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基本简介
适用金融保险。在中国现阶段是指M1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M2可用来作为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均衡的目标,通常M2的增幅应控制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程度三者之和的范围内。
由于许多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指标分析
该指标高表明或有通货膨胀的风险,利率或调高,该指标低表明或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利率或调低。央行副行长马德伦1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消费习惯、投资心理、经济的货币化,以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有关。因此,央行不会设定诸如“十二五”结束后,M2将会达到的目标。他称,央行所能做的就是要维护币值稳定,通过货币工具,通过调控,实现这一目标。
过去十年中,M2出现了成倍增长。对此,马德伦指出,在影响M2的因素中,有些因素会消失,有些因素会增长,所以,央行的调控要随时进行,目的就是为了随时保证目标的实现。他同时表示,货币政策已经在透明度方面有所加强,要合理引导公众、引导预期。
该文章由作者:【银枪小霸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