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出生,32岁就当上了陆航团参谋长。南京军区某陆航旅参谋长、全军陆航部队少有的硕士学历的特级飞行员。盛建忠带领司令部,在一无教材二无经验的情况下,用1年的时间,完成了“武直十”22个课题的研练,全面检验了新机型的新战法,使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盛建忠拍了胸脯,也担当了使命,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飞出了“武直十”的诸多技术极限,真正把机器飞成了武器。
简介
事实上,盛建忠是我军首批“武直十”特级飞行员,首批“武直十”全天候飞行员,首批完成“武直十”各种武器系统射击考核的飞行员——导弹、火箭弹、机枪,陆航部队一共打全了的不过10来人,盛建忠的稳、准、狠闻名全军,是个地地道道的“低空杀手”。
事迹介绍
与武直十
有一样东西让盛建忠变得异常冷酷和血性——那就是中国第一款专用武装直升机,低空杀手“武直十”。180厘米高的盛建忠坐进“武直十”,戴上那种只有电视上才见得着的火控头盔,立即像换了个人。狭窄的机舱,便是盛建忠的另一个世界。事实上,盛建忠是我军首批“武直十”特级飞行员,首批“武直十”全天候飞行员,首批完成“武直十”各种武器系统射击考核的飞行员——导弹、火箭弹、机枪,陆航部队一共打全了的不过10来人,盛建忠的稳、准、狠闻名全军,是个地地道道的“低空杀手”。
在盛建忠的手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瞄着战场飞行”。2010年年底,“武直十”装备部队,第一批就给了盛建忠所在部队。为了使新装备按时形成战斗力,盛建忠带着飞行员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测试,平飞、侧飞、倒飞。测试进行到尾声,突然发现还缺少“最近攻击距离”和“最大攻击角度”两项战术指标。
低空飞行
极限飞行,挑战的是飞机和飞行员的双重极限。三四个小时飞下来,很多优选出来的飞行员都扛不住。盛建忠拍了胸脯,也担当了使命,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终于飞出了“武直十”的诸多技术极限,真正把机器飞成了武器。上级交给陆航部队一个训练课题,名为“联合打击导弹快艇”。可现有条件下,上哪儿找100公里时速的高速目标?盛建忠想到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速度和机动性,跟海上的高速快艇都极其相似。
于是,旅里派出了几辆汽车驶上高速公路,一场以高速公路汽车为模拟对象的演练拉开序幕。追击、咬住、俯冲,然后是模拟发射,接着一个华丽转身……单机尾追攻击、双机协同攻击、两机侧面夹击,一个新机型的战法训练,在悄然中完成。他说,新机型就需要新战法,武装直升机不仅需要飞行员,更需要战斗员。盛建忠带领司令部,在一无教材二无经验的情况下,用1年的时间,完成了“武直十”22个课题的研练,全面检验了新机型的新战法,使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
盛建忠飞得好,他是多项海上飞行记录的保持者,10年前就曾冒着大雨驾机在海上救过渔民。但在旅里,盛建忠最让人佩服的,其实还不是他的胆识和飞行,而是他的信息化素养。“武直十”刚到旅里,飞行员们围拢一看,与平日里飞的其它机型大不一样。别的不说,几个大屏幕代替了以前的机械界面,头盔上闪烁着各种信号。别说火控系统,光飞行也由目视飞行、仪表飞行进化成有强大信息系统支撑的数字飞行。
该文章由作者:【塔罗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