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座直言(文言文)

任座直言(君仁则臣直)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②;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⑤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在今河北北部,先后为魏国和赵国所灭

②克之:攻占它(指中山国)。

③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④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

⑤向者:先前,刚才。

⑥反:同“返”,返回。

⑦任座:人名,与下文中的“翟璜”都是魏国的大臣。

附译文

魏文侯派遣乐羊攻打中山国,攻战了中山国(后),(就)把中山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取得了中山国,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怎么能说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接着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凭什么知道?”回答说:“微臣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很高兴,派遣翟璜去宣召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将任座奉为上客。

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

启示

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悟出的道理魏文侯“怒”是因为任座的直言进谏,由此可见,国君往往不愿听逆耳之言;文侯“悦”在于翟璜讲究了一点说话的技巧,由此可见,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必须讲究言辞的技巧。

该文章由作者:【远征奥德赛】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