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8月15日美国上映的《现代启示录》是一部以越战为背景的影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马丁·辛、马龙·白兰度、罗伯特·杜瓦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越战期间,美军情报官员威尔德上尉奉命除掉库尔兹上校。接到命令后,威尔德率领小分队,冒险乘小艇深入柬埔寨。
剧情简介
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上尉威拉德接到总部的命令, 去寻找脱离了美军的科茨上校。科茨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如今却已陷入疯狂。他在越南境内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推行着野蛮、血腥、非人的残暴统治,还不时地向美军进行疯狂的近乎妄语的广播宣传。威拉德接到的命令就是找到科茨,并把他带回来或者是杀了他。带着这个命令,威拉德率领一小队士兵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穿越丛林前往越南。 在寻找科茨上校的过程中,威拉德几乎横穿了整个越南战场。他目睹了种种暴行、恐怖、杀戮与死亡的场景,深深地受到了震撼。在不断的杀戮之中,威拉德也几乎变得疯狂。
最后历尽艰辛的威拉德一行终于来到了科茨的恐怖王国。他们落入了科茨的手中,受到了严酷的折磨。但这却也使威拉德得以直接面对科茨。科茨本可以杀死威拉德,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他借助威拉德的手完成了渴望已久的死亡,终于从这个疯狂的世界中得以解脱。而威拉德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人类心中的邪恶与黑暗,体会到了邪恶所引起的疯狂。土著们跪倒在他面前,他实际上已取代了科茨。对这一切感到由衷地厌恶的威拉德拉起同伴,登船离去。科茨的疯狂被制止了,但在整个越南战场上,恐怖与杀戮仍然在疯狂地进行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马丁·辛 饰 | 本杰明·维拉德上尉 |
马龙·白兰度 饰 | 特种部队上校沃尔特·科茨 |
罗伯特·杜瓦尔 饰 | 空中骑兵师上校比尔 |
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 饰 | 护送队员机械师杰·“厨子”·希克斯 |
山姆·伯顿斯 饰 | 护送队员冲浪手兰斯·约翰逊 |
劳伦斯·菲什伯恩 饰 | 护送队员泰隆·克林·米勒 |
丹尼斯·霍珀 饰 | 摄影记者 |
哈里森·福特 饰 | 驻芽庄司令部上校卢卡斯 |
斯科特·格林 饰 | Lieutenant Richard M. Colby |
詹姆斯·基恩 饰 | Kilgore's Gunner |
考林·加普 饰 | Playmate, Miss May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饰 | Director of TV Crew (uncredited) |
R·李·艾尔米 饰 | Eagle Thrust Seven Helicopter Pilot (uncredited) |
Albert Hall 饰 | 护送队领队菲利普斯 |
G.D. Spradlin 饰 | 驻芽庄司令部科尔曼将军 |
Jerry Ziesmer 饰 | 驻芽庄司令部随员杰瑞 |
Bo Byers 饰 | MP Sergeant #1 |
Kerry Rossall;Jerry Ross; 饰 | 空中骑兵师士兵麦克 |
Ron McQueen 饰 | Injured Soldier |
Tom Mason 饰 | Supply Sergeant |
Cynthia Wood 饰 | Playmate of the Year |
Linda Carpenter 饰 | Playmate |
Jack Thibeau 饰 | Soldier in Trench |
Glenn Walken 饰 | Lieutenant Carlsen |
George Cantero 饰 | Soldier with Suitcase |
Damien Leake 饰 | Machine Gunner |
Herb Rice 饰 | Roach |
William Upton 饰 | Spotter |
Larry Carney 饰 | MP Sergeant #2 |
Marc Coppola 饰 | AFRS Announcer |
Daniel Kiewit 饰 | Major from New Jersey |
Father Elias 饰 | Catholic Priest |
Bill Graham 饰 | Agent |
Hattie James 饰 | 科林母亲米勒太太 |
Jerry Ross 饰 | Johnny from Malibu |
Dick White 饰 | Helicopter Pilot |
Christian Marquand 饰 | Hubert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奥萝尔·克莱芒 饰 | Roxanne Sarrault (Redux version only) |
Michel Pitton 饰 | Philippe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Franck Villard 饰 | Gaston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David Olivier 饰 | Christian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Chrystel Le Pelletier 饰 | Claudine (Redux version only) |
Robert Julian 饰 | The Tutor (Redux version only) |
Yvon LeSeaux 饰 | Sergeant Le Fevre (Redux version only) |
罗曼·科波拉 饰 | Francis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GianCarlo Coppola 饰 | Gilles de Marais (Redux version only) |
Henri Sadardeil 饰 | French Soldier #1 |
Gilbert Renkens 饰 | French Soldier #2 (Redux version only) |
Don Gordon Bell 饰 | Soldier (uncredited) |
Jim Gaines 饰 | Extra (uncredited) |
Linn Phillips III 饰 | Guitarist in Band (uncredited) |
Pierre Segui 饰 | French Soldier (Redux version only) (uncredited) |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饰 | TV Photographer (uncredited) |
Henry Strzalkowski 饰 | Bit part (uncredited) |
– 饰 | 劳军小分队主持人 |
– 饰 | 美军电台监听员 |
职员表
制作人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埃·罗密诺、约翰·阿什利、Kim Aubry、加里·弗雷德里克森、Shannon Lail |
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副导演(助理) | Tony Brandt、拉瑞·弗兰科、Jerry Ziesmer |
编剧 | 约瑟夫·康德拉、约翰·米利厄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麦克尔·赫尔 |
摄影 |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
配乐 | 卡迈恩·科波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剪辑 | Lisa Fruchtman、Gerald B. Greenberg、沃尔特·默奇 |
选角导演 | Terry Liebling、Vic Ramos |
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 |
美术设计 | Angelo P. Graham |
布景师 | George R. Nelson |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 | |
CD 1 | CD 2 | Apocalypse Now (1979) |
The End – The Doors | Do Lung Bridge | |
Saigon (dialogue) | Letters from Home | |
The End Part 2 | Clean's Death | |
Terminate (dialogue) | Chief's Death | |
The Delta | Strange Voyage | |
P. B. R. (dialogue) | Kurtz's Compound (dialogue) | |
Dossier #I | Willard's Capture | |
Colonel Kilgore (dialogue) | Errand Boy (dialogue) | |
Orange Light | Chef's Head | |
The Ride Of The Valkyries – Richard Wagner | The Hollow Men | |
Napalm In The Morning (dialogue) | Horror (dialogue) | |
Pre-Tiger | Even the Jungle Wanted Him Dead (dialogue) | |
Dossier #II | The End | |
Susie Q | ||
Dossier #III | ||
75 Klicks (dialogue) | ||
The Nung River | 发行日期:1988年8月2日 |
获奖记录
名称 | 奖项 | 获奖人 |
1979年3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主竞赛费比西奖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1980年52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 | 最佳摄影 |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
最佳音响 | 沃尔特·默奇、Mark Berger、Richard Beggs、Nathan Boxer | |
最佳影片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弗雷德·鲁斯,加里·弗雷德里克森、汤姆·斯滕伯格 | |
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
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最佳改编剧 | 本约翰·米利厄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最佳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Angelo P. Graham、 George R. Nelson | |
最佳电影剪辑 | Richard Marks 、 沃尔特·默奇 、Gerald B. Greenberg 、 Lisa Fruchtman | |
1980年37届美国金球奖(获奖) | 电影类-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 |
电影类-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
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卡迈恩·科波拉 |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 全剧组(提名) | |
1980年5届法国凯撒奖 |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提名) |
1980年24届意大利大卫奖 | 大卫奖-最佳外国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提名) |
1980年3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电影奖-最佳男配角 | 罗伯特·杜瓦尔(获奖) |
电影奖-最佳导演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获奖) | |
安东尼·阿斯奎斯奖:最佳电影音乐 | 卡迈恩·科波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获奖) | |
电影奖-最佳影片 | 全剧组(提名) | |
电影奖-最佳男主角 | 马丁·辛(提名) | |
电影奖-最佳摄影 |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提名) | |
电影奖-最佳原声 | Nathan Boxer、Richard P. Cirincione、沃尔特·默奇(提名) | |
电影奖-最佳剪辑 | Richard Marks、沃尔特·默奇、Gerald B. Greenberg、 Lisa Fruchtman(提名) | |
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 | 迪安·塔沃拉里斯(提名) | |
1981年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提名) |
幕后制作
虽说《现代启示录》改编自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的小说《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但影片明显与原著大相径庭。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融入了自己在非洲的亲身经历,当时他曾任一艘蒸汽轮船的船长。小说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刚果自由邦,库尔茨和马洛(影片中的威拉德)都为比利时贸易公司工作,该公司在非洲残酷剥削当地工人。当马洛抵达库尔茨的领地时,他发现已经陷入疯狂的库尔茨统治着一个小部落。在小说结尾,库尔茨死在返程途中。小说中的马洛是一名被派往库尔茨领地收集象牙的领航员,后来马洛逐渐迷上了库尔茨,当发现库尔茨的健康状况非常糟糕时,马洛极力将他安全的带回家乡;而在电影中,威拉德是想将库尔茨置于死地的刺客。
早在拍摄1969年的《雨人》(The Rain People)时,时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助手的乔治・卢卡斯就鼓动约翰・米利厄斯(John Milius)写出一部越战电影,后者想到改编康拉德的《黑暗之心》,只是他无意执导,而是希望卢卡斯担纲。不过,导演卡罗尔・鲍拉德(Carroll Ballard)曾称他在1967年就产生了拍摄《现代启示录》的想法,当时米利厄斯还没开始动笔,他和制作人乔尔・兰登(Joel Landon)达成协议,两人希望得到康拉德小说的改编权但终未如愿。
科波拉支付给米利厄斯15000美元编写剧本,并承诺如果影片拍摄成行,将再追加1万美元。米利厄斯称剧本写于1969年,原定片名为“迷幻战士”(The Psychedelic Soldier),他希望将康拉德的小说当作一种寓言,因为小说情节过于简单,根本无法完全遵从。在构思人物时,他还借鉴了身边的第一手素材,他的好友弗莱德曾亲眼目睹越共砍掉了村民们的手臂。科波拉曾告诉米利厄斯:“将你想要的每段场景都写进这部电影。”米利厄斯先后修改了10稿,总计超过了1000页。在60年代,嬉皮士中流行着一种纽扣徽章,上面写着“Nirvana Now”,米利厄斯深受启发,遂将片名改为“Apocalypse Now”。
科波拉完全被米利厄斯的剧本吸引了,他将其形容为“一部喜剧和一部可怕的心理恐怖片”。乔治・卢卡斯起初有意执导本片,但要排在《五百年后》(THX 1138)之后,在1971年才能开拍。他计划在加州斯托克顿与萨克拉曼多之间的稻田中拍摄本片,他的好友、制作人加里・库尔茨(Gary Kurtz)还曾特地前往菲律宾物色拍摄地。按照两人的最初构想,影片拍摄预算为200万美元,采用纪录片风格,使用16mm摄影机,雇用真正的士兵。不过,后来卢卡斯开始投身于《美国风情画》,于是耽误了《现代启示录》的拍摄。1974年春,科波拉开始同制作人弗莱德・鲁斯(Fred Roos)和加里・弗雷德里克森(Gary Frederickson)商谈影片的拍摄事宜。
在拍摄《教父2》时,科波拉曾先后邀请卢卡斯和米利厄斯执导本片,但两人都在忙于其他影片。科波拉决定亲自执导和制作,他认为本片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本性,阐释了善恶之间的区别以及美国社会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影响。科波拉希望影片能带领观众体验一次前所未有的战争经历,能促使观众产生和越战老兵一样的感受和反应。赴澳大利亚宣传《教父2》时,科波拉和他的制作人曾前往北昆士兰的凯恩斯考察当地丛林。后来他决定在菲律宾拍摄,因为便于利用美式装备和廉价劳动力,而且制作人弗莱德・鲁斯曾在菲律宾拍摄过两部小成本电影,在当地结交了一些朋友。1975年末,科波拉重新修改了米利厄斯的剧本,并与联美电影公司商谈投资金额。按制作人弗雷德里克森的估算,影片拍摄预算在1200万至1400万美元之间。后来科波拉的美国西洋镜电影公司(American Zoetrope)向海外发行商募集了800万美元,联美电影公司出资750万美元。在拍摄经费落实之后,弗雷德里克森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共进晚餐,后者同意让菲律宾军方协助拍摄。
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是扮演威拉德的最初人选,但他因不愿出国拍片17周而谢绝了科波拉的邀请。科波拉又找到艾尔・帕西诺,可帕西诺认为影片拍摄周期过长,而且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拍摄《教父2》时,帕西诺曾饱受肺炎之苦,于是他一直对热带丛林心有余悸。后来杰克・尼科尔森、罗伯特・雷德福和詹姆斯・凯恩也相继与本片失之交臂。科波拉和鲁斯想起了马丁・希恩,在《教父》开拍前的选角过程中,马丁・希恩曾为得到迈克尔的角色参加试镜,虽然他未能如愿,但还是给科波拉和鲁斯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希恩当时片约在身,一时无法出演本片。最终,科波拉决定启用出演过《穷街陋巷》的哈威・凯特尔(Harvey Keitel)。1976年初,为了说服马龙・白兰度扮演库尔茨,科波拉开出了350万美元的天价,而白兰度在片中的戏份只需拍摄一个月,这种巨额片筹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
制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美国 | 1979年8月15日 |
中国香港 | 1980年3月27日 |
影片评价
《现代启示录》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9年拍摄的经典名作。当时,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及为了迎合主流观众的胃口,该片曾删掉长达49分钟的内容。20年后,科波拉在电视上收看这部旧作时,深感当时的“顺从”给它带来的缺憾。也许,经过这二十年的风云变幻,如今的观众已趋向成熟,可以承受当初大刀阔斧剪去的那些个性独特和带明显政治意味的情节。于是,在科波拉的策划下,这部惊世之作终于恢复其本来面目。(网易评价)
作为一部具有大歌剧风格的战争电影,《现代启示录》并不仅仅从视觉上还原了真实的越战,更让这一成为美国伤口的战争被异化,或者说还原出本原状态的人性。影片就像一个寓言揭示了最大的真相:任何一场战争其实都没有胜负,胜利的一直只是战争本身。(网易评价)
该文章由作者:【张宏涛】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