4 星光蓝宝石(刘瑞等,2007)
1.特征
两者都属于刚玉,化学成分Al2O3,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形,硬度9,性脆不耐碰撞,在2050℃以下不会燃烧,不溶于酸。
红宝石为红色的刚玉,颜色主要有粉红、鲜红、紫红和暗红等,以鲜红为最佳。尤以一种略带蓝色调的纯红色红宝石最为罕见,俗称“鸽血红”。天然出产的红宝石都很小,达到1克拉的已不多见,大于5克拉的极为罕见,迄今为止最大的天然红宝石发现于缅甸,质量为3450克拉。
蓝宝石泛指除红宝石以外的任何颜色的刚玉,但要在前面冠以颜色以区别,如黄色蓝宝石。蓝宝石以鲜艳的天蓝色而色质均匀为最佳。蓝宝石产量高于红宝石,几克拉为常见,但超过100克拉也为罕见珍品。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质量达19千克,产于斯里兰卡。
红、蓝宝石晶体中若有细针或细线状的金红石包裹体定向排列时,将其琢磨成半球形素身石,会产生六射星光,俗称“星光红宝石”(图8-5)或“星光蓝宝石”。
2.红、蓝宝石的仿冒品
人造红、蓝宝石可以用焰熔法制造,但其生长线呈弧形,区别于真品的直生长线。
人造星光红、蓝宝石。真品颜色相对较差,星光亮线粗细不均,扭曲不直,不能延伸至宝石边缘,而人造品颜色非常鲜艳,星光亮线粗细均匀,无扭曲而且一直延伸到宝石的边缘。
图8-5 星光红宝石(刘瑞等,2007)
3.红、蓝宝石的代用品
代用品主要有锆石、尖晶石、红色玻璃等。有一种红色尖晶石极容易与红宝石混淆,但两者的折光率、荧光光谱等性质不一样。
4.红、蓝宝石的产地
世界上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克什米尔、坦桑尼亚、肯尼亚、越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产红蓝宝石。其中,泰国是最重要的产地。就中国而言,红宝石主要产于云南和青海。蓝宝石主要产于山东昌乐县。此外还有海南文昌县、黑龙江、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出产蓝宝石。现在市场上优质红、蓝宝石很少见,世界上80%的红、蓝宝石经过优化处理。
(三)绿色之王——祖母绿(图8-6、图8-7)
图8-6 祖母绿原石(刘瑞等,2007)
图8-7 祖母绿戒指()
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作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之一,其优质者价格可与钻石相比。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属于绿柱石家族中一员。
晶体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晶莹翠绿,有绿色之王的美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5~8,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简介如下:
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注油祖母绿等。
人造祖母绿、锆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等都可以成为仿冒品,可以用查尔斯滤色镜、相对密度对比、包裹体的差别等来鉴别。其区别如下:
萤石 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4,密度3.18g/cm3(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
绿碧玺 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
磷灰石 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5),折光率较大(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
翡翠 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
含铬钒钙铝榴石 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
合成祖母绿 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
(四)金绿宝石(图8-8、图8-9)
图8-8 金绿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9 金绿宝石戒面()
图8-10 猫眼石(刘瑞等,2007)
金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贵橄榄”等。其矿物名称也称为“重绿宝石”,属复杂氧化物类。
金绿宝石具有猫眼效应的变种叫猫眼石(图8-10);具有变色效应的变种叫变石,它们都是极为罕见和贵重的。
1.性质
呈明亮的黄绿色、褐黄色或灰绿色,硬度8.5左右。晶形常呈短柱状、板状。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绿黄色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黄色荧光。遇酸不受侵蚀。
2.宝石种类
金绿宝石 指深浅不同的黄色至黄绿色的宝石。
猫眼石 自然界中,金绿宝石产生的猫眼色彩绚丽,故称为真猫眼石。
变石 是一种含铬的金绿宝石,其透明晶体只能通过红光和绿光,所以白天和夜晚其颜色会发生改变。变石又名“亚历山大石”。
变石猫眼石 既有变色现象,又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极为罕见。
(五)海蓝宝石(图8-11)
海蓝宝石是天蓝色至海蓝色的透明绿柱石,以深海蓝色为佳。经过加热后,一般的颜色可以变为美丽的海蓝色。硬度7.5~8.0。
通常的仿冒品有锆石、黄玉、磷灰石等。
(六)欧泊(图8-12各色欧泊)
1.特性
欧泊在矿物学上属于蛋白石类,和水晶成分一致,为二氧化硅。欧泊是一种不结晶的胶体,半透明,含有10%~20%的水,硬度5.5~6.5。
图8-11 海蓝宝石戒面()
图8-12 欧泊吊坠(刘瑞等,2007)
欧泊最大的优点是变彩,被琢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后,会在表面呈现彩虹一样的变彩,可以有单彩、三彩、五彩等。优质品色彩丰富,变彩明显,而劣质品变彩不明显,甚至会随转动颜色消失。
欧泊的价格变化较大,优质品在200美元以上,最高可达3000美元,而一般产品只有3美元左右。
2.欧泊的种类
黑欧泊 基底为黑色或蓝色、暗蓝色、绿色、深灰色、褐色等,变彩强烈,呈火焰状闪光,以黑色为好。
白欧泊 基底为白色、灰色、浅蓝色等,也会出现火焰般变彩,其中以底色洁白、变彩鲜艳者为最佳。价值仅次于黑欧泊。
火欧泊 基底为红、橙红色,变彩微弱或不发育,价格大大低于前两类。
(七)碧玺(图8-13)
图8-13 红碧玺(刘瑞等,2007)
1.特性
碧玺在矿物学中称为电气石,硬度7~7.5,作为宝石必须透明,折射率较高,介于0.014~0.022之间。颜色丰富,有无色、粉红、红、绿、蓝、黄等。
2.鉴别
无论是原石还是成品,用绸布擦拭后,会出现带电现象。另外它还存在热电效应,即加热一端,在另一端会出现带电现象。晶体长柱状,横断面为球面三角形。
(八)尖晶石(图8-14~图8-16)
尖晶石是一组矿物的总称,其中只有透明、颜色鲜艳的镁尖晶石能作为宝石。
1.特性
晶体多为八面体,硬度8,折光率1.715,颜色有粉红、深红、紫红、蓝、绿、黑、无色等。根据颜色大致可分为红尖晶石和蓝尖晶石两个大类。
图8-14 红色尖晶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15 菱面体的尖晶石()
图8-16 尖晶石双晶(姜尧发等,2009)
红尖晶石 颜色接近红宝石的红色,尤以颗粒大、裂纹和包裹体少的优质品较为昂贵。早期人们常把它和红宝石相互混淆,但两者价值相差甚远。
蓝尖晶石 过去常与蓝宝石相混淆。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可能出现四射或六射星光。
2.与红、蓝宝石的区别
尖晶石颜色均匀,以中等深度为佳,不像红、蓝宝石中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带。
尖晶石的透明度以不妨碍颜色的鲜艳为原则,不像红、蓝宝石对透明度的要求很高。
尖晶石内部一般比较纯净,裂纹、色体、瑕疵等比红、蓝宝石少得多,若有则大大降低其价值。
(九)橄榄石(图8-17,图8-18)
橄榄石为一组矿物,共6种,而只有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能成为宝石。晶体为少见的柱状或短柱状,通常为粒状,有橄榄绿和黄绿、祖母绿等多种颜色,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0,折射率1.65~1.69。最大特点是颜色,以金黄绿、祖母绿为佳。
图8-17 橄榄石晶体()
图8-18 橄榄石戒指(刘瑞等,2007)
(十)水晶(图8-19,图8-20)
1.特性
化学性质同石髓、玛瑙、欧泊等完全相同,都是二氧化硅,但结晶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价值的不同。水晶晶体为两头具有锥面的六方柱状,硬度7,纯净者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者呈红、蓝、紫等色。水晶是最常见的宝石和雕刻级的工艺原料,产量大,为低档宝石,价格普遍较低。
图8-19 水晶晶簇()
图8-20 褐色水晶与萤石伴生()
2.品种
水晶 专指无色透明的水晶晶体,国际上把高级水晶称为“水钻”。
水晶可琢磨成工艺品,以水晶球最著名,因为晶体传热快,触摸感觉冰凉。
紫晶 淡紫至深紫色,可琢磨成菱面石首饰,为中低档宝石,透明度稍差,可作优良的雕刻工艺品原料。
蔷薇水晶 粉红色,玉雕业称为芙蓉石,多做成项链。
烟晶、茶晶、墨晶、黄晶等 主要用做眼镜片,硬度高,不磨毛,但假货甚多。
发晶无色透明水晶中有针状、发状、纤维状矿物晶体,显示出一种特有的美丽,可作为摆设装饰品。
3.与玻璃的区别
水晶硬度为7,玻璃为5~5.5;舌尖轻舔,水晶有冰凉感,而玻璃则有温感;用放大镜观察,玻璃内有很多气泡、弧形纹,水晶则无;透过水晶看物体有重影,而玻璃无。
(十一)月光石和日光石(图8-21)
图8-21 日光石()
月光石在矿物学中属于长石,是长石级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它的硬度为6,相对密度是2.56~2.62,性脆,折射率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泽。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在某一角度看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月光石温柔的晕彩又称冰长石晕彩,是由正长石内具有的一些微细钠长石双晶片,对光线漫反射产生的。双晶片越红愈薄,所形成的月光就越明亮,加工好有时能形成似“猫眼”的亮带,并呈现出淡蓝色光波。
刻面祖母绿和素面祖母绿的区别是什么
刻面祖母绿和素面祖母绿在外观上最大的差别就是光滑平面的多少,刻面祖母绿有很多的光滑平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宝石内部产生折射,使宝石看起来更加璀璨。素面就是单一的弧面,没有多余的平面。(第一张是刻面祖母绿,第二张是素面祖母绿)
祖母绿宝石值多少钱一克拉
一克拉祖母绿的价格多少?很多祖母绿爱好者对市场不够了解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只有重量这一个参数想要知道准确的价格是不可能的,毕竟影响祖母绿价格的因素太多了。
品质、有无优化处理、产地、市场供需状况甚至是不同的证书都会影响祖母绿的价格。判断祖母绿的价格主要从颜色、净度、重量和切工这四个方面进行判断,重量知识其中一小部分,对于彩色而保湿来说颜色的影响更大,1克拉的浅色祖母绿和1克拉的木佐色祖母绿在价格上的差距可以非常大。对于祖母绿在净度方面无法做苛刻的要求,只要不影响视觉效果和耐久性就可以了。切工方面祖母绿比较常见的是祖母绿型和素面祖母绿,也是比较适合祖母绿的切工,当然也会有别的琢形的祖母绿,这都要看祖母绿原石的条件如何,选购祖母绿的时候也要考虑琢形,不同琢形的祖母绿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产地来说,哥伦比亚祖母绿最为著名,历史较悠久,是顶级祖母绿的代表,随着该产地的祖母绿产量不断下降,市场上常常一颗难求,价格也要高出其它产地很多。人们常常会忽略证书对宝石价格的影响,越是权威的珠宝鉴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证书,会影响宝石的成本,同时也是宝石的一种证明,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一克拉祖母绿的价格可以跨度非常大,想购买却又不了解可以多到市场逛逛,货比三家,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选择品质最好的祖母绿就可以了,不要执着于追求完美的祖母绿。祖母绿还是非常好的珠宝投资收藏品种,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收藏级别的祖母绿。
我想买只祖母绿戒指,但是不知道该挑选蛋面的款式还是切面的款式,请懂行的专家朋友给点建议,谢谢!
素面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一个弧面的祖母绿,看上去就像半颗鸡蛋,素面的祖母绿整体给人的感觉会更加柔和,适合气质型路线。且素面对于祖母绿来说是非常好的切割方式,可以在充分展现祖母绿颜色的同时减轻人们对于祖母绿净度的关注度,让祖母绿在视觉上更加高级温润。素面祖母绿戒指还是比较挑选气质的,有信心的话可以挑战看看,效果很好,加上现在的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即使是素面祖母绿也可以时尚前卫。
刻面就是有很多平滑抛光面的一种切割方法,也是非常常见的切割方式。刻面的祖母绿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耀眼的要求,对于祖母绿的净度要求也比较高,一旦有裂隙和包体一目了然,因此在买刻面祖母绿的时候对祖母绿的净度要有一定的接受度,不然很难买到合适的。
素面和刻面的祖母绿各有千秋,除了考虑它们之间的优缺点,还可以从祖母绿戒指的实际佩戴效果进行选择,以品质为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款式,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祖母绿”是玉石呢,还是一种宝石?
祖母绿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色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色、淡黄绿色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色镜下多色性不明显。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色,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祖母绿的产地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有哥伦比亚、乌拉尔、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维等。
哥伦比亚出产的祖母绿,以其颜色佳、质地好、产量大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产地。哥伦比亚最主要的两处祖母绿矿床是木佐(Muzo)和契沃尔(chivor),它们分布在波哥大东北约100km范围内,地处科迪勒拉山脉之中。哥伦比亚祖母绿从16世纪中叶就开始生产了,当时祖母绿矿山属占领者西班牙人所有,直到1886年才归为国有。几个世纪以来,木佐和契沃尔矿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供应地,垄断了国际市场,约占世界优质祖母绿总产量的80%。哥伦比亚祖母绿主要产在沉积岩系的方解石纳长石脉之中,围岩为炭质页岩和灰岩,含祖母绿的方解石脉、白云石一方解石脉、黄铁矿方解石脉一般长60m,宽0.1一20cm,呈脉状和网脉状。祖母绿在含矿脉中呈斑晶状产出。祖母绿呈柱状晶体,平均长2–3cm,颜色为淡绿一深绿。略带蓝色调、质地好、透明。祖母绿晶体中可见一氧化碳气泡,液状氯化钠和立方体食盐等气液固三相包体,这在其它地区祖母绿中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哥伦比亚祖母绿才有。另外,还常有黄铁矿、黑色炭质物,水晶、铬铁矿等包体。一般认为以契沃尔矿区的略带蓝色的翠绿祖母绿质量最佳,称得上世界最美丽的祖母绿。1969年在哥伦比亚发现一粒重7025克拉的巨大祖母绿。
乌拉尔祖母绿是1831年被一个农民发现的,矿区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附近。一个世纪以来,生产出成千上万克拉的优质祖母绿。矿床产在超基性岩的金云母石英岩之中,围岩为受质超基性岩,其中有许多花岗伟晶岩和细晶岩侵入。祖母绿在云母岩中呈不均匀的斑晶。祖母绿呈淡绿一深绿色,略显黄色调。多为柱状晶体,有时为扁平板状晶体,平均长3一5cm,祖母绿晶体中常含阳起石包体,不规则排列,还有黑云母包体,呈叶片状和鳞片状。祖母绿的件生矿物有磷灰石、金云母等。
南非(阿扎尼亚)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27年,矿床位于伟晶岩接触带附近的黑云母片岩和黑云母–绿泥石片岩中,祖母绿的形成同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相互作用密切有关。祖母绿晶体为压扁的板状,含黑云母和硫化物包体。祖母绿颜色有分带现象,从浅绿至深绿,晶体一般长为3—5cm。位于南非德兰士瓦省东北部矿床中的祖母绿质量极高,但晶体较小,伴生矿物有电气石、金绿宝石、黄玉等。目前南非仍是世界上祖母绿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曾于1956年发现了一颗重24000克拉的优质祖母绿晶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绿晶体。
津巴布维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7年。目前产量很大,已成为世界上一个新兴的祖母绿主要出口国。矿床产在太古代结晶岩中,围岩为透闪片岩和绿泥石片岩。祖母绿呈不均匀分布的斑晶产出。矿体长300–500m,厚0.2–10m,深100—200m。祖母绿在矿带中含量不到10%。优质祖母绿占新开采出祖母绿总量的5%,祖母绿呈六方晶形柱状体,晶体的平均粒径1–3mm,大的晶体达3cm,祖母绿粒度小,但质量高、艳绿色、非常美丽,伴生矿物有金绿宝石等。
巴西祖母绿产地比较多,但祖母绿晶体细小,多瑕疵,于1962年才在巴伊亚州境内发现了优质祖母绿。这一矿床在古老变质岩系的伟晶岩中和其邻近的云母石英岩中。晶体几乎完全透明,颜色鲜艳,可与哥伦比亚祖母绿媲美。
1970年在坦桑尼亚马尼亚拉湖西岸的国家公园里发现了一处优质祖母绿矿床。祖母绿产在块状伟晶岩和黑云母片岩的岩脉里。祖母绿的形成与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变质超基性岩体中相互作用有关。含祖母绿的云母岩经常同伟晶岩脉伴生,与祖母绿伴生的矿物有金绿宝石、石榴石、红、蓝宝石、磷灰石等。祖母绿颜色为淡黄绿色、浅绿色和浅艳绿色,晶体较小,一般0.1一5cm,最大的4cm。
巴基斯坦白沙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8年,矿床呈北东向延伸,面积达180亩。围岩是滑石片岩,有蛇纹岩脉侵入,有大量网状热液石英脉的部位矿化好,下部滑石片岩中祖母绿富集呈囊状产出。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和含铬变质岩之间接触变质作用有关。石英脉中祖母绿晶体破碎,滑石片岩中祖母绿晶体完好,呈深绿色、透明、多数晶体大于1克拉,但多含有包体。优质祖母绿可以同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相比。
印度拉贾斯坦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43年。含祖母绿矿带规模大,南北长200km,宽30km。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受变质的超基性岩中有关。祖母绿呈不均匀的斑晶产出,围岩为强烈混合岩化的黑云母片岩和片麻岩。祖母绿晶体小,多有裂纹,质量较差,晶体为柱状和扁平状,平均长3—5cm,颜色为淡绿色至深绿色,透明–半透明。
澳大利亚佩斯祖母绿矿床于1909年开始开采,是澳洲唯一的祖母绿矿山,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侵入的受变质超基性岩的云母片岩中,为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作用而形成的祖母绿矿床。祖母绿晶体为六方柱状,长2cm,淡绿–黄绿色。祖母绿晶体中含杂质包体少,总体质量较高。宝石级祖母绿占开采出来的祖母绿总量的11%。
祖母绿产出地区还有阿富汗,祖母绿生长在热液蚀变大理岩和云母片岩、辉长一闪长岩岩墙之中,产于厚2.3m,长10m的石英–微斜长石碳酸盐岩脉中。祖母绿呈深绿色,透明的较少,一般长1—1.5cm。1973年采出最大的一粒晶体2.8cm。
奥地利萨尔茨堡城是欧洲唯一的祖母绿产地,中世纪开采出一些祖母绿,现在己经很少生产了。这里的祖母绿粒度小,很少超过1—2克拉的。而且多瑕疵和包体,属低质祖母绿。
祖母绿产地还有美国的北卡罗来纳、挪威等。中国云南最近也发现一些似祖母绿晶体,无论从顾色、成分及其氧化铬含量的分析均可认定它们属于祖母绿。晶体长的达5—8cm,呈淡绿色,多包体,横裂很多,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属低档祖母绿,只能琢磨素面宝石。祖母绿产在老变质片岩之中,据说规模较大,极有远景.
素面祖母绿的原石品质一般比较差吗?
不差,反而更好。
素面宝石特别适合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受到竞相追捧也并非一时之热。切面光泽更闪对净度要求更高,弧度表面的外观,有无其它优化等,祖母绿代表美丽、俄罗斯等国都有产出。戒面的祖母绿干净的10克拉左右的七八万。
该文章由作者:【造字的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