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越野(惊险刺激深受青少年喜爱并极具观赏性的运动)

自行车越野(小轮单车),简称BMX(bicyclemotorcross),是一项惊险刺激深受青少年喜爱并极具观赏性的运动,已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自行车越野(惊险刺激深受青少年喜爱并极具观赏性的运动)

简介

是在7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自行车越野运动。

由于它的车型比较少,轮胎比较粗而且比赛的赛道也和越野摩托车所用的赛道十分相似,所以有了这个名字。这项运动很快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到了80年代中期大多数年轻人深受滑板文化的影响,觉得只在泥地里比赛太过单一了。

于是开始把BMX拿到平地,滑板的场地里玩,而且玩的花式比滑板更多,跳得更高,更刺激了。它的名字也变成了BMXFREESTYLE(自由式BMX 自行车)。

起源

在七十年代,自行车是一般人的代步工具而非运动工具。

70年代中期,美国有一群酷爱自行车运动的人士,其中包括了现今认为是登山车的发明者如Gary Fisher, Tom Ritchey, Charlie Kelly 等人也在其中。

由于先天地理环境的关系,当时的加州旧金山湾区,成了自行车乘骑的温床。这些人发现在欧洲有另一种的自行车越野赛及玩法,也就是将公路车型的自行车用来作越野赛(Cyclecross)。

但是很不幸的,他们发觉当时他们所骑的所谓现代自行车 (细轮胎,不够坚固的结构) 根本禁不起崎岖不平的山路,所以他们只能回过头去找三○年代的老自行车。

老自行车的轮胎比较宽,只有一组齿轮,不能够变速,重量也重得许多,但却可以承受越野时的不平路面,不像当时的单车一颠晃就散掉了。

但是老式单一齿轮组的自行车除了比当时的自行车耐用外也有它的缺点,就是下坡容易上坡难,所以在最初的时候,这一批酷爱大自然的自行车骑士在骑山路时,都是用卡车连人带自行车一起载到山坡上,再从高处御风下。

背景

人与机器

在1980年代早期,单车表演或特技单车都是以BMX(bicyclemotorcross)比赛进展而来的。大约1970年代以后,因为BMX首开先例,单车比赛在1973年时替代了传统竞赛,整个1970年代,单车竞赛快速成长并且受到大众欢迎,直到它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

在1982年时BMX大受欢迎,因为BMX在电影《E.T》中的出现,使它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代表。

70年代后期,无论是公园赛或是街道赛,可能都是由BMX的玩家所带动开始在车道旁或公园板凳上的跳跃表演。在80年代早期,BMX的特技单车队伍开始了四处绕骑的趋势,并且寻找可以跳高或跳远的障碍物来穿越,象是堆高墙及空的后院池。

在80年代,一些爱好者开始尝试在空中跳跃的比赛中做一些技巧的练习。同时,象哈洛(BOBHARO)这样的选手(HaroBike)的创办人,现为BMX公司的主管)发现滑板公园赛场地在滑板运动失去热潮后,成为特技单车的竞技场。并因此发展出U形管及公园赛技巧。

但是许多BMX爱好者并不喜欢见到单车表演,甚至被认为是“马戏团的把戏”。但这并没有延缓单车表演的盛行。在1983年第一辆的花式特技单车开始投产。1984年在滑板公园举行了一些单车表演竞赛。在1986年赞助商开始给予特技单车表演赞助。

接下来,特技单车选手的数目只有小幅的增长,而奖金的部分也是如此。1986到1996年单车表演竞赛中排名第一的麦凯(DennisMcCoy,他的名声整整响亮了10年)。他为自己的第一次胜利赢得了一台货车,在1990年代初期,他或赠一条有如WWF职业摔交比赛所颁发的腰带为奖励。

单车表演—项目化

亚洲的媒体界定特技单车为三种竞赛项目:U型管、平地赛及公园赛。在美国,还另外设有泥地跳跃赛。在这四种竞赛项目中都是街道赛的延续。这些竞赛将特技单车带给了社会大众,而运动的核心仍然保持在街头上。特技单车公园赛前称街道赛。虽然这比赛没有改变,却是从公园赛到街道赛。原因是什么呢?一些选手们觉得XGAMES比赛场地并不是那些在都市中的街道选手眼中的真实典范。XGAMES的比赛场地更象他们曾看过在滑板公园赛所举办的场地,因此这个名字改为公园赛。

在90年代早期,街道赛引起了选手们的注意。1987年时,开始了第一个比赛,而杰出的选手更受到杂志媒体的报道,选手们通常在固定的盒子、小型的锥拄、墙垣、及旧车所组合而成的场地上进行特技动作表演特技单车U型管赛70年代在美国有数以百计的滑板公园建造,他们包含了大型的后院水池及砖墙。

80年代早期,这些公园开始关闭,在这段期间,一些滑板公园开始准许特技单车选手进入使用,但其他的公园则禁止特技单车进入使用。随着更多选手特技动作如神龙摆尾(Tailwhip)及双脚离地(NOFOOTEDCANCAN)的发明,特技单车运动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在1992年世界杯冠军贺夫曼(MATTHOFFMAN)开启了特技单车的序幕,三年后,ESPN的首届XGAMES比赛使特技单车运动受到更多人欢迎。

分类

U型管比赛与街道赛场地是不同的,因为街道赛场地总是平坦的,而U型管比赛斜坡却并非如此,而造价更贵。这也是玩U型管比赛的人占较低百分比的原因。事实上,U型管也是较难入门及掌握。当选手要尝试一个新的U型管技巧时,会有一半的机率摔倒和受伤。

在80年代早期,籍着特技单车的传奇人物哈洛和奥斯般(RLOSBORN),特技单车平地赛广为社会大众所知晓。在1997年特技单车平地赛成为XGAMES的比赛项目。

FREESTYLE具体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最原始的泥地竞速比赛。

第二种(DIRTJUMP泥地跳跃比赛),利用泥土做成的坡度进行跳跃花式比赛。

第三种(STREET 街道)利用模仿街道障碍的道具场地进行比赛。

第四种(HALFPIPE 半管道),在半管道场地里进行跳跃花式比赛。

第五种(FATLAND,平地花式),在指定的平地里利用BMX车做各种平衡滑行的动作进行比赛。

平地花式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它的动作有上百种,其中最基本的是车上静平衡,如后论点地跳,前论点地跳,擦轮,定车,飘,过桥等。初学者在提高静平衡能力后才能练习更高难度的动平衡,即在自行车运动中做动作。

装备

BMX的车身一般采用合金制成,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的冲力。设计上也有许多的特殊之处,如不受车闸线的限制,可以做360度转动的车把,前后轮都有可供脚踩的“火箭筒”等。一辆车只要环一些小的零件就可以做出不同的玩法,可以满足不同性格的人的需要。

特技单车装备单车是特技单车项目中唯一的装备,当然运动员所用的单车与一般的不一样。

在U型管项目采用的单车多有四个栓(PEGS),每边各有两个。而车把(HANDLEBARS)较一般的大,车座则较街道/公园赛所用的车较高。设计主要令U型管单车在凌空或高速时较为稳定。公园赛用的单车有两个或四个栓,而车把及车座则较低及短。车把更会扭向车手。大部分只有后轮制动(BACKBRAKE)甚至没有制动。因经常须做凌空跳跃,因此车手喜欢车子灵敏度高。

制动BRAKES

1、可以有前轮或后轮制动,视乎车手喜好,大部分公园赛车手均只在车子装上后轮制动或甚至没有制动。反而U型管赛车手则会装上两个制动,而平地赛则因人而异,甚至会有人装上第三个制动(COASTERBRAKES)或称FREECOASTER制动,让车轮无须以脚踏控制即可后转。2、特技单车特别之处是它们会拥有很长的制动线,令车子不致在花式完成中遭纠缠,又或会装上一个名为拨链器(DATANGLER)的装置。拨链器装在车轮下面,与车架及车把相连。它有两片自由转动的薄片以分开后轮制动线,但亦可在须刹停时拉紧两者。而前轮制动则延至车干及车架的空间,可以让制动自由转动,是车手无须在完成一个花式后在重复一次令制动线解开。

车架FRAMES

1、大小不一,可分大、中、小三类,视乎由座管至车干下半部的顶管(toptube)之长度而定。2、平地赛用单车一般比U型管、公园赛及街道赛用的长4-5公分。3、与一般公路赛及登山赛用的单车比较,车子的强度与耐用比重量更为重要。特技单车须应付每次跳跃后的撞击力,所以一般采用一种称为(CROMOLY)的钢合金而非采用铝制成。4、一般公路赛用的单车约重8-9公斤,而登山单车则重约10公斤,反观专业公园/街道赛特技单车运动员的车子约重13-15公斤。而平地赛则因车手无须经常着地而反需要在不同部分承受车手的重量,故车子一般较重。

栓PEGS

为使车子能在U型管边立定及在公园赛的栏杆及障碍物上滑磨、以致让平地赛车手经常得以在车子上做出花式,特技单车一般都将钢或铝制圆柱的栓子,安装在轮轴上,在一边及两边突出约12公分。平地赛单车则一般有直径较大及较结实的车栓。

保护衣着PROTECTION

除平地赛外,所有特技单车运动员均需佩戴头盔。某些只佩戴滑板运动员的轻量头盔,但有愈来愈多车手因花式难度日渐增高而戴上摩托车手那种保护整个头部的头盔。大部分车手均穿上护膝、护胫及护肘。而U型管项目的车手更会穿上摩托车手用的护胸(CHESTPROTECTORS)

车座SEATS

特技单车的车座由坚硬的塑料制成。由于车手大部分时间均非“安座车上”故车座的设计主要用作平衡重量及控制而非舒适。

车轮WHEELS

特技单车的车轮较小,只有统一直径:50公分。不同于登山单车拥有直径60至65公分的车轮。

技巧

1.提车头技巧

车身竖立技巧不单止有助于让旁观者留下印象,主要还是在公路上行走时克服木块、树根和石头的精华技巧。大多数新手拉车把过狠想使用车头抬起来是最常犯的大毛病。提起车头发生在车重微微向后转移同时对脚踏加一点儿的力的情况下。当你把这两个要诀很好地合在一起时,用轻微的拉力就能使前轮腾空!

2.定车

当你能突然刹车并直直地立在原地至少超过十秒种而身体的任何部分无须接触地面时,你就完成了定车。这是停止前进的重要技巧,对于场地赛中这种平衡技术甚至比速度重要得多。顺着路,轻轻用前闸慢慢刹车。离开车座站立,转动车头偏向一边(使你感觉舒适的一边),保持重心并将注意力集中在距前胎前约五英尺的地面,用脚踏的压力,同时用前刹保持平衡。如果快撑不住了,就放开车闸前进几英寸,直到你恢复镇静。在用无扣的脚踏或脚扣尝试之前先穿普通鞋子并用平的脚踏试试。

3.兔式跳跃

知道如何象小兔子一样跳跃(即在无任何斜坡或跳跃帮助的情况下令两个轮子离开地面)能让你在碰到突然出现的小洞穴、石块、一截湿滑的铁轨或一段新的断路时救自己一命。用无扣式脚踏来完成兔式跳跃要容易得多,因为它能让你的腿更好地控制脚踏。做一个简单的跳跃得站立并轻压自己的身体,想象你的胳膊和腿是个大“弹簧”:想要把这个“弹簧”压住,然后突然放开这“弹簧”这将会把车子带离地面。用更精确的方式来表达就是:一个用自己身体做的跳跃动作。自然,车子也会跟着跳。如果你试图跳过一段高高的木头或一只疯狗,首先得集中注意力令前轮抬起足够高以便越过障碍物。记着当前轮越过后,即使后轮碰到障碍物,怎么说跳过它应该是没问题了。但如果前轮都已碰到,那么你注定得失败。

4.走一字车队

这是一项目很好团体骑行技术,最多只与前面车手偏离几英寸,这样你将进入他们车队路线并使你的能节省差不多40%的消耗。很显然,这项技能更适合在公路上施展。掌握这个技能的要点是保持流畅,为避免在行进过程产生一联串的不良影响,必须知道前面车手的情况。注意别老盯着前面车子的后轮,这也许是你的本能,应该集中注意看前面那人的身体的某部分通过那里你还可以看来更远。开始时应和这项技术水平比你高的车手一起练习,余下的只是为自己的紧张操心了。开始几次外出时不要因跟随而为之感到担心。前进了差不多两英尺时,当你的技术和自我镇定能力提高后再慢慢紧跟前面的车手。

5.骑行一百英里

这不一定算是一个技巧,但它正如你骑行的一个里程碑,值得一提。骑行一百英里只有一个窍门:相信自己做得到!的确,100英里听起来不少呢,其实几乎所有身体状况良好的车手都能完成它。不管能否如此,问题只是你想在行进过程中如何轻松地、和花多少时间来完成它。我知道车手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了一百英里。确实,到达终点后会受一点点伤,但期间他们知道必须坚持饮食,经常停止去休息一会,还有,自始至终保持微笑。他们做到了!

前景

特技单车平地赛不管在描述及表演上都是难以掌握的,它或许最好被描述为在特技单车内部创造力的外在显现。也曾经被描述为就象在单车上跳芭蕾,但是选手却不是很喜欢那样的描述。这是关于一个人与特技单车连结,在平坦的场地上能够所做的一连串花式表演。特技单车平地赛能在任何平地场上表演,许多单车表演者因此变成特技单车平地赛选手。虽然特技单车平地赛并不象U型管赛或公园赛般引人注目,但仍受到选手们的尊敬。在同样的意义里,特技单车平地赛意味着一种声望。

特技单车平地赛选手一天花6到8小时的时间来练习(当然,须视乎他的生活情况)。特技单车平地赛的选手相较其他选手,只能得到更少的赞助商支持或甚至必须自行负担费用。有些选手索性带上随身听,沉醉在动感之中。

毫无疑问,BMX要比迅速消亡的滑板运动有着更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自行车的代步能力要比滑板强,对场地条件要求更低,可以在郊区的一块空地上,直接用推土机推出起伏不平的赛道。在八十年代初期,BMX赛道非常的多,车队和俱乐部也层出不穷,车手们很容易获得赞助,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随着比赛的发展,这个运动越来越完善,开始出现职业车手和非常高级的BMX自行车。著名的车手经常被电视和电台采访、作报刊和杂志的封面、不停的去世界各地参加比赛,并被他们的同龄人视为英雄。

将来的BMX会怎么样呢?会有更大更好更长的赛道吗?会有更高的奖金、更多的杂志封面、更轻更结实的自行车吗?没有人知道,只有一样东西是肯定的,年轻人喜欢自行车越野!

该文章由作者:【在商言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