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长沙市公立大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Huna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大数据国家标准优秀试点单位”、教育部“教育电子政务试点工程单位”。

学院起始于1933年创办的厚生会计讲习所,1942年,厚生会计讲习所改名为湖南私立厚生会计补习学校。解放后,厚生会计补习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51年更名为湖南厚生会计学校,由私立改为公办。此后,相继更名为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省财贸学校、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等。1985年升格为湖南财经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总占地面积760.35亩,图书馆馆藏图书165万余册,电子图书54万余册;设有14个二级院所,共开办41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43人,在校学生16218人。/n/n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长沙市公立大学)

历史沿革

湖南省财政学校

1933年,厚生会计讲习所创办。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1942年,厚生会计讲习所改名为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

1951年下学期,省税务局开始接办厚生会计学校,从此,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由私立变成公办。

1953年6月,湖南私立厚生会计学校与省税干班合并成为湖南省财政学校。

1958年,遵照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将财贸系统几所干校合并成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校舍设在湖南大学北校区(原湖南财经学院)。

湖南省财贸学校

1960年,经省人委批准,撤销湖南省财贸干部学校,成立湖南省财贸学校。

1965年上期,学校改名为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

1969年初,被宣布撤销,同年10月,奉命恢复。

1970年10月7日,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搬至原湖南省财贸学院继续开办,校名不变,属中等专业学校。

1973年,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改称湖南省财会学校。

1979年2月15日,中共湖南省委文件批示:原湖南省财会学校改为湖南财经学院;湖南省财会学校仍继续开办,另择地点,重建校舍。

1985年5月3日,国家教委下发文件《关于同意建立湖南财经专科学校的通知》,学校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

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10年1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五届四次会议评审通过,国家教育部同意在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项目,筹建厚生国际教育学院。

2016年12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文件通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批准为“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1年10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943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98人,副高职称教师225人;有博士学位教师314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161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学术型)1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十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刘寒波、刘建民等

湖南省级教学名师:刘寒波

湖南省级优秀教师:王颖梅

湖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负责人

1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伍中信

2

经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吴建国、方涛

3

财政学专业教学团队

刘寒波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学校设有会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工程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会计学院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财政金融学院

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投资学

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工程管理学院

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造价、土地资源管理

数学与统计学院

金融数学

人文与艺术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

经济学院

商务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休闲体育

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厚生国际教育学院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2个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一五”重点专业,2个“十二五”湖南省级资助建设专业,4个湖南省级特色专业;有5门湖南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湖南省级在线精品建设课程;有3个湖南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个湖南省“十三五”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2个湖南省“十三五”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一五”重点专业:会计、财务管理

“十二五”湖南省级资助建设专业: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湖南省级特色专业:会计、市场营销、金融管理与实务、财务管理

湖南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长沙市开福区财政局、会计系会计实验中心

湖南省“十三五”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湖南省级精品课程:审计学、数据库技术与运用、财政学、税法学、外贸英语函电

湖南省级重点建设课程:财政学

湖南省“十三五”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湖南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长沙市开福区财政局、会计系会计实验中心

湖南省“十三五”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基地: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金融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天信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教学成果

2017-2018学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27项各类学科竞赛。其中省大学生学科竞赛17项,技能竞赛4项、文艺与体育竞赛6项;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等奖7项,省级三等奖11项、优胜奖8项;参加创新活动,获湖南省创新创业省级三等奖10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3个湖南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

湖南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财政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1个湖南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湖南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湖南省级社科研究基地。

湖南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财经大数据资产开发与利用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级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财政与会计研究基地、湖南省政府非税收入研究基地、湖南省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法务会计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高等财经教育研究基地、湖南财政监督理论研究基地

湖南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财务信息与资本市场效应省重点实验室、财经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省校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18年,学校6位老师组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获立项资助,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科青年项目2项。

2015-2016年科研获奖情况一览表

成果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等级

民生视阈的法务会计理论创新研究

湖南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一等奖

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

多级Sigmoid神经网络在本科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

大数据环境下智能穿戴设备在现代教学环境中的应用研讨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

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学习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二等奖

基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优秀论文奖

三等奖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2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275735册,有电子图书531117册,数据库81个。购买的数据库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超星、EPS等中外文数据库20个,与湖南省高校共享的团购数字资源库有27个,馆藏文献图书重点是会计、财政、计算机、外语等特色学科专业。

学术期刊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设有金融与保险研究、投资与证券研究、财政与税收研究、非税收入管理研究、财务会计研究、会计师论坛、经济理论研究、农业农村农民研究、旅游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企业管理研究、法学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等栏目。

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合作单位。

文化传统

校训

正德厚生、经世济用

“正德厚生”源自《尚书·大禹谟》记载的帝舜和大禹在讨论如何治理国家对白中的话。按照《中庸》的说法,“正德”就是尽人之性,以正人德;尽物之性,以正物德;厚生,使生民的生活富足,充裕。二是“经世济用”源自浙东学派“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旨在“学以致用,有济于民”,“经世”,治理世事,最早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而“济用”是对“致用”的延伸,指成就并发挥实践的作用,就是要“济”现实的政治、经济,“济”治国安邦得民的大“用”。“经世济用”要求的是“实学、实用”,强调的是“实习、实讲、实行”,做到说实话、干实事、务实际、求实效。并指出了校训“正德、厚生、经世、济用”的时代意义。

校标

学校校徽主体图形为外圆内方半包围图案,上方是学校中文名称,下方是学校英文名称。标志主体由方孔圆形钱币变形而成,同时蕴含F、E两个字母,代表学校财政经济的专业属性,体现技术立业、应用为本的含义;主图形整体是一只眼睛,象征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老师的言传身教。

校歌

《财苑之歌》

雄鹰飞翔在万里云天,风雨磨练他矫健的翅膀。

鱼儿遨游在无边的海洋,浪潮澎湃伴着他成长。

我们耕耘在财院土地上,播种着强国富民的希望。

岳麓山枫林在唱,湘江水涛声在唱。

我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风帆。

林中雀鸟唱响了晨曲,朗朗书声在晨雾里飘荡。

校园灯光像满天的星斗,键盘声声在夜空里敲响。

我们耕耘在财院土地上,播种着强国富民的希望。

岳麓山枫林在唱,湘江水涛声在唱。

社会和谐经济腾飞,谱写出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肖湘愚

校长

刘长庚

党委副书记

刘寒波

党委委员、副校长

刘茂盛、赵鹤平、郭国强、苏玲、刘钟理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李雪山

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

文炳勋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校长

刘剑平(1980.3—1981.12)

田茂生(1981.12—1985.5)

马开桥(副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1986.1—1987.2)

马开桥(1987.2—1988.8)

刘畅鹏(第一副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1988.8—1992.11)

颜学根(1992.11-2003.11)

彭子美(2003.11-2012.9)

张天晓(2012.9-2015.8)

晏金平(副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2015.8-2016.1)

田茂生(1981.10-1983.8)

刘畅鹏(第一副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1983.8—1984.10)

刘畅鹏(1984.10—1994.11)

颜学根(1994.11—1999.4)

唐庚荣(1999.4—2001.6)

彭子美(常务副校长,主持行政全面工作,2001.6—2002.5)

彭子美(2002.5—2005.3)

伍中信(2005.3—2018.9)

该文章由作者:【谈无欲】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