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以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量子通信被视为可以解决人们的担忧、无条件保障通信安全的最有效方式。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量子科学卫星的有效载荷难度很高,其光学仪器的研制克服了很多困难,有效载荷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对于明年上半年发射充满信心。”此外,以研究微重力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为目的的实践十号卫星以及探测超大质量黑洞和其他高能天体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进展也比较顺利,预计都将于明年上半年前后发射。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全新通信技术)

背景

“在信息安全方面有很多瓶颈问题,像斯诺登事件告诉我们,在传输线路中可以进行光缆的无感窃听,黑客的攻击无所不在。”潘建伟表示,量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元,能量的最基本携带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量子不可复制。

第二次量子革命,可以用于安全通讯,实现通信加密计算能力的飞跃。

潘建伟透露,2016年7月,中国将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颗由中国科大、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卫星,将在全球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

研发进展

该卫星已完成载荷正样产品、卫星平台正样产品研制、整星电测和热平衡试验,正在开展发射星集成测试、EMC测试、力学试验、磁测试等工作。

在科学应用系统方面,现在已完成兴隆、南山、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的验收测试。此外德令哈量子通信地面站与卫星有效载荷初样鉴定件的对接实验,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舱验收也已经完成了。

卫星上天后,科学应用系统将在首席科学家的主持下,协调卫星和各大系统,实现预定科学目标。

成功发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意义

如果该卫星成功运行,中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潘建伟说,“我希望它尽快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就像计算机曾经做到的一样,改变世界。”

该文章由作者:【博希莱】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