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晚报(湖北省地方都市类报纸)

《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创刊17年来,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担承媒体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十堰晚报已成为十堰城区复盖面宽、市民美誉度好、新闻影响力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平面媒体。《十堰晚报》创刊以来,始终秉承“围绕大局、关注民生、贴近市民、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坚持“新闻立报、人才兴报、经营强报”的办报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市民化定位、市场化运作”之路,关注时政要闻,突出社会新闻,做足生活资讯,不断强化报纸的可读性和服务性。

报纸简介

《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创刊17年来,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担承媒体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

发展历史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十堰晚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薄变厚,由黑白到彩色,从当初的四开4版,到2009年日均超过32版,广告收入从最初的不足1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三千万元,发行量从开始的几千份上升到几万份。十堰晚报已成为十堰城区复盖面宽、市民美誉度好、新闻影响力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平面媒体。

随着晚报的不断做大做强,晚报采编条件不断改善,在装备方面,设置了新闻8110110热线电话,配备了新闻110采访专车,热线全天开通,专车全天待命。采编人员人手一台电脑,记者每人配有录音笔和数码相机,两人拥有一部笔记本电脑。

基本内容

《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四开24版,周七刊,日发行量5万多份,广告收入1400万元,是十堰城区发行量最大、日零售量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社会影响面最广、读者美誉度最好的综合性报纸。现有在册职工90多人,另有近100人的发行队伍。职工全员聘用,分配实行零工资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人均月工资在2200元以上。

作为一张市民化的都市类报纸,《十堰晚报》发行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区,复盖县城和重点乡镇,以自费订阅为主,私费订阅比重达70%,读者结构主要集中在18—65岁之间,每期报纸传阅量在20万人次以上。城区自办发行,六县市邮政代发。

刊物荣誉

2003年9月26日,本报出版第一期彩报。

2012年4月2日,本报实现全彩印刷。

2010年3月被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评为“ 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品牌价值十强”。

2010年4月16日,出版了中国首份3D报纸。

2010年4月29日,十堰晚报编辑部喜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成为湖北省新闻界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2010年6月27日,十堰晚报被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授予“影响中国品牌贡献奖”,全国地市级媒体仅有9家当选。

刊物宗旨

《十堰晚报》创刊以来,始终秉承“围绕大局、关注民生、贴近市民、服务大众”的办报宗旨,坚持“新闻立报、人才兴报、经营强报”的办报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市民化定位、市场化运作”之路,关注时政要闻,突出社会新闻,做足生活资讯,不断强化报纸的可读性和服务性。为适应受众不断提升的阅读需求,十堰晚报正全力整合新闻资源,力求以更快的新闻时效,更大的信息含量,更全面的资讯服务,塑造晚报亲近、诚信、耐读、高效、适用的新形象。

该文章由作者:【苏联模式】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