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血草(苦苣苔科海角樱草属植物)

散血草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多年生带根全草,可止血,散血,消肿。

功效介绍

散血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

旋蒴苣苔多年生草本。

无茎多年生草本;根茎粗短,密生纤维状须根。叶均基生;叶片近革质,卵形、宽卵形或有时近圆形,稍偏斜,长2—7.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截形、近心形或宽楔形而骤然狭窄至叶柄,边缘有规则钝锯齿,叶面绿色,下面白绿色,两面都散布短糙伏毛,背面毛被较密集尤其是沿中脉及侧脉上更甚,侧脉每侧约6条,与中脉在叶面略凹陷,背面明显;叶柄长0.5—6厘米,密被短糙伏毛。

花葶2—4条,高7—14厘米,密被短糙伏毛;聚伞花序有花2—10朵;苞片卵形,长约7毫米,小苞片线形,微小;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外被短糙伏毛,5浅裂,裂片近相等,三角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钟状筒形,长约2.4厘米,外面疏被短毛,冠檐稍偏斜,5裂片近相等;能育雄蕊2,内藏,花药连着;子房有短毛。蒴果长约3.8厘米,螺旋状扭曲,变无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昭通、大姚、晋宁、丽江,生于石崖上,海拔2300—3000米;分布于四川、湖北西部、陕西南部以及浙江西部。全草药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症。

采集

春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性味

苦,凉。

功用主治-散血草的功效

止血,散血,消肿。

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粉撒。

该文章由作者:【恰特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