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以1945年重庆谈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国共两党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并着力描写了各大民主党派积极支持共产党创建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该剧是由张国立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蒋勤勤、张铁林等主演的电视剧。2011年6月20日于北京、天津、重庆三家卫视同时播出。
剧情简介
1945年4月23日中共七大开幕,毛泽东所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引起了全国进步民主人士的热烈反响。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召开了六中全会,蒋介石独裁野心的欲盖弥彰和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糜费,让很多人产生不满,特别是以民盟为首的一些中间派,他们更拥护《论联合政府》提出的观点。无奈之下,蒋介石决定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想通过国民大会的形式,使国民党获得执政权,借此拉拢其他一些社会党派,并妄图骗得社会舆论的支持。
此时的欧洲战场,德国即将战败,日本战败也只是时间问题、国际、国内的形势,国共两党均有所洞察,美国政府和蒋介石害怕看到一个赤色的中国在亚洲出现,决定派宋子文赴莫斯科与苏联谈判。
为了促成国共联合,民盟决定组成延安观察团,蒋介石无奈之下同意了他们的延安之行。民盟的观察团到了延安以后得到了毛泽东的亲自迎接,并和共产党达成了共识,但蒋介石对延安一行人带回的中共协议很不满,坚持召开国民大会,还对去延安的六个人进行监控。
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地投下原子弹,8月9日,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这同时,苏联在谈判中并没有一点的让步,这使宋子文不愿意在协约上签字,但美国方面却希望蒋介石可以妥协。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全国上下,举国欢庆。蒋介石不同意让中共受降,但中共的部队还是进入了东北,并展开基层工作,巩固根据地,还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中间党派为可能发生的内战而担心,想要设法促成国共双方的合作、和解,但蒋介石还是在暗中对下属做好了开战的准备。
美国政府虽然愿意帮助蒋介石巩固政权,但是如果蒋介石坚持内战,美国将不再支持他。迫于美国的压力,蒋介石想出一个权宜之计,就是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既给自己部署军队争取时间,也向外界显示出自己并不想内战的诚意。
毛泽东早已猜出蒋介石的阴谋,他不顾国际、国内及共产党内部对他人身安全的担心,为了达成国内和平,还是接受了蒋介石的邀请,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应邀来到重庆。
谈判开始了,蒋介石对谈判没有诚意,所以和谈进展很慢。毛泽东决定先做出姿态,让各界看出他们对于谈判的诚意,在这同时,毛泽东也跟各界人士接触,以宣传中共的精神。
谈判中,国共两党有很多不统一的意见,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国民党表面上在进行谈判,暗地里,积极地调兵遣将,向我解放区进攻,爆发上党战役。共产党为保卫胜利果实、保卫解放区,与国民党的部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蒋介石认为时间拖得越久就对自己越有利,毛泽东则认为只要各条战线都开展得很好,他反倒可以利用拖延的时间广交朋友,宣传民主,转化不利。
重庆谈判一时没有重大进展。毛泽东为达到和平的目的,决定让步,但蒋介石对这一让步仍然不满意,坚持要在全国实行军令统一和政令统一。美国人终于忍不住了,他们给双方施加压力,但毛泽东和蒋介石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美国方面也无计可施。
各方面的社会舆论均指责国民党打内战、假和平的阴谋。战场上的失利和美国人的施压让蒋介石不得不考虑对中共的条件让步。蒋介石打算等军队布置完毕,再和共党进行最后的谈判,如果,中共还是现在的态度,就以土匪清剿之。
此时的舆论已经完全偏向共产党一方,谈判一时又陷入了僵局,民盟的人也怕情况对共产党不利,希望毛泽东先回延安。虽然蒋介石安排军统做好一切可能的准备,但鉴于国际国内的形势又不敢对毛泽东下手。
在民主党派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蒋介石最后不得不退让,9月27日,国共两党恢复谈判。同时,在战场上,共产党军队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蒋介石权衡利弊,不得不与中共签订停战协议。至此,重庆谈判达成了初步协议,在张治中的护送下,毛泽东也安全的返回延安。
回忆毛泽东在重庆的岁月,一些党外朋友,为毛泽东同志的雄才伟略、大智大勇所感叹,也越发感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也选择了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民主党派。
主创团队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配音 |
唐国强 | 毛泽东 | 原音 |
张国立 | 蒋介石 | 原音 |
刘劲 | 周恩来 | 原音 |
蒋勤勤 | 宋美龄 | 原音 |
郭连文 | 刘少奇 | 张闻天 |
王伍福 | 朱德 | 刘特 |
王健 | 任弼时 | 孟宇 |
史鑫 | 邓小平 | 陈光 |
张东强 | 叶剑英 | – |
宗利群 | 彭德怀 | – |
车晓彤 | 刘伯承 | 陆揆 |
许戈 | 王若飞 | 陆揆 |
张剑锋 | 颜太龙 | – |
杨俊勇 | 陈云 | – |
赵玉林 | 张闻天 | – |
张国文 | 李克农 | 田波 |
林凤文 | 林伯渠 | – |
潘广居 | 吴玉章 | – |
张晓明 | 雷震 | – |
汤振民 | 曾克林 | – |
于毅 | 王龙 | – |
张慧 | 姜英 | – |
屈扬 | 龙飞虎 | – |
霍艺峰 | 老乔 | – |
张羽 | 乔冠华 | – |
徐英智 | 李少石 | 齐杰 |
郑锡龙 | 王炳南 | 彭尧 |
陈铁军 | 郭沫若 | 边江 |
秦丽 | 沈榕 | 徐晓青 |
马境 | 沈樱 | 刘校妤 |
程希 | 徐冰 | – |
江易珈 | 龚澎 | – |
许还山 | 张澜 | – |
张铁林 | 黄炎培 | 齐杰 |
达式常 | 柳亚子 | 张闻天 |
王志 | 沈钧儒 | – |
汪明 | 吴铁城 | – |
李长江 | 邹鲁 | – |
曹宇宙 | 叶楚伧 | – |
杨树兴 | 李烛尘 | 孟宇 |
宁生 | 章乃器 | 齐杰 |
刘义 | 刘鸿生 | – |
杨源 | 潘昌猷 | – |
郭连程 | 吴蕴初 | – |
李春辉 | 胡西园 | – |
赵熙元 | 吴羹梅 | – |
姚建雄 | 范旭东 | – |
红花 | 郑佩宜 | 马程 |
邵晓江 | 左舜生 | 边江 |
孙建江 | 傅斯年 | – |
赵建忠 | 章伯钧 | – |
吴有熙 | 褚辅成 | – |
沙恩全 | 冷御秋 | 赵毅 |
杨维奇 | 鲜英 | 陆揆 |
袁立 | 宋庆龄 | 徐晓青 |
刘洪林 | 陈铭枢 | – |
邬东水 | 谭平山 | 齐杰 |
韩庭琦 | 屈武 | 陆揆 |
王英明 | 许德衍 | – |
黄天庆 | 张申府 | – |
张进红 | 张厉生 | – |
黄俊祥 | 陶希圣 | 边江 |
李世德 | 戴季陶 | 齐杰 |
梁伟 | 钱之光 | – |
门光伟 | 陈训悆 | 边江 |
项东 | 吴国桢 | – |
吴晓东 | 张治中 | – |
何涌生 | 戴笠 | 孟宇 |
王建国 | 何应钦 | 陆揆 |
刘威 | 陈诚 | – |
李宝安 | 陈布雷 | 田波 |
梁国荣 | 王世杰 | – |
王正平 | 张群 | – |
毕海峰 | 陈立夫 | – |
赵洪纪 | 邵力子 | 赵毅 |
章玉善 | 于右任 | 陆揆 |
赵凯 | 蒋经国 | 边江 |
钟明和 | 冯玉祥 | 齐杰 |
隋抒洋 | 蒋孝镇 | 彭尧 |
李小丁 | 吴鼎昌 | – |
唐启荣 | 周至柔 | 田波 |
龚和平 | 李璜 | – |
徐玉庭 | 王昆仑 | – |
李耕 | 宋子文 | 张闻天 |
段游 | 孙科 | 陈光 |
陈立才 | 王云五 | 田波 |
石钊宁 | 张一纯 | – |
钟山 | 陈希增 | – |
刘欣 | 王芸生 | 陈光 |
高亚平 | 汤恩伯 | 张闻天 |
职员表
出品人 | 韩三平、王合清、刘光全、赵树清 |
制作人 | 马保华、赵汝城 |
监制 | 刘万利、丁道谊、张强、韩晓黎、朱敏 |
导演 | 高进军 |
副导演(助理) | 李春明、李玉萍 |
编剧 | 邹静之、阿宁 |
摄影 | 高威、吴龙 |
艺术指导 | 唐国强 |
造型设计 | 任宜工 |
服装设计 | 董清平 |
发行 | 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歌名 | 歌手 | 作曲 |
《风云际会》 | 无 | 舒楠 |
《沁园春·雪》 | 韩红 | 舒楠 |
幕后制作
张国立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电视剧版的《建国大业》,甚至还打算将电视剧也取名《建国大业》,但最后决定改成《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因为这部电视剧聚焦在重庆谈判这一点上。由于他以前没有导过这类影视剧,这次在熟悉历史上下了很大工夫,读了很多历史书,有时一边拍摄一边读史。
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戏中很多场景都是照着历史照片恢复的。有一次剧组在河北怀来搭了一座“延安”,包括毛泽东的窑洞、八路军办事处、大礼堂等,不料晚上下雨,把他们搭的窑洞冲没了,第二天只得重新再来。
剧中张国立为了维持身形消瘦,和角色贴近,在拍戏期间他每天只吃一个鸡蛋。
虽然蒋勤勤英文水平较差,但她坚持不对口型苦学英文。剧组也建议蒋勤勤只讲中文对白,英文部分则采取后期配音来弥补,但蒋勤勤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并专门请来英语老师教她念台词,坚持每个句子都由自己来完成。
在《中国1945重庆风云》中,因为宋庆龄的轮廓更饱满,而袁莉的脸型在上镜后还是显得过于娇小,为演好“国母”宋庆龄她只能努力增肥。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2011年6月20日 | 北京卫视、天津卫视、重庆卫视 |
剧集评价
《中国1945重庆风云》献礼建党90华诞,选择了重新解读《建国大业》中的历史细节,让观众更全面、更细致、更客观的了解那一段历史,也让历史的真相在荧屏中浮出水面,最后借用戏剧和镜头语言的方式把历史放大,让本剧成为历史题材少有的经典影片。(新浪娱乐评)
电视剧《中国1945重庆风云》齐聚多位荧屏耳熟能详的面孔,这提升了本剧的观影价值。剧中唐国强、张国立两人在荧屏初次亲密接触,也增添了本剧的精彩程度。此外,编剧在丰富了原本题材的同时,也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这让原本看似枯燥的历史题材,有了新的元素和诠释,这也充分的满足了大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尤其是在日本投降,重庆谈判开始之后,本剧更精彩的内容便渐渐浮现,让广大观众对历史有了耳目一新的了解。(腾讯娱乐评)
《中国1945重庆风云》的特殊性、客观性、可看性使其能在众多红剧中脱颖而出,《中国1945重庆风云》无疑也是翻拍历史题材的点睛之作。(腾讯娱乐评)
该文章由作者:【尘世巨蟒】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