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汉语汉字)

装,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zhuāng,最早见于战国篆文,其本义是包裹、行囊、行装,又可引申为打扮、假作、安置、装订等。

装(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衣,壮声。从衣,表示行囊以衣物为多;壮(zhuàng)声,壮有大义,表示行囊体积较大,声旁简化。本义指包裹、行囊、行装。由“壮”和“衣”构成。“壮”字表示往模板里填土,整个字的意思是往衣服里填人,由此产生穿在人身上的衣服的含义,即衣装的含义。引申表示打扮、假作、安置、装订等。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zhuāng

名词

行装

服装

亦泛指物品

服装的式样

书籍装订的式样

包裹;裹束

动词

装饰;打扮(指一般的装点)

装作,假装;扮演

装载

装配;安装

贮放;藏

运载

修整书画

装入;放进

谓整理行装

指装订

zhuàng

动词

通“壮”。气盛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裹也。从衣壮声。侧羊切。

说文解字注

(装)裹也。

束其外曰装。故著絮于衣亦曰装。

从衣。壮声。

侧羊切。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侧羊切,音庄。装束也。

又《玉篇》:裹也。《前汉·陆贾传》:佗赐贾橐中装,直千金。

又《增韵》:齎也。《史记·袁盎传》:悉以其装齎置二石醇醪。

又藏也。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诉倥偬装其怀。

又《广韵》:侧亮切,音壮。吴均《赠别诗》:匕首直千金,七宝雕华装。生离何用表,赖此持相饷。《韵会》:亦作?。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头

小韵

声符

反切

声母

韵母

韵目

韵部

拟音

声调

上古音系

ʔsraŋ

ʔsraŋs

广韵

侧羊切

阳开

平声

侧亮切

阳开

去声

蒙古字韵

tʂAŋ

平声

中原音韵

江阳合

江阳

阴平

洪武正韵牋

侧霜切

十七阳

平声

分韵撮要

第十刚讲降角

阴平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i̯aŋ

先秦

王力系统

ǐaŋ

先秦

董同龢系统

ts

先秦

周法高系统

ts

iaŋ

先秦

李方桂系统

ts

rjang

两汉

西汉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j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齐

阳唐

jɑŋ

南北朝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j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i̯a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ǐaŋ

隋唐

拟音/董同龢系统

jɑŋ

隋唐

拟音/周法高系统

iɑŋ

隋唐

拟音/李方桂系统

tṣ

jang

隋唐

拟音/陈新雄系统

ǐɑŋ

该文章由作者:【史高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