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三中学创建于1971年,2003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是惠城区一所规模大、质量高的完全中学。现有40个教学班,2504位学生。地处惠城区下角中路49号,交通便利。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建有高标准的学生公寓和饭堂,是市区为数很少真正具有内宿条件的学校之一。三中有一支勤奋敬业,索质较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0人,一级教师78人,高级教师23人,本科以上学历104人。先后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及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共19人,获得全国、省市先进教师,优秀斑主任等荣誉的教师共20人。
学校简介
惠州市第三中学1971年9月开办,2003年10月评为市一级学校,2006年12月评为省一级学校。学校地处惠城区下角,占地面积近4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925平方米。在编教职工196人,其中高中部专任教师104人。在104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41人;硕士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102人。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97人,其中高中部28个教学班,高中学生1761人,是目前惠城区高中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
办学业绩
2001年惠州三中高考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达124人,荣获“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2002年高考,上线人数达147人;2003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上线人数达160人;2004年高考再创新的辉煌,上线人数达182人,李翠娟同学以850分摘取广东省地理单科状元桂冠,学校荣获惠州市“高考成绩进步奖”“高考成绩特别奖”;2005年高考再续辉煌,上线人数224人。连续多年稳居原市直普通中学第一。
附:惠州三中近几年高考上线人数统计(以市考试中心数据为依据)
年份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
上线人数 | 重点本科 | 3 | 9 | 2 | 3 | 2 | 1 |
一般本科 | 25 | 25 | 19 | 19 | 34 | 25 | |
专科A(省专) | 51 | 82 | 81 | 46 | 79 | 72 | |
总上线人数 | 68 | 124 | 147 | 160 | 182 | 224 | |
原市直普通中学排名 | 1 | 1 | 1 | 1 | 1 | 1 |
惠州三中中考成绩也连续多年名列原市直中学前茅。2004年中考再创辉煌,总分700分以上7人,600分以上100人,平均分、及格率、优良率皆以绝对优势列原市直普通中学第一;汤永熹以满分成绩,成为惠州市数学单科状元,康凯以99分成绩,成为惠州市化学单科状元;学校荣获“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
附:惠州三中近几年中考成绩在原市直普通中学排名
年份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平均分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及格率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优秀率 | 第二名 | 第二名 | 第二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第一名 |
惠州三中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有45人获国家级奖,68人获省级奖,163人获市级奖。
校园环境
惠州三中是市区为数很少真正具有内宿条件的学校之一。一幢崭新的可供1000人住宿和1500人就餐的学生公寓投入使用。为内宿生提供优良、舒适而便利的服务。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各班定期出版版面优美、内容丰富的黑板报,各年级常组织小型多样的文体竞赛活动,学校每年举行校运会、元旦文艺汇演、迎春书画展及节目主持人大赛。校田径队、篮球队参加市级比赛,成绩列原市直中学前茅。校鼓号队、舞蹈队及文学社的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每学期聘请各类专家来校讲座,开拓了师生视野。
校园绿树成荫,幽雅整洁,具有规范的生物园、地理园等学习园区,拥有田径运动场、快乐体育园地、舞蹈室、美术室及各类球场等文化体育活动场所。2003年造价近1000万元总面积8400m2的综合大楼和2005年造价650万元总面积6000m2学生公寓的投入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我校按省一级学校标准装配了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软件制作室,建立了三中校园网,教学设备一应俱全。我校的办学条件已进入惠州市区学校的先进行列。
学校管理
惠州三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有一套健全的具有三中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行“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制度”、“卫生督查员制度”;每年召开“十佳学生”、“百名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义卖助贫活动、新生军训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惠州三中的发展自始至终得到上级领导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市委副书记刘耀辉、副市长徐志达亲临我校“市一级学校”挂牌仪式,勉励三中以成功申报“市一级学校”为新的起点,全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副市长徐志达、区委副书记刘光明及教育局领导多次视察三中,为学校排忧解难。市教育局领导对三中的评价是:“市三中是市教育局重点扶持发展的、能够为惠州市民提供优质学位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
教师队伍
惠州市第三中学有一支勤奋敬业,索质较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0人,一级教师78人,高级教师23人,本科以上学历104人。先后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及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共19人,获得全国、省市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的教师共20人。
历史沿革
省立三中设于清代享誉岭南的丰湖书院遗址。地处西湖,得湖光山色之秀,环境幽美。嘉庆间(1801)宋湘为书院大门题联,以“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称誉,确实恰如其分。
学校的历史沿革源远流长。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府沈传仪将丰湖书院改办惠州府中学堂,开创了东江地区近代教育的历史。民国元年(1912)十月,改名惠州中学,校长林善儒。次年,经广东省长公署教育司批示,定名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委苗致信任校长(苗于1926年离职后,校长接替顺序是:黄瑞安、叶秉机、陈希哲、林善儒、张世煊、邓水华、张燊霖,孔宪瑗、黄国俊、王学潜)。
民国十一年(1922)因军阀混战,学校惨遭毁坏,迁址府城金带街陈家祠。民国十七年(1928)迁回原址,大修校舍,并将黄塘寺改建,增作教室、宿舍,扩建体育场,加宽校道(即现西湖黄塘堤),充实教学设备。民国廿七年(1938)经省教厅批示,学校更名为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校长黄佩伦。是年秋末,日军侵犯惠阳,学校迁址紫金县蓝口圩,又改名广东省立东江临时中学。
自民国初年至三十年代末,广东断续被军阀盘据,教育经费无从固定。该校虽是省立中学建制,但长期来,除特大的修建费得省厅批给一些之外,常年经费均由地方筹给。如民固十七年(1928)学校迁回原址扩建校舍,校长陈希哲将自己座落金带街高屋巷的祖屋变卖,支援复校。该校民国廿一年(1932)的概况年报中表明:全校教职员工25人,学生364人。全年支出经费共毫银36386元。这些支出都是收学生的每期学费(高中5元,初中4元)、宿费(1.5元)和城区范围内的筵席捐、生猪出口捐、码头捐、铺票抽彩(赌捐)、屠捐附加等地方税捐收入来解决。
该文章由作者:【造字的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