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运输机(超大型军用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乌克兰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ія,俄文:Антонов Ан-225 Мрия,英文:Antonov An-225 Mriya,中文:米莉亚、梦幻;北约代号:Cossack,中文:哥萨克)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超大型军用运输机。安-225运输机是为运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而研制,最大起飞重量640吨,机舱最大载重250吨,机身顶部最大载重200吨,机身长84米,翼展88.4米,是世界上载重量最大、机身最长、翼展最宽的飞机。(尽管大力神号水上飞机翼展97.54米,但因为它实际上只飞离了水面约20米,在这种高度表现下只被视为是一种翼地效应机)。安-225运输机仅生产一架,现归乌克兰所拥有。

2022年2月27日,据多家乌克兰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大的运输飞机AN-225 “Mriya”在基辅附近的戈斯托梅利机场被战火摧毁。

安-225运输机(超大型军用运输机)

发展沿革

安-225运输机是苏联在1985年春季因应当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其他火箭设备之运输需求,由安东诺夫航空科技技术联合体研制设计,原计划制造两架,由于开发时间非常短,安-225的大部分概念都是来安-124运输机。1988年11月30日一号机完工出厂,注册号:CCCP-82060,12月21日在基辅进行第一次试飞,1989年5月12日完成首次暴风雪号的背负飞行。

20世纪80年代晚期,由于当时苏联的经济已经恶化到不足以支持昂贵的太空探索计划,因此暴风雪计划在实际发射成功一次之后就被迫中止,而专门为了太空计划而设计建造的安-225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第二架安-225只有部分完工,并被封存。真正完成制造并能飞行的安-225运输机仅有一架。

当地时间2018年4月3日,安-225运输机从乌克兰基辅起飞飞往德国莱比锡市,这是它进行的第一次商业飞行。

2022年2月27日,据多家乌克兰媒体报道,世界上最大的运输飞机AN-225 “Mriya”在基辅附近的戈斯托梅利机场被战火摧毁。

安-225运输机在苏联时期制造,于1988年12月完成首次试飞,是世界上体型最大和起飞重量最大的飞机,机长84米,翼展88.4米,高18.1米,由6台发动机提供动力,最大载重量250吨。

设计特点

外形设计

安-225是在安-124基础上了延长机身,延长后机身全长84米,但客舱的基本横截面和机头舱门未变,取消了后部装货斜板/舱门。

为了背负暴风雪号并避开在飞行过程中航天飞机后方所产生的乱流,安-124原本的单垂尾设计被两个位于水平尾翼末端带上反角的对称式垂直尾翼所取代,变成一个由正前方看去是“H”字形的机尾,所有翼面都后掠,方向舵分为上下两段,升降舵则分为三段。

为了提供足够的推力,安-124原本所搭载的四具ZMDB Progress D-18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被增加到六具,而全机结构也根据尺码与重量的增加而进行适当的强化。飞机总重和载重能力都增加了50%。

起落架部分,鼻轮是由两对复轮一共4个轮胎组成,而腹轮部分则是前后七组复轮左右共两排,总共有28个轮胎,全是以油压方式上下,其中前轮具有转向作用以提升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的机动性。

货舱设计

安-225当货舱形状非常平整,整个货舱全长43.51米,最大宽度6.68米,货舱底板宽度6.40米,最大高度4.39米。为了方便巨大货物进出,机首可以上掀打开的“掀罩式”机首,并把驾驶舱设在主甲板上方的二楼处,在货舱内还装设了起重机。与安-124不同的是,安-225的机尾处没有可以打开兼作卸货坡道用的尾门,安-225一共需要六名机组人员来操作,不过以安-225的巨大机舱容积,如果转用做为客机,初步估计它可能可以同时容纳得下1500到2000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客机A380的4倍。货舱内可装16集装箱,大型航空航天器部件和其他成套设备,或天然气、石油、采矿、能源等行业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部件。

载重能力

安-225的载重量原厂公布是250吨,但一般认为,安-225至少有超过300吨的载重能力,其中货物不是只可放在机身内的货舱中,安-225原本为了背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所设计的机背货架,也拥有运载250吨重物体的能力。(相比之下,美国空军所拥有最大型的军用运输机C-5只有118吨的额定载重能力,安托诺夫的安-124只有约150吨的水平。)除了一般所注目的载重能力外,安-225因为机身庞大,所能携带的油料也相对地更多,因此拥有超长的续航能力,在全负载的情况下仍能持续飞行约2500公里的距离。

性能参数

项目

数据

乘员

6人

长度

84.00米

翼展

88.4米

高度

18.10米

机翼面积

905.0平方米

空重

175吨

最大起飞重量

640吨

动力系统

6×ZMKB Progress D-18涡扇发动机

推力

6×229千牛

货舱尺寸

43.0米X6.4米X4.4米(长X宽X高)

最大飞行速度

850千米/小时(0.69马赫)

实用升限

10000米

起飞滑跑距离

0.3505万米(1.15万英呎)(最大载重)

航程

0.45万千米(带200吨内部商载)

0.96万千米(带100吨内部商载)

1.54万千米(最大油量)

翼载荷

662.9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2

最大载重

250吨

服役动态

1988年12月首飞。

2013年11月29日,安225从乌克兰基辅飞抵石家庄国际机场,装运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两辆“祥龙号”城市有轨电车,将以30日零晨4时启运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产品首次登陆欧洲市场。

2015年12月14日上午,本应降落石家庄机场的安-225备降在天津机场。

2016年8月30日,中国空域产业集团与乌克兰国有企业安东诺夫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达成多项共识,双方就目前世界最大运输机A-225正式落户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后,中国空域集团将获得A-225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所有技术、图纸和产权。

2016年8月31日,安东诺夫方面作出回应称:8月30日,安东诺夫公司与中国空域产业集团就“安-225”相关问题达成合作协议,双方表达了长期合作的意向。协议规定双方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乌克兰将生产第二架改进型“安-225”出售给中方公司;第二阶段,根据安东诺夫生产许可在中国联合批量生产该型号飞机。安东诺夫公司代表说,协议的各个阶段将依据单独的合同来执行。

2016年9月,乌克兰驻华大使焦明·奥列格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安-225运输机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公司制造。在飞机研发与制造方面,安东诺夫是世界领先者。近年来中国对物流的需要越来越高,安-225作为世界最大的运输机,刚好在远距离运输和承重方面有很大优势,能够运送至少270吨的货物。乌方大概需要四五年的时间向中方交付飞机,此后将允许中方按许可证联合生产这种运输机。

2020年4月12日晚,安-225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降落,这是安-225时隔5年后,再一次飞抵中国。安-225运输机此次运送的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和呼吸机,该机将携带这批医疗物资前往波兰。

改装升级

苏联解体后安-225由安托诺夫所在的乌克兰接管,注册号变更为:UR-82060。

但由于该国的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操作安-225,因此一号机从1994年5月以后就被存放在工厂的一角,机上许多主要零件也被拆下作为安-124与安-70的备用零件,实际上等于是已经处于不能飞行的报废状态。

1998年安托诺夫尝试继续建造施工一半的二号原型机,1999年起该公司展开一个新的计划,将旗下拥有的安-124机队开放出租给西方国家作为超大型货物的运输用途,由于世界上唯一一架能与安-124匹敌的运输机、美国空军的C-5“银河式”运输机是纯军事用途的飞机,因此安-124成为世界上唯一可让民间租用的超大型货运用机,使得这种包机性质的经营方式大大成功。

因为安-124民用化的成功而恢复信心的安托诺夫于是将目光又转回曾经一度中断的安-225身上,在经过1年左右的改装与机身强化之后,换上先进的西方航电设备,于2001年6月在法国的巴黎航空展中再次亮相,偶尔会负担跨大西洋航线的货运飞行任务。

安托诺夫正在积极进行二号原型机的建造,并且检讨进一步大量生产作为超大型民用运输机的可行性,而原本23,400公斤推力等级的俄制引擎,也可能会换成西方民航界使用、推力更大的劳斯莱斯Trent 892型(41,414公斤推力)或普惠PW4098型(44,453公斤推力)涡扇发动机。

第二架安-225采用后部装货舷门和新尾部设计,同时装有一个单一的垂直尾翼。

在设计上,第二架安-225的运货效率要高于第一架。

2000年,对第二架安-225的需求变得非常明显。2006年9月,乌克兰政府决定完成第二架安-225的制造。按照计划,第二架安-225的机身于2008年左右完工,但交付日期一再推迟。2011年5月,安东诺夫设计局CEO表示,完成第二架安-225至少需要3亿美元。如果资金到位,有望在3年内完成制造。

总体评价

截止2004年11月,国际航空联合会在制定的新世界纪录标准中,安-225是长程飞行的载重纪录保持者,拥有多项起飞重量300吨以上等级型号的世界纪录。

世界纪录

世界上迄今为止载重量最大的飞机:载重量最大的飞机是安-225运输机,最初建造在600吨。在2000-2001年,它的地板得到了加固,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640吨。(吉尼斯世界纪录)

该文章由作者:【慕容清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